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九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练试题.doc
《江西省宜春九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九中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练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宜春九中 2020 届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周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75 分)1.曹兵武在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中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A. 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B. 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C. 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D. 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2.“周 之 宗 盟 , 异 姓 为 后 ”, 即 周 的 宗 盟 , 除 了 同 姓 外 还 有 异 姓 , 异 姓 列 在 同 姓 之 后 。 异 姓 纳入 周 的 宗 盟 ( )A. 破坏
2、了宗法制的原则 B. 扩大了周王室统治基础C. 丰富和发展了分封制 D. 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3.皇位世袭是皇帝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历史上不断出现骚乱、争议、政变、兵变、谋杀、篡位等现象,这些现象( )A. 表明嫡长子继承制无以为继 B. 体现皇帝制度中皇权至高无上C. 反映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 D. 说明宗法制因君权过重受冲击4.秦始皇规定: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时,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 皇帝独尊 B. 皇位世袭 C. 皇权至上 D. 避讳制度5.史载,汉光武帝时规定,对于秀才和孝廉,推荐人要先委以一定的职务,使之“便
3、习官事”,合格者才能推举到中央,称为“试职权”。这说明当时( )A. 中央集权体制走向衰落 B. 选拔官员程序得到规范C. 地方官员溢举现象严重 D. 注重弥补察举制的缺陷6.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排位最低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A. 说明军机大臣的地位极低 B. 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C. 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D. 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7.从两汉到明清,“封建”藩王的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始终镶嵌在单一制的大一统帝国内,时断时续地与中央集权制并存着。下列对这一阶段藩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4、“封建”藩王更多的时候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B. 藩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分封诸王C. 从总体看藩王越来越难以撼动中央君主的权威D. 从总体看藩王越来越失去对地方政治、经济的控制权8.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的公民也可得“观剧津贴”。他于公元前 443 年起到前 429 年连选连任首席将军,而依照当时的制度,城邦并不给十将军提供薪俸。对于材料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 B. 伯利克里无私为国家服务C. 为贫苦人民广泛参政提供了经济保证 D. 有利于上层奴隶主阶层掌握政治实权9.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
5、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 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 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 它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奴隶的利益- 2 -10.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 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B. 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 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 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11.19 世纪 60 年代后,英国一党长期盘踞政府的现象彻底终结。在野党被称为“国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其批评、监督和限制执政党以及“后备政府”的作用得到政界的充分
6、肯定。这反映出英国( )A. 在野党得到国王的支持 B. 两党竞争取代一党专政C. 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 D. 两党制度逐渐走向成熟12.安妮女王时期,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规定任何人出任国王的大臣,都必须经过一次竞选进入下院成为议员。英国议会出台这一决议的目的是( )A. 结束国王专制权力 B. 置内阁于议会控制之下C. 防止首相滥用职权 D. 确保权利法案的实施13.关于美国的政体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国家元首有实权政府对议会负责总统行使立法权由总统选举结果产生政府。A. B. C. D. 14.美国 1787 年宪法第 4 条第 1 款规定:“各州对其他州的公共法令、记录、和司法诉讼
7、程序应给予完全的信任和尊重。”第 2 款规定:“每州公民应享受其他各州公民所有之一切特权及豁免权。”这些规定( )A. 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B. 有利于黑人奴隶的解放C. 保障了地方各州的权力 D. 有利于美国人口的流动15.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联邦参议员每州两名,由各州议会指定,总统由每州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最髙法院机构由参议院提名及同意后,再由总统任命产生。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实践三权分立的政治理想 B. 构建民主共和的政治框架C. 为防止多数人民主的暴政 D. 防止联邦政府权力专制化16.1899 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
8、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这一主张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德国( )A. 具有军国主义传统 B. 保留了大量封建主义残余C.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国家主权受到英法俄威胁17.右图是近代德国统一后的一幅政治漫画,帽子为普鲁士军盔,帽子下的人是德国民众。对作者意图的解释,最为全面准确的是( )A. 德国以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B. 德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保护人民C. 德国的未来完全由军队控制D. 德国的政治走向由军国主义而非人民群众来决定18.1871 年的德意志
