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二中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山东省烟台二中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二中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烟台市第二中学 2019 届高三上学期 10 月检测物理试题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 I(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1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1 分,其中 1-10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1-17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正确)1.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根限思维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
2、设法B. 根据速度定义式 v= ,当t 非常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答案】BCD【解析】试题分析:A、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 A 错误;B、为研究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我们采用了取时间非常小,即让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即采用
3、了极限思维法,故 B 正确;C、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影响加速度的量有质量和力,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故 C 正确;D、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了微元法将变速运动无限微分后变成了一段段的匀速运动,即采用了微元法;故 D 正确;故选:BCD22.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在距地面高为 h,同时以相等初速度 v0分别平抛、竖直上抛、竖直下抛一质量相等的物体 m,当它们从抛出到落地时,比较它们的动量的增量 ,有()A. 平抛过程较大 B. 竖直上抛过程最大C. 竖直下抛过程较大 D. 三者一样大【答案】【解析】三个小球中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时间最长,而竖直下抛的物体运动时间最短
4、,故它们重力的冲量,竖直上抛的物体最大,则由动量定理 可得,竖直上抛的物体动量的增量最大,故 B 正确;故选 B。3.如图是由某种材料制成的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柱体的截面图,O 点为圆心,半圆柱体表面是光滑的质量为 m 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在与竖直方向成 角的斜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静止在 A 处,半径 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 ,且 A、O、F 均在同一横截面内,则小物块对半圆柱体表面的压力为()A. B. C. D. 【答案】【解析】3试题分析:质量为 m 的小物块受 3 个力的作用:重力 mg、支持力 FN、拉力 F 作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可知 FN=F,F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5、可得 F=FN= ,D 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共点力平衡问题和正交分解知识。4.如图所示,斜面上固定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另有一截面为 圆的光滑柱状物体甲放置于斜面上,半径与甲相同的光滑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从球心 O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 F,使甲沿斜面方向缓慢向下移动设乙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 F1,甲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F2,在此过程中( )A. F1缓慢增大,F 2缓慢增大B. F1缓慢增大,F 2缓慢减小C. F1缓慢减小,F 2缓慢增大D. F1缓慢减小,F 2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对乙受力分析,受重力、甲对乙的支持力和挡板的
6、支持力,其中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挡板的支持力方向不变、大小变,甲对乙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变,根据三力平衡条件判断出甲对乙支持力的变化情况;再对甲与乙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出斜面支持力和挡板支持力的表达式进行讨论解:对乙球受力分析,受重力 mg、甲对乙的支持力 N1和挡板的支持力 N2,如图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挡板的支持力方向不变、大小变,甲对乙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变,根据三力平衡条件得到:甲对乙的支持力 N1先变小后变大,挡板的支持力 N2不断变小;4乙对挡板的压力等于挡板对乙的压力,故 F1不断变小;再对甲与乙整体受力分析,受到推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挡板的支持力,如
7、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M+m)gsinN 2=0N3(M+m)gcos=0解得:N3=(M+m)gcos故斜面对甲的支持力不变,而甲对斜面的压力等于斜面对甲的支持力,故甲对斜面的压力F2不变;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对乙受力分析,根据三力平衡条件结合图示法得到乙对挡板的压力变化情况;再对甲与乙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到甲对斜面体的压力变化情况5.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 30的光滑木板 AB 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 AB 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 0 B. C. g D. 【答案】B【解析】木板撤去前,小球处于平
8、衡态,受重力、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如图:5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 ,解得 , ,木板 AB 突然撤去后,支持力消失,重力和拉力不变,合力等于支持力 N,方向与 N 反向,故加速度为: ,故选项 C 正确。点睛:木板撤去前,小球处于平衡态,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先求出各个力,撤去木板瞬间,支持力消失,弹力和重力不变,求出合力后即可求出加速度。6.如图所示,内壁及碗口光滑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口保持水平。 A 球、 C 球与 B球分别用两根轻质细线连接。当系统保持静止时, B 球对碗壁刚好无压力,图中 30,则 A 球和 C 球的质量之比( )A. 12 B. 21 C. D. 【答案】C
9、【解析】试题分析:B 球对碗壁刚好无压力,则根据几何知识分析可得 B 球所在位置两线的夹角为90,以 B 球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为零,由此可知,故选 C考点:考查受力平衡的分析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明确 B 球所在位置夹角为 90是本题求解的关键7.将一只苹果斜向上抛出,苹果在空中依次飞过三个完全相同的窗户 1、2、3图中曲线6为苹果在空中运行的轨迹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苹果通过第 1 个窗户所用的时间最长B. 苹果通过第 3 个窗户的平均速度最大C. 苹果通过第 1 个窗户重力做的功最大D. 苹果通过第 3 个窗户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小【答案】D【
