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比如汤显祖、张耀祖、许敬宗、伍光宗等人名就深受某一制度的影响。该制度是A. 王位世袭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科举制【答案】C【解析】据材料“汤显祖、张耀祖、许敬宗、伍光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宗法制对中国人姓氏的影响,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王位世袭制的影响,故 A 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分封制,故
2、B 项错误;科举制是选官制度,材料未涉及,故 D 项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姓氏中出现的“祖、宗”等字眼,学生应该结合宗法制尊宗敬祖的思想观念,联系得出宗法制的影响,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 周朝的乐悬制度规定:宫悬,即四面都挂上编钟,此为王之特权;次之,为轩悬,即三面挂上编钟,这是赐给诸侯们的;再次为判悬,即二面挂上编钟,这是赐给大夫们享用的;特悬即一面挂上编钟,这则是赐给士享用的。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 稳定统治秩序B. 限制生活享受C. 倡导勤俭节约D. 推动文化发展【答案】A【解析】据材料“四面都挂上编钟,此为王之特权三面挂上编钟,这是赐给诸侯们
3、的二面挂上编钟,这是赐给大夫们享用的一面挂上编钟,这则是赐给士享用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乐悬制度有严格的等级秩序,其主要目的是稳定周的统治秩序,故 A 项正确;乐悬制度与限制生活享受无关,故 B 项错误;乐悬制度也不能体现倡导勤俭节约的思想,故 C 项错误;“推动文化发展”不属于主要目的,故 D 项错误。故选 A。- 2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先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再结合乐悬制度对各级统治者的规定的差别,学生即可联系礼乐制度的作用,即严格等级秩序,稳定周的统治秩序,据此即可正确判断。3. 秦汉时期实行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
4、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 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决定B. 有利于减少皇帝决策时的失误C. 起到了限制和监督皇权的作用D. 是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的反映【答案】B【解析】据材料“朝议制度群臣,议定的结果经皇帝裁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群臣议定讨论,皇帝裁决,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皇帝决策时的失误,故 B 项正确;军国大事最终由皇帝决定,故 A 项错误;朝议制度不能起到限制和监督皇权的作用,故 C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故 D 项错误。故选 B。4. 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这一史料说明A. 当时郡的地位比县低B. 诸侯仍严格遵行分封制
5、C. 中央集权制已经形成D. 下大夫地位较上大夫高【答案】A【解析】据材料“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郡的地位低于县,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军功为受郡县的依据,说明当时分封制没有被严格遵守,故 B 项错误;秦朝中央集权制形成,故 C 项错误;下大夫地位较上大夫低,故 D 项错误。故选 A。5. 下面四幅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相权消长的示意图,哪一幅是最准确的?A. - 3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相权演变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废除,故 D 项正确;古代相权不是加强趋势,故 A、B 项都错误;C 项示
6、意图也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故选 D。6. 汉文帝采纳贾谊的建议,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消除地方势力的威胁B. 减轻人民的赋税负担C. 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D. 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据材料“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导致王国越分越小,其目的是消除地方势力的威胁,故 A 项正确;材料与人民的赋税负担无关,故 B 项错误;王国越分越小也不能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故 C 项错误;划分王国与各国经济的发展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 D 项错误。故选 A。7. 隋朝时,因避隋文帝父杨忠讳, “忠臣”改
7、为“诚臣” , “中书令”改为“内书令” , “侍中”改为“侍内” ,四川的“中江”改为“内江” ;唐朝时,因避唐太宗讳, “李世勣”改名“李勣” , “民部”改为“户部” 。这些现象说明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A. 皇权至上B. 皇位世袭- 4 -C. 皇帝独尊D. 统领百官【答案】C【解析】据材料“隋朝时,因避隋文帝父杨忠讳唐朝时,因避唐太宗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皇帝的姓氏独尊的现象,本质上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之一即皇帝独尊,故 C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皇权至上的问题,故 A 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皇位世袭,故 B 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皇帝统领百官的问题,故 D 项错误。故选 C。点睛
8、: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区别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等相近概念的含义,学生应该联系所学知识对这些概念加以理解,再结合材料关键信息“避讳” ,即可得出正确答案。8.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对北宋初期政治措施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是A. 吸取了前朝历史教训B. 成为北宋灭亡的隐患C. 使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 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集权吸取了五代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
9、,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北宋集权导致积贫积弱,成为北宋灭亡的隐患,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北宋集权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北宋集权导致积贫,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9. 下图所示为清初设立的中央机构。关于该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5 -A. 使君主专制得到加强B. 使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 机构简单,人员众多D. 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清朝君主专制,故 A 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立于地方的管理无关,不能说明中央集权遭到削弱,故 B 项错误;军机大臣由皇帝亲信组成,不是人员众多
10、,故 C 项错误;军机处提高了行政效率,故 D 项错误。故选 A。10. “以一个公司作比喻的话,皇帝是董事长,宰相就是总经理,内阁是秘书部,而内阁首辅只是董事长的首席秘书。 ”这说明内阁的主要职责是A. 皇帝的侍从顾问B. 主持朝政大事C. 替皇帝批答奏章D. 管理六部官员【答案】A【解析】据材料“皇帝是董事长内阁是秘书部,而内阁首辅只是董事长的首席秘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皇帝的侍从顾问,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故 A 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内阁主持朝政大事,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批答奏章的问题,故 C 项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内阁管理六部官员,故 D 项错误。故选 A。11. 中国近代
