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7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 4 分,选错得 0 分;810 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择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选对得 4 分,漏选得 2 分,错选得 0 分)1. 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AB黑体辐射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越大,故 A 错误,B 错误;CD黑体辐射的波长分布情况也随温度而变,即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
2、的波长越短,故 C正确,D 错误。故选:C.点睛:要理解黑体辐射的规律: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越大,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2. 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分别用 a,b,c 三束单色光照射图(甲)中的光电管的阴极,得到光电管两端的电压与相应的光电流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 a,c 两束光照射时对应的遏止电压相同,均为 Ua,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2 -A. a,c 两束光的光强相同B. a,c 两束光的频率不同C. b 光束光子的能量最小D. b 光束的波长最短,遏止电压最大【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 a 的饱和电流最大,因此 a 光束照射时单位时间内
3、产生的光电子数量大,光强大,故 A 错误; BCD、 当光电流为零时,光电管两端加的电压为遏止电压,对应的光的频率为截止频率,根据 ,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遏止电压 U 越大, a 光、 c 光的遏止电压相等,所以 a 光、 c 光的频率相等,而 b 光的频率大,能量大,且对应的波长最短,故 D 正确,B、C 错误;故选 D。3. 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 2 条,其颜色分别为( )色光 红 橙 黄 绿 蓝靛 紫光子能量范围(eV)1.612.002.002.072.072.142.142.532.5
4、32.762.763.10- 3 -A. 红、蓝靛 B. 黄、绿 C. 红、紫 D. 蓝靛、紫【答案】A【解析】根据 ,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二能级,能够发出 10.2 eV 的光子,不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三能级,能够发出 12.09 eV、10.2 eV、1.89 eV的三种光子,只有 1.89 eV 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四能级,能够发出12.75 eV、12.09 eV、10.2 eV、2.55 eV、1.89 eV、0.66 eV 的六种光子,1.89 eV 和 2.55 eV 属于可见光,1.89 eV 的光子为红光,2.55 eV 的光子为蓝-靛,故
5、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4. 一瓶无害放射性同位素溶液,其半衰期为 20 天,测得每分钟衰变 6106次,今将这瓶溶液倒入一水库中,80 天后可以认为溶液已均匀分布在水库中,现取 2m3水样本测得每分钟衰变 20 次,则该水库蓄水量为( )A. 1.875104 m3 B. 1.875105 m3C. 3.75104 m3 D. 3.75105 m3【答案】C【解析】设水库中的水量为 Qm3,80 天后水库中所有放射性元素每分钟衰变的次数为 10Q,放射性元素原有质量为 mo,8 天后剩余质量为 m;则有: ,又 ,联立解得: ,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点睛
6、】根据半衰期公式,利用比例相等的方法求水库的容量。5.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物块静止地放在半径为 R 的半球体上,物块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块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 物块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 mgcos- 4 -C.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mgcosD.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mgcos【答案】D【解析】设半球体的质量为 M,以小木块和半球体整体为研究对象,受重力和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为零。故 A 错误。对小物块受力分析,如图:将重力正交分解,由于物体静止在半球上,处于平衡态,
7、沿半径方向列平衡方程:N-mgsin=0,解得:N=mgsi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木块对半球体的压力为 mgsin,故 B错误;沿切向列平衡方程:f-mgcos=0,解得:f=mgcos,故 C 正确,D 错误;故选 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体法及隔离法的应用;关键是受力分析,根据正交分解法列出方程即可解答.6.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 和 2m 的两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已知弹簧的原长为 L,劲度系数为 k.现沿弹簧轴线方向在质量为 2m 的小球上有一水平拉力 F,使两球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则此时两球间的距离为( )A. B. C. L D. L【答案】C考点:
8、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和隔离法,胡克定律。7. 如图所示,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 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 1 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5 -A. 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 1:4B. 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 1:2C. 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 7.9 km/sD. 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卫星从北纬 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 60的正上方时,偏转的角度是 120,刚好为运动周期的 T,所以卫星运行的周期为 3t,同步卫
9、星的周期是 24h,由得: ,所以: 故 A 正确;由 得: 故 B 错误;79km/s 是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所以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小于79km/s故 C 错误;由于不知道卫星的质量关系,故 D 错误故选 A。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该题考查人造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关系,灵活运动用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以及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视频8. 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B. 一重原子核衰变成 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C. 铯原子核 ( )
10、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 )的结合能D.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答案】ABC- 6 -【解析】A、分散的核子组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结合能,它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故 A 正确;B、一重原子核衰变成 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该过程中要释放能量,所以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故 B 正确;.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 D 错误;故选 ABC。【点睛】比结合能:原子核结合能对其中所有核子的平均值,亦即若把原子核全部拆成自由核子,平均对每个核子所要添加的能量用于表示原子核结合松紧程度;结合能:两个或几个自由状态的粒子结合在一起时释放的能量分散的核
11、子组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结合能。9.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B.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C. 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D. 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选项 A 正确;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选项 B 错误;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选项
12、C 正确;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核核式结构理论,选项 D 错误;故选 AC考点:物理学史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 用加热、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7 -C. 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 n=3 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产生 2 种不同频率的谱线D. 铀核 衰变为铅核 的过程中,要经过 8 次 衰变和 6 次 衰变【答案】BCD【解析】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故 A 错误;B、半衰期由原子核本身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故 B 正确;C、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 n=3 的激发态跃迁到
13、基态时最多可产生 2 条不同频率的谱线,分别是从 2 到 1 和从 3 到 2,故 C 正确;D、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铀核 衰变为铅核 的过程中,238=206+84,要经过 8 次 衰变,92=82+8261,6 次 衰变,故 D 正确;故选 BCD。【点睛】太阳内部是核聚变反应,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判断衰变次数,半衰期由原子核本身决定。二、填写题(本大题共 12 空,每空 2 分共 24 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的空格上。 )11. 某同学利用图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中,必须的措施是_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D平衡
14、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 50 Hz 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未画出) s13.59 cm, s24.41 cm, s35.19 cm, s45.97 cm, s56.78 cm, 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m/s 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 B 点时小车的速度vB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8 -【答案】 (1). (1)AB (2). (2)0.80, (3). 0.40【解析】试题分析:实验时,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以减小实验的误差,选项 A 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南昌市 第十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物理 下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