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九年级数学上册2.4圆周角课堂学习检测题二(新版)苏科版.doc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九年级数学上册2.4圆周角课堂学习检测题二(新版)苏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九年级数学上册2.4圆周角课堂学习检测题二(新版)苏科版.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章 第四节 圆周角1如图所示,已知O 中,弦 AB,CD 相交于点 P,AP=6,BP=2,CP=4,则 PD的长是( )A6 B5 C4 D32 若圆的半径是 5,圆心的坐标是(0,0),点 P的坐标是(-4,3),则点 P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点 P在O 外 B点 P在O 内C点 P在O 上 D点 P在O 外或O 上3如图,已知 AB、AD 是O 的弦,B=30,点 C在弦 AB上,连接 CO并延长 CO交于O 于点D,D=20,则BAD 的度数是( )A30 B40 C50 D604如图,在O 中,点 C在优弧 上,将弧 沿 BC折叠后刚好经过 AB的中点 D若O 的半径为,A
2、B=4,则 BC的长是( )A B C D 5如图,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AB 为O 直径,点 D为O 上一点,若ACD=50,则BAD 的大小为2A 40 B 41C 42 D 456如图,O 的直径 AB垂直于弦 CD,垂足为 E.若 60B,AC=3,则 CD的长为ECBOAA 6 B 23 C 3 D37已知O 的直径 CD=10cm,AB 是O 的弦,AB=8cm,且 ABCD,垂足为 M,则 AC的长为( )A cm B cm C cm或 cm D cm或 cm8如图,若 AB是O 的直径,CD 是O 的 弦,ABD55,则BCD 的度数为( )A35 B45C55 D759
3、 O是 的外接圆, 40OCB,则 A的度数是( )A 40 B 50 C 60 D 10010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连接 OB、OC,若O 的半径为 2,BAC=60,则 BC的长为( 3)A 3 B 2 3 C 4 D 4 311如图,已知 AB是ABC 外接圆的直径,A=35,则B 的度数是 12ABC 中,ACB=120,AC=BC=3,点 D为平面内一点,满足ADB=60,若 CD的长度为整数,则所有满足题意的 CD的长度的可能值为 13如图,四边形 ABCD是O 的内接四边形,DE 是 AD的延长线,若CDE=60,则AOC= 14如图,在 O中, B, P, A, C是圆
4、上的点, , PD CD, CD交 O于 A,若 AC=AD, PD = ,sin PAD = ,则 PAB的面积为_15如图,在直径为 AB的 O中, C, D是 O上的两点, AOD=58, CD AB,则 ABC的度数为_416如图,在O 中,圆心角AOB=100,点 P是 AB上任意一点(不与 A、B 重合,点 C在 AP的延长线上) ,则BPC= .17、.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 B=60,AC=8,则O 的直径 AD的长度为 18如图, ABC是O 的内接三角形,如果 10AOC,那么 B_度19如图,ABC 内接于O,BAC120,ABAC,BD 为 O 的直径,BD4,
5、则 BC 520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CO=45,则B 的度数为_.2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 xOy中,一次函数 y=-x+b (b为常数)的图象与 x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B;半径为 5的O 与 x轴正半轴 相交于点 C,与 y轴相交于点 D、E,点 D在点 E上方(1)若 F为 ACD上异于 C、D 的点,线段 AB经过点 F直接写出CFE 的度数;用含 b的代数式表示 FAFB;(2)设 52,在线段 AB上是否存在点 P,使CPE=45?若存在请求出点 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如图,在半径为 6cm的圆中, 弦 AB长 6 3cm,试求弦 AB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23
6、如图,已知 AB是O 的直径,AB8,点 C在半径 OA上(点 C与点 O、A 不重合) ,过点 C作AB的垂线交O 于点 D,连结 OD,过点 B作 OD的平行线交O 于点 E、交射线 CD于点 F(1)若 EDBE,求F 的度数:6(2)设线段 OCa,求线段 BE和 EF的长(用含 a的代数式表示) ;(3)设点 C关于直线 OD的对称点为 P,若PBE 为等腰三角形,求 OC的长24如图,点 A,B,C,D 在O 上,且 AB=CD,求证:CE=BE25如图,已知 AB为 O的直径, CD是弦,且 ABCD于点 E。连接 AC、 OC、 BC。(1)求证: ACO= BCD。(2)若