11、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放了五处通商口岸,其中省会城市(或政府所在地)有A. 1 个B. 2 个C. 3 个- 6 -D. 4 个【答案】C12. 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革命纲领。该图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的不足之处是A. 浓厚的封建君主专制色彩B. 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 未完成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 领导集团内部矛盾的尖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有“钦命、旨准”等字样,这反映了浓厚的封建君主专制色彩,故 A 项正确;资政新篇有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故 B 项错误;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阶级运动的错误,故 C 项排除;材料图片无法体现领导集团内部
12、矛盾的尖锐,故 D 项错误。故选 A。13. 杨秀清在给英国公使文翰的诰谕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万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深望尔等能随吾人勤事天王,以立功业而报答天父之深恩。 ”这说明太平天国领袖A. 改变了传统的天朝大国观念B. 树立了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 7 -C. 摒弃了对西方侵略者的幻想D. 没有认清西方侵略者的本质【答案】D【解析】据材料“尔海外英民不远万里而来,归顺我朝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能随吾人勤事天王,以立功业而报答天父之深
13、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太平天国领袖幻想西方侵略者支持太平天国,说明他们没有认清西方侵略者的本质,故 D 项正确;材料仍然体现了天朝大国观念,故 A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对西方侵略者的幻想,故 C 项错误。故选 D。14. 甲午战争史专家许华指出,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们缺乏那个时代所必需的海权意识,没有为争夺海权而积极发展海军的意识,而是企图将一个产生并服务于资本主义的新军种纳入封建主义的陈腐轨道,企图用代表和体现着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坚船利炮去维护和拯救已经濒临死亡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他意在指出甲午战争失败的深刻原因是A. 中华缺乏海权思想B
14、. 海军缺乏战斗力C. 资本主义尚未产生D. 李鸿章指挥失误【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们缺乏那个时代所必需的海权意识,没有为争夺海权而积极发展海军的意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海权思想的缺乏是甲午战争失败的深刻原因,故 A 项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说明海军缺乏战斗力,故 B 项错误;当时中国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李鸿章指挥失误的原因,故 D 项错误。故选 A。15.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 160 年前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地犯着罪恶。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地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作者观后
15、感中所提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 鸦片战争期间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答案】B【解析】据材料“近 160 年前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地犯着罪恶”并结合所- 8 -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的罪行,故 B 项正确;法国没有参加鸦片战争的侵略,故 A 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故 C 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仅仅只有英法,故 D 项错误。故选 B。16. “ 应视之为反帝国主义的群众式民族主义运动;另一方面,站在中国国家即清朝的角度看,又应将其理解为针对列强的国家主义式的抵抗。 ”空缺处应填入A. 太平天国运动B.
16、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B【解析】据材料“反帝国主义的群众式民族主义运动清朝的角度看针对列强的国家主义式的抵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特点,即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 B 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反对清政府统治,故 A 项错误;辛亥革命也主要反对清朝统治,故 C 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清朝已经覆亡,故 D 项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反帝国主义的群众式民族主义运动清朝的角度看”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认识到这是清朝时期的反帝群众运动,只有义和团符合题意,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7. 下图是电视剧无名者片段(截图) ,据所学知
17、识,该片段发生的时间是A. 1939 年B. 1940 年C. 1941 年D. 1942 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纪年方式的转换能力,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 9 -元年是 1912 年,故民国二十九年是 1940 年,故 B 项正确,ACD 项都错误。故选 B。18.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是一定历史时期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的反映。五四运动的诸多口号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意义的是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 “废除二十一条”C.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答案】A【解析】据题干“五四运动的诸多口号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故“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意义,故 A 项正确;“废除二十一条”只反映了反帝,故 B 项错误;“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也体现了反帝,故 C 项错误;“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也属于反帝,故 D 项错误。故选 A。19. 国民革命,也称大革命,是 1924 年至 1927 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大革命”的“大”的主要含义是A. 空前广阔的作战区域B. 向多个军阀势力进军C. 各种革命力量的联合D. 战争持续的时间较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大革命是中国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赣州市 十四 2017 _2018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联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