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10月单元检测(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10月单元检测(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9届高三语文10月单元检测(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 2019 届高三语文 10 月单元检测(月考)试题(含解析)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2018.10.22第卷 阅读题一、语言运用(9 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传统年俗日渐式微,作坊式经营难敌规模化发展,灯笼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买灯笼的人少了许多,也让扎灯笼的老李这个年过得意兴阑珊。最近,湖南张家界大峡谷高空玻璃成功合龙,但很多专家认为其危险性近似与虎谋皮,不值得其他旅游景点效仿。在年底的这次政治局会议上,总书记立下惩治腐败的“誓言” 。刮骨疗毒的决心让那些心存侥幸的腐败分子坐立不安。古代学者皓首穷年研治一经,书虽
2、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吐珠玑,咀嚼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春分之后,开始昼长夜短。北方地区迎来了近几年的好天气,五风十雨,农作物尽情地生长。实施“精准扶贫” ,就是要创新扶贫机制,瞄准扶贫对象,找到真正适合的措施,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百姓箪食瓢饮的生活状况。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日渐式微:指事物逐渐地由兴盛而衰落;与虎谋皮:同老虎商量要取下它的皮。比喻所商量的事,与对方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不可能办成;刮骨疗毒: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2口吐珠玑:形容说话有文采;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
3、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水。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今年 5 月,参加北京国际合作高峰大会的国家将共建合作平台,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B. 能否通过铁拳反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对我们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C.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点评称: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国足在长沙雨夜击败韩国,拿到了本届 12 强赛首胜,延续着进军 2018 年世界杯。D. 佛山秋色、行通济、西樵山万人斋宴、官窑生菜会等众多的民俗文化活动深受佛山民众追
4、捧,对舞龙、七姐诞等民俗活动却越来越不重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辨析。首先应浏览选项,找出有标志的典型病句进行排除;然后对剩下的句子进行压缩,保留主谓宾,再看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等问题,如主干没有问题,就要来分析修饰成分,一看修饰语与中心词的搭配,二看修饰语的顺序。A 项,语序不当。应先“共商”合作大计,再“共建”合作平台,后“共享”合作成果。C 项,成分残缺。 “延续”后面没有宾语与之搭配,可加上“的希望” 。D 项,偷换主语,最后一个分句暗换主语,应在“对”前加上“人们” 。点睛:解答病句题的方法如下:1.语感审读法。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
5、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需要相辅相承,不可偏废。2.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比如本题中的 C 项, “延续着进军 2018 年世界杯” , “延续着世界杯”肯定不对,可见“延续”后面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33.逻辑分析法。有的语
6、病不好从语法上查,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4.造句类比法。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断定,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5.规律标志法。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失当的错误;出现了忌禁止防止预防等词的句子,其错误也往往出现在否定失当上;有能否是否成败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能对应的错误;介词出现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掩盖主语的错误