7、EB=8cm, CD=24c,求 O的直径。26如图,已知 AB是O 的直径,P 是 BA延长线上一点,PC 切O 于点 C,CG 是O 的弦,CGAB,垂足为 D(1)求证:PCA=ABC(2)过点 A作 AEPC 交O 于点 E,交 CD于点 F,连接 BE,若 cosP= ,CF=10,求 BE的长27如图, AB是半圆的直径,过圆心 O作 AB的垂线,与弦 AC的延长线交于点 D,点 E在 OD上(1)求证: CE是半圆的切线;7(2)若 CD=10, ,求半圆的半径28如图,已知 O的半径为 2, AB为直径, CD为弦 AB与 C交于点 M,将 CD沿着 CD翻折后,点 A与圆心
8、重合,延长 O至 P,使 ,链接 P( 1)求 CD的长( 2)求证: P是 O的切线( 3)点 G为 AB的中点,在 C延长线上有一动点 Q,连接 G交 AB于点 E,交 C于点F( 与 、 不重合) 则 GEF为一定值请说明理由,并求出该定值8答案:1D试题分析:可运用相交弦定理求解,圆内的弦 AB,CD 相交于 P,因此 APPB=CPPD,代入已知数值计算即可解:由相交弦定理得 APPB=CPPD,AP=6,BP=2,CP=4,PD=APPBCP=624=3故选 D2C试题分析:OP= 243=5,则 OP等于圆的半径,则点 P在O 上故选 C3C试题分析:连接 OA,OA=OB,OA
9、B=B=30,OA=OD,OAD=D=20,BAD=OAB+OAD=50,故选:C4B分析:连接 OD、 AC、DC、OB、OC,作 CEAB 于 E,OFCE 于 F,如图,利用垂径定理得到ODAB,则 AD=BD= AB=2,于是根据勾股定理可计算出 OD=1,再利用折叠的性质可判断弧 AC和弧CD所在的圆为等圆,则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 ,所以 AC=DC,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E=DE=1,接着证明四边形 ODEF为正方形得到 OF=EF=1,然后计算出 CF后得到 CE=BE=3,于是得到BC=3 解:连接 OD、AC、DC、OB、OC,作 CEAB 于 E,OFCE 于 F,如图,D
10、 为 AB的中点,ODAB,AD=BD= AB=2,9在 RtOBD 中,OD= =1,将弧 沿 BC折叠后刚好经过 AB的中点 D,弧 AC和弧 CD所在的圆为等圆, ,AC=DC,AE=DE=1,易得四边形 ODEF为正方形,OF=EF=1,在 RtOCF 中,CF= =2,CE=CF+EF=2+1=3,而 BE=BD+DE=2+1=3,BC=3 ,故选 B5A试题解析: AB为圆 O的直径,90CB,5AD,504.故选 A.点拨: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6D试题分析:因为 AB是O 的直径,所以ACB=90,又O 的直径 AB垂直于弦 CD, 60B,所以10在 R
11、tAEC 中,A=30,又 AC=3,所以 CE=12AB= 3,所以 CD=2CE=3,故选:D. 7C试题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于点 C的位置不能确定,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连接 AC,AO,O 的直径 CD=10cm,ABCD,AB=8cm,AM= AB= 8=4cm,OD=OC=5cm,当 C点位置如图 1所示时,OA=5cm,AM=4cm,CDAB,OM= = =3cm,CM=OC+OM=5+3=8cm,AC= = =4 cm;当 C点位置如图 2所示时,同理可得 OM=3cm,OC=5cm,MC=53=2cm,在 RtAMC 中,AC= = =2 cm故选:C8A解:连接
12、 AD,AB 是O 的直径,11ADB90,ABD55,A90ABD35,BCDA35.9B解: OC, 40BOC 180410BOC ;由圆周角定理可求: 1152A.故选 B.10B解:延长 BO交圆于 D,连接 CD则BCD=90,BDC=BAC=60,O 的半径为 2,BD=4,BC=2 3,故选 B1155试题分析:AB 是ABC 外接圆的直径,C=90,A=35,B=90A=55故答案是:55123、4、5、6试题分析:分类讨论:由于ACB=120,ADB=60,当点 D在ABC 的外接圆上,且点 D在优弧 AB上,可计算出圆的直径得到 3CD 长度6;当点 D在以 C为圆心、C
13、A 为半径的圆上,则CD=3解:AOB=120,ACB=60,当点 D在ABC 的外接圆上,且点 D在优弧 AB上,3OC 长度6;当点 D在以 O为圆心、CA 为半径的圆上,则 CD=3,12CD 长度的可能值为 3、4、5、6故答案为:3、4、5、613120试题分析:利用补角的定义、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得圆周角B=60;然后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即可求得AOC 的度数解:CDE=60,CDE+ADC =180,ADC=120;又B+ADC=180(圆的内接四边形中对角互补) ,B=60;AOC=2B=120(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故答案是:12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九年级 数学 上册 24 圆周角 课堂 学习 检测 新版 苏科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