9、帝国宪法规定了皇帝与首相的权限,皇帝的所有命令,无论口头还是书面,均应由首相副署,若皇帝与首相意见相左,首相意见更具决定性。材料说明德国( )A. 建立了分权制衡的共和政体 B. 首相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3 -C. 皇帝与首相间权力争夺激烈 D. 政体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特点19.在 1858 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不行跪拜之礼;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北京。北京条约重新确定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A. 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 清政府被迫屈膝求和C. 中国皇帝地位大为下降 D. 中
10、国外交走向近代化20.1844 年,道光帝谕令各省督抚:“除现在开采外,如尚有他矿愿开采者,准照现开各厂一律办理”。1849 年议定云南矿厂章程四条,由是“一时矿禁大弛”。上述材料可以表明这一时期( )A. 鸦片战争后政府重视矿藏开采 B. 开矿筹饷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C. 鼓励兴办洋务以实现自强求富 D. 放宽限制促进近代工矿业发展21.历 史 学 家 陈 旭 麓 认 为 , 太 平 天 国 的 英 雄 们 用 鲜 血 和 生 命 的 代 价 激 烈 抗 争 , 以 迫 求 自 己 的 理 想 。但 在 新 的 生 产 方 式 出 现 之 前 , 他 们 不 可 能 单 凭 自 己 的 力 量
11、 找 到 一 条 取 代 封 建 制 度 的 出 路 。 这 一观点 旨 在 强 调 ( )A. 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才 B. 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C.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D. 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22.右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前后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的比例。该图实质上反映了( )A. 满族贵族的特权削弱B. 清政府中央集权削弱C. 科举制功能进一步加强D. 清朝专制统治陷于孤立23.(1898 年)新政始基中指出,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材料中的“战”( )A. 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 B. 改变、拓展了列强
12、的侵华方式C. 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 D. 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24.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明中,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这表明( )A. 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B. 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制宪法D.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认识到了袁世凯企图称帝的阴谋25.1919 年的五四运动,犹如沉沉黑夜中的一声春雷,以前所未有的不妥协精神,给人以振奋和鼓舞,使中国的历史迈进一个新时代。新时代“新”在()A. 广泛传播民主科学 B. 反帝
13、反封建的革命目标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领导力量发生根本变化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5 分)2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 4 -注:图一为左宗棠收复新疆示意图;图二为张自忠烈士陵园材料二: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材料三:史学争鸣: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材料四
14、:从这时候起(注: 1920 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1)请为材料一的这组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3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有哪些变化。(6 分)(3)你同意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6 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在扭转
15、“沉沦”方面做出了怎样的努力。(10 分)宜春九中 2020 届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周练历史试题答题卡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1宜春九中 2020 届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周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5 -【答案】1. A2. B3. D4. A5. D6. C7. B8. D9. D10. A11. D12. B13. B14. D15. C16. C17. D18. D19. D20. A21. D22. B23. B24. C25. D26. (1)主题: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领导阶级:从农民阶级发展为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目标: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
16、)观点一:成功。理由: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观点二:失败。理由: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4)努力: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一大,标志着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推动中国近代化。【解析】1. 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概括材料信息,分封制对中国传统的形成和与扩大,对中国文化的壮大与认同,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由“相对于四夷的中
17、国传统”可知,此处“中国”即“中原”,因此 A 为正确答案;BCD 不符题意,均排除。故选 A。2. 本题考查宗法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能力。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异姓同姓都会遵循,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无关,故 A 项错误;周的宗盟是周天子与诸侯的盟会,与会者有同姓与异姓,扩大统治者的力量以维护统治,故 B 项正确;周的宗盟与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基础上,将周王室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相辅相成的关系,故 C 项错误;中国古代早期(包括西周)政治的特点尚未实现权力的集中,故 D 项错误。故选 B。3.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宜春 2017 _2018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四次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