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赣州十四县(市)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5 题,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1. 俞森荒政丛书卷 5 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古代中国A. 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B. 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C. 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D. 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农妇每天纺棉织布,可以到市场上卖出换钱,可以供给家庭用度,或者交税给政府。小农经济是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经济
2、形式,但是在满足家庭自身需求之后,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对外有交流,这说明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其他选项不能由材料得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排除 A;材料没有体现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排除 B;小农经济是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并不具有近代化的曙光,排除 C。点睛:本题设问比较新颖。一般认为,小农经济的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实际上,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所以选择题一定要结合材料来判断。2.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
3、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A.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B.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C. 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D.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答案】A【解析】材料“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 2 -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表明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活动的同时,兼做小商业和雇佣劳动,有利于弥补农业活动的不足,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存在和发展,A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地主土地所有制问题,A 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的自由问题,C 不正确;D 说法不正确。3. 造纸业在唐代达到新水平,宣州产的宣纸,洁白柔软,为书画家所钟爱;浙东产的藤纸,坚固耐用,颇受欢迎;益
4、州产的麻纸,美观精致,多用于官府文书。这反映了A. 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B. 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C. 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D. 社会需求决定生产样式【答案】B【解析】材料中“宣州产的宣纸” “浙东产的藤纸” “益州产的麻纸”类型不同,作用也不同,说明当时造纸业地区特色比较明显,故 B 正确;材料说明是造纸业发展,不是文化水平的提高,故 A 错误;材料中属于私营手工业,不是官营手工业,故 C 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地区特色,故 D 错误。4. 宋太宗时期,东京开始出现侵街现象,临街摆摊、坊中开铺屡屡发生,致使京城街巷狭小。宋真宗咸平五年,因街坊侵街现象严重, “诏开封府街司约远近置籍立表,令民自今无复
5、侵占” 。然而诏令有如一纸空文,权豪大户侵街现象仍是屡禁不止。这一现象说明A. 草市墟市的繁盛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B. 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城市管理制度C. 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上的欠缺和疏漏D. 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冲击着市坊制度【答案】B【解析】从材料“宋太宗时期,东京开始出现侵街现象” “权豪大户侵街现象仍是屡禁不止”中可以看出,宋代“侵街现象”的屡屡发生及屡禁不止,也就是商业的发展冲击着市坊制度,对城市的基本管理制度提出挑战,故 B 项正确。 “草市” “墟市”都是在乡村的,故 A 项排除;C 项中的“欠缺和疏漏”一词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豪强地主,D 项排除。点睛:对材料“宋太宗时期,东京开
6、始出现侵街现象” “权豪大户侵街现象仍是屡禁不止”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侵街现象”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5. 下面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单位:个) ,从表中可以推出- 3 -时间类型 中唐 晚唐 宋贡茶州 17 17 6产茶州 43 69 582贡茶州所占比重 3935% 2464% 103%A. 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B.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 区域分工渐趋合理D. 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答案】A【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贡茶州所占比重到宋代大幅下降,贡茶指进贡给皇室的茶叶,贡茶州所占比重大降说明饮茶日益平民化,故 A 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 B 错误;材料数据无法体现区
7、域分工渐趋合理,故 C 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故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表格数据变化内容,同时,正确理解贡茶指进贡给皇室的茶叶,据此即可从数据变化的趋势,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饮茶日益平民化”的结论。6. 下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 ,据此图可知宋代A. 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耕织户下面进行了详细的分工,说明当时手工业出现了专业化的倾向,故 A 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强调耕织户的分工更
8、细化,不是强调农产品的商品化,故 C 项错误;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且材料并未体现,故 D 项错误。7.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 ”这则材料可以证明A. 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是由海盗组成的B. 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C.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D. 明朝海禁与倭患的责任完全在政府【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了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是有必要的,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日本商人也不全是由海盗组成的,选
9、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朝对外政策是海禁政策,是不会加剧倭患的严重性的,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朝海禁与倭患的责任并不完全在政府也在于商人和海盗,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的海禁政策,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的理解,进而把握材料的主旨。8.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 , “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 ,“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 ”。这反映出A. 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B. 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C. 中
