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7月)试题(含解析).doc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7月)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7月)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 届江西赣中南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7 月)生 物一、单选题1.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磷脂是所有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重要组成成分B. ATP 是由一分子腺苷、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组成C. DNA 多样性与碱基数目、种类、排列顺序有关而与空间结构无关D. 微量元素可参与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如 Fe、Mg 分别参与血红蛋白和叶绿素组成【答案】C【解析】磷脂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但没有生物膜构成的细胞器,如核糖体、中心体等则不含有磷脂,A 错误;一分子腺苷由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所以 ATP 是由一分子腺苷和三分子磷酸组成,B 错
2、误;DNA 一般都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其多样性与碱基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C 正确;Fe、Mg 不属于微量元素,D 错误。【考点定位】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名师点睛】解决本题需要注意三点:(1)细胞内膜系统的组成以及生物膜的组成成分;(2)ATP 的结构组成和简式含义;(3)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常见元素参与组成的化合物种类。2. 对某植物的胚芽鞘尖端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胚芽鞘中数据是一定时间后所测得的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 3H-IAA 百分比含量。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单侧光能引起 IAA 的极性运输 B.
3、IAA 可以从背光侧横向转移到向光侧C. IAA 横向运输的方式很可能是自由扩散 D. IAA 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单侧光能引起 IAA 的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而极性运输是指形2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A 错误;由图可知,IAA 可以从背光侧横向转移到向光侧,B 正确;自由扩散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故 IAA 横向运输的方式不可能是自由扩散,C 错误;此实验不能确定 IAA 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D 错误。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3. 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体液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
4、、CO 2等物质B. 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 若产生乳酸会引起内 pH 剧烈变化D. 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內液和淋巴,激素、尿素、氨基酸、CO 2等物质在血浆中都存在,A 正确;渗透压升高,才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 错误;正常情况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C 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中,D 错误。【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名师点睛】内环境成分总结: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均属内环境成分(如血浆
5、蛋白、O 2、CO 2、葡萄糖、氨基酸、递质、激素等) ,以下两种情况不属内环境成分:(1)只存在于细胞内(不分泌出细胞)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膜上的载体等) 。 (2)只存在于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4.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3A. 两个种群间的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B. M 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 两个种群相对数量的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 两个种群相对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甲乙两个种群是非同步
6、性的变化,表示捕食关系,其中甲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先减少,表示被捕食者,乙的种群数量后增加后减少,表示捕食者,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5. 2012 年 1 月 6 日,在美国纽约伦斯勒的神经干细胞研究所工作的 Sally Tempie 等研究人员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并将该成果发表在细胞干细胞期刊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4A. 图中 a 过程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B. 图中 b 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都不会发生变化C. 富含脂肪的细胞用苏丹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D. 两种骨细胞代谢相对比较缓慢的原因与自由水所占比例较低有关【答案】B【解析】图中 a
7、过程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说明细胞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A 正确;b 是细胞的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种类细胞中基因转录产生的 RNA 种类和数量均不同,由此可见,b 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都会发生变化,B错误;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成橘黄色,故 C 正确;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旺盛,骨细胞代谢相对比较缓慢的可能原因是自由水所占比例较低,D 正确【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检测脂肪的实验;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名师点睛】分析题图:a 是细胞增殖过程,该过程中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种类不变;b是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中细胞数目不变,但细胞种类增多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
8、表达,分化产生的不同种类的细胞所含的 RNA 种类不同6. 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B. 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 1/10 000,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 198/10 000C. 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D. 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答案】C5【解析】A、苯丙酮尿症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A 正确;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 ,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 2= ,B
9、正确; C、苯丙铜尿毒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原理是基因突变,通过染色体检查无法确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过系谱图也不一定能得到确诊,C 错误;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以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D 正确。故选:C二、实验题7. 如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锥形瓶中装满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溶液和适量的酵母菌,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时间(min) 4 10 20 35
10、 55 905 0 0.2 0.4 0.7 0 010 0 1.0 1.3 1.2 0.1 015 0.1 1.9 2.2 2.8 0.2 020 0.2 3.1 3.3 4.4 0.3 025 0.3 4.0 4.5 5.0 0.4 0(1)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_。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6B.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C.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_的量。(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_。分析 90C 时
11、,由于温度过高,导致_,酵母菌无法呼吸,所以没有气体量的变化。(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5)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代谢的原理在生产实践中最常见的应用是_。【答案】 (1). C (2). CO 2 (3). 35 (4). 酶失活(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或酶空间结构被破坏) (5). 消耗装置中的 O2,保证无氧环境 (6). 生产酒精(制作果酒、白酒等)【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该差值越大,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越快温度在43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逐渐加快;温度为
12、 35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速率最快;温度高于 3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逐渐减慢;90时,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1)锥形瓶中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由表格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此该实验合理的假设是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2)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的量;(3)由表中数据可知,35是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该实验可以通过水浴加热的方法控制温度90时,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失去活性,所以不会产生气体,液面不会升高;(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 O2,确保酵母菌进行无
13、氧呼吸;(5)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其原理在生产实践中最常见的应用是生产酒精、制作果酒。名师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实验7装置图和表中数据,明确该实验中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能正确区分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能分析表中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三、综合题8. 在非消化期,胰液几乎是不分泌或很少分泌的。进食开始后,胰液分泌即开始。所以,食物是使胰腺兴奋的自然因素。进食时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双重控制,但以体液调节为主。图 1 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 2 是图 1 的局部放大图,15 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 3 是胰
14、岛的示意图;图 4 是图 3 的局部放大图,69 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为_反射,其效应器是_。图 2 中突触是由_(写数字)组成的,与 2 中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2)当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由_区流向_区。(3)图 3 中胰岛 A 细胞和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调节血糖的两种激素表现为_作用。若验证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对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和胰岛素的顺序是_。(4)某些糖尿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中南 2018 届高三 生物 学期 第一次 联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