10、解析】试题分析:将该斜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3 窗户的水平位移最大,所以时间最长故 A 错误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通过3 窗户的平均速度最小故 B 错误通过 3 个窗户时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相等,所以重力做功相等故 C 错误根据 ,重力功相等,通过第 3 个窗户的时间最长,所以平均功率最小故 D 正确故选 D。考点:斜抛运动【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正确的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将该斜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8.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 A,A 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人以速度 v 竖直向下匀
11、速拉绳使质量为 m 的物体 A 到达如图所示位置时,此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 ,则物体 A 的动能为( )7A. B. C. D. 【答案】A【解析】由图示可知,物体 A 的速度 ,则物体 A 的动能 故 A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9.“科学真是迷人 ”如果我们能测出月球表面的加速度 g、月球的半径 R 和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周期 T,就能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称量”月球的质量了已知引力常数 G,用 M 表示月球的质量关于月球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B. M=C. M=D. M=【答案】A【解析】月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 ,解得 ,故选 A.【点睛】在星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等
12、于万有引力,这是求解万有引力定律应用问题的常用等式,有时候又被称为黄金代换公式10.如图所示是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颗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关于各物理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A. 线速度B. 万有引力C. 角速度D. 向心加速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应用万有引力公式与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然后分析答题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图示可知,卫星的轨道半径 ,则三颗卫星的线速度 ,故 A 错误;由于不知道卫星间的质量关系,无法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判断卫星所受地球引力的关系,故 B 错误;由牛顿第
13、二定律得 ,解得 ,卫星的轨道半径 ,则三颗卫星的角速度 ,故 C 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卫星的轨道半径 ,则三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故 D 错误11.如图(a),一物块在 t0 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 vt 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 的 v0、 v1、 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 斜面的倾角9B. 物块的质量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答案】ACD【解析】由图 b 可知,物体先向上减速到达最高时再向下加速;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经过的位移,故可出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上升过程及下降过程
14、加速度均可求,上升过程有:;下降过程有: ;两式联立可求得斜面倾角及动摩擦因数;但由于 m 均消去,故无法求得质量;因已知上升位移及夹角,则可求得上升的最大高度,故选项 ACD 正确,选项 B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图象的应用,要注意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同时注意正确的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明确力和运动的关系。视频12.如图所示,质量为 m 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 ABC,其中ABC=,AB 边靠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竖直墙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F 是垂直于斜面 BC 的推力,重力加速度为g若在 F 的作用下物块沿墙面匀速下滑,则摩擦力的大小为()A. mg+F
15、sin B. mg-Fsin C. mg D. Fcos【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中物体为匀速下滑,故应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是由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求出;二是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出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重力、推力 F、墙对物体的弹力及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受力平衡;将 F 向水平向分解,如图所示:10则可知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即摩擦力 f=mg+Fsin; 故 A 正确;而物体滑动,故为滑动摩擦力,故摩擦力也可以等于 Fcos,故 D 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很多同学有一种方法得出一种答案后即以为完成了本题,但确忽略了题目中的重要条件;因物理一直有不定项选择题,故
16、应注意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13.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 x 与斜面倾角 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 v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实验测得 x 与斜面倾角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g 取 10 m/s2,根据图象可求出( )图甲 图乙A. 物体的初速率 v03 m/s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75C. 取不同的倾角 ,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 x 的最小值 xmin1.44 mD. 当某次 30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答案】BC【解析】由图可知,当斜面的倾角为 90时,位移为 1.80m;则由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烟台 2019 届高三 物理 学期 10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