10、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 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答案】C- 5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光绪年间” “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 “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切入,结合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进行思考。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应,不是为了交换,而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可简称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9. 19 世纪 60 年代,在从镇压太平天国的湘军、淮军集团到洋务集团的权力演变过程中,以总理衙门成立为代表,清廷呈现出权力外移的趋势,最终形成了整合各种新势力和新制度的洋务体制,与王朝旧体制并存。这种二元化体制A. 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起步B
11、. 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C. 抑制了半殖民地化的发展趋势D.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当时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属于民主政治,A 错误;军阀割据是 20 世纪20-30 年代,B 错误;清政府的残局并没有遏制住晚清半殖民化趋势,C 错误;洋务运动的出现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D 正确。10. 下图是青岛瑞蚨祥绸缎店利润额折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段上升是因为受到洋务企业刺激B. 乙段上升是因为列强停止对华商品输出C. 丙段下降是由于政府限制民间设厂- 6 -D. 丁段下降是由于受到内外势力双重打压【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而破产,
12、故 A 项错误;B 项说法错误,错在“停止对华商品输出” ;丙段下降主要由于官僚资本的压制,故 C 项错误;丁段下降是由于受到内外势力双重打压,故 D 项正确。11. 1922 年,吴蕴初在上海创办天厨味精厂。为了对抗日本味精的冲击,他不得不借“国货”为天厨味精打开销路,甚至捐献飞机表示抗日,进而博得爱国名声,天厨味精的销路于是猛增,吴本人也被称为“味精大王” 。这一现象反映了A. 爱国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B.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C. 日本对华贸易优势逐步衰弱D. 实业家有较强民族救亡意识【答案】A12. 民国初年颁布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共和国无阶级之分,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
13、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 。这主要体现了A. 自由思想B. 民主思想C. 平等思想D. 共和思想【答案】C【解析】由材料“共和国无阶级之分,受治于同一之法律” 、 “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可以得出材料意在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自由、民主和共和思想等,ABD 不正确。13. 1926 年北洋画报曾刊登出中国人之福耶祸耶?的漫画。漫画中最大的特征为- 7 -“女爱日本玩具” 、 “子去美国学习” 、 “母用法国饰品” 、 “父吃英国烟酒” 。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 当时中国普通民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B. 西化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
14、发展方向C. 当时中国成为西方的头号海外市场D. 漫画主要讽刺的是当时的媚外现象【答案】D【解析】注意漫画下边的文字:“女爱日本玩具” 、 “子去美国学习” 、 “母用法国饰品” 、 “父吃英国烟酒” ,反映出这个家庭推崇西方的教育和产品,结合漫画本身的特点可以看出这一漫画的主要讽刺的是当时的媚外现象,故 D 项正确;1926 年中国经济落后,民众生活水平低下,能享受这种生活的绝对非普通民众,故 A 项错误;西化并非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也无法反映出中国市场在西方各国海外市场中的分量问题,故 C 项错误。点睛:本题以中国人之福耶祸耶?的漫画为内容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
15、迁,考查近代中国存在媚外现象,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识图、抓住关键信息“女爱日本玩具” 、 “子去美国学习” 、 “母用法国饰品” 、 “父吃英国烟酒” ,结合漫画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理解。14. 民国元年颁行新历书,以授时为主旨,凡旧历书上吉凶神宿一律删除,新历(阳历)下附星期,旧历(阴历)下附节气。影响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 政治革命的不彻底性B. 北洋军阀掌控国家政权C. 社会改良缺乏群众性D. 适应社会转型时期要求【答案】D【解析】 “民国元年颁行新历书,以授时为主旨,凡旧历书上吉凶神宿一律删除” ,结合所学,- 8 -1912 年,中华民国建立,改用公历纪年, “旧历书上吉凶神宿一律删除”
16、 ,体现了纪年法适应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时代要求,D 正确;AC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12 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统治开始,B 错误。15. 1948 年 10 月 30 日, 大公报写道,上海一家西药房门前的挤购行列中,甲客突然回头问乙客:“你预备买什么?”乙想了一下,反问:“你要买什么?”甲告诉他:“有什么买什么。 ”此报道客观上反映了A. 上海民众得疾病者众多B. 政府放开了药品的管制C. 通货膨胀下的抢购风潮D. 美国物品在中国的畅销【答案】C【解析】 “有什么买什么。 ”说明当时货物的极度缺乏,1948 年是国民党统治通货膨胀时期,故 C 正确;A 和 B 不符合
17、材料主旨;D 中美国货材料中没有信息说明。16. 1900 年,蔡元培之妻逝世,多人登门说媒。蔡元培贴出“征婚启事”:第一,不缠足。第二,识字。第三,丈夫死后,妻子可以改嫁。第四,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则“启事”使说媒的人顿时退避三舍。这反映出当时A. 婚俗观念发生彻底转变B.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显现C. 新思想传播的阻力较大D. 近代报刊方便信息传播【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说明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这则“启事”使说媒的人顿时退避三舍说明新思想传播的阻力较大,C 符合题意;A 中“彻底转变”说法错误,排除;“新文化运动”始于 1915 年,排除 B;“近代报刊”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 D。
18、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相关内容,本题的关键在于说媒的人对“启事”的态度,反映了传统思想对新思想传播的阻碍。17. 小说白鹿原产生于以追求历史、改写历史为宗旨的新写实历史小说思潮盛行的年代,白鹿原做为皇权制度下的一个典型的自然村落,自清末民初以来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诸如耕织、家政、祭祖、婚礼、认干亲、伐神取水、治丧、迁坟等礼俗都遭到了破坏。对此解读的史观角度是- 9 -A. 文明史观B. 社会史观C. 近代化史观D. 整体史观【答案】B【解析】 “耕织、家政、祭祖、婚礼、认干亲、伐神取水、治丧、迁坟等礼俗都遭到了破坏”反映了从社会生活方面入手的史观,是社会史观的体现,故 B 正确
19、;文明史观主要从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不同文明形态来展开,故 A 错误;近代化史观指经济、政治等方面由传统到近代的转型,故 C 错误;整体史观指世界各地区由分散到整体,故 D 错误。故选 B。18. 1950 年中财委在关于制定 19511955 年度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经济国家计划方针的指示中指出:五年内禁止在上海再建设大规模的企业。这一指示A. 适应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B. 表明上海工矿企业的落后C. 适应国家工业布局的调整D. 表明私人资本抵制工业化【答案】C【解析】 。题干信息反映了 1950 年,根据国家统一计划,在原有工业分布比较集中的上海、天津等等地,暂时不在建设大规模企业
20、,体现了国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工业布局的战略,故 C 项符合题干要求;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重心转移的信息,A 不正确;上海的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B 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府政策,不是私人抵制,D 不正确。 19. 中共中央在某时期一份文件中规定:加强生产队的基本所有制,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压缩城镇人口,减轻农民负担,充实农业劳动力。这些政策A. 体现了“左”倾错误的影响B.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C.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D. 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答案】C【解析】据材料“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压缩城镇人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赣州市 十四 2017 _2018 年高 历史 下学 期期 联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