7、;概念并列时往往出现包容与交叉的关系等等。做题时,可根据这类句子的特点,准确地找到错误所在,从而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比如本题中,A 项,句中出现结构一致的动词性短语,首先应考虑其先后的顺序, “共建合作平台,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 ,由此可以发现其逻辑顺序不当3.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暑期某学校学生研学团所作的解说词,下列选项中,用语全都不得体的一项(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莅临八达岭长城游览!今天我作为大家的导游,感到荣幸之至。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最精华的部分,以苍茫的风光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口号而名闻天下。目前,已有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世界知名人士来这里拜谒,表达对长城的崇敬之情
8、。现在,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台阶,一睹长城的风采吧!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依据语境,看准对象,注意适应场合,把握语体,仔细判断。本题题干已经给出了语境, “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暑期某学校学生研学团所作的解说词” ,第处“女士们、先生们”使用不当,与“学生”这一身份不合,应改为“同学们” ;第处“莅临”使用不当, “莅临”多用于书面用语,多用于贵宾 ,尤指上级到来,此处应改为“来到” ;第处, “荣幸之至”使用不当, “荣4幸”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此处应改为“非常高兴” ;第处, “拜谒”使用不当,
9、 “拜谒”的意思是拜访谒见,参拜瞻仰(陵墓、碑碣等处),此处应改为“参观” 。故此题答案为 A 项。【点睛】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命题往往着眼于: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一定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穿越小说”:一场由网络写作狂欢引发的时尚阅读热丁运时随着穿越小说步步惊心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热播, “穿越小说
10、”俨然成为时下最为时尚的读物。有业内人士甚至声称:“可以说,网络阅读不知道穿越的人已经过时了。 ”据悉, “穿越小说”已成为各大原创文学网站的热门和头牌,作家出版社更是高调宣布以12%的版税,以 10 万册的首印量签下了被各大读书网站评出的“四大穿越奇书”木槿花西月锦绣 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 迷途 末世朱颜 ,从而将这场由网络写作狂欢引发的时尚阅读热推向了极致。那么,何谓“穿越小说”?作家出版社编辑对这个古怪玄虚的概念作了如下解析:“穿越小说的称谓是按内容定义的。其情节通常是一个当代青年遭逢变故,在机缘巧合下,进入古代,以在场的方式参与见证了种种众所周知又知之不详的历史事件。在当代中国文
11、学里,黄易的寻秦记算是影响最大的穿越文学作品,也可以被视为当代华语文学穿越类型的滥觞之作。 ”而网络上近一两年兴起的“穿越文学”特点又有所不同,其作者受到相关影视作品的影响,因而基本上都是青年女性回到古代,谈了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同时经历种种宫闱秘史及权力争斗。这类小说主要受到女学生和女白领的追捧,可以视为言情小说一个变种。正在流行的“穿越小说”的作者均为年轻的白领女性,她们或是受到寻秦记的启发,提起笔编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发布在网上与人分享,或是直接受到网络上同类作品的影响从而跟风创作。并非职业作家的她们本意不过是游戏之作,但一不小心造出了声势,遂故作正经地将故事编写完整。由于网络的流行与追捧,
12、更多的女白领步其后尘, “穿越小说”5居然演变为一种“文学现象” 。显然,只有在发表门槛不高的网络上才会创造这样的奇迹,其强烈的示范效应促成一场“网络写作狂欢” 。当然, “穿越小说”的盛行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职业女性对充满激烈竞争的现实和职场的迷茫与逃避,对日趋世俗功利的恋爱婚姻的失落与反思,从而幻想到另一时空追求更为理想化的纯粹爱情。尽管“穿越小说”方兴未艾,但这一阵新兴的时尚阅读热能持续多久并不令人乐观。首先, “穿越小说”先天不足,不过是一种类型化、商业化的消遣性读物,其内容并无特别之处,论言情创作技巧恐怕比不上正宗的情爱小说;论讲史更是无法与相对严谨的讲史类读物相提并论。而且小说
13、题材过于狭窄,突出言情而淡化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和事件沦为演绎风花雪月恋爱经历的配角和工具。其次,小说作者文学素养和创作经验的不足,使得作品质量不高,又因为水准参差不一,导致作品泥沙混杂、良莠不齐,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长期“繁荣” 。再次, “穿越小说”一窝蜂地走红,题材撞车、跟风严重,新奇程度将急剧下降,而形式新颖奇特乃此类小说大行其道的关键,舍此肯定会造成“阅读疲劳” 。最后, “穿越小说”出身于网络,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网络文学总是极端地喜新厌旧,也许过不了多久,一种新的创作和阅读时尚兴起,就将加速“穿越小说”的过气与式微。4.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4、( )A. “穿越小说”据小说内容而得名,通常是当代人在巧合下进入古代,参与见证种种历史事件。 寻秦记为其创始之作。B. “穿越文学”近年在网络兴起,主人公基本为女青年,内容涉及恋爱、宫闱秘史及权力争斗等,受年轻知识女性追捧,属言情小说。C. “穿越小说”随由同名穿越小说改编的步步惊心热播而成时下最时尚的读物。网络阅读中, “穿越”已成时髦名词。D. “穿越小说”成各大原创文学网站的热门和头牌,作家出版社高调签下“四大穿越奇书”,将这场时尚阅读热推向极致。5.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穿越小说”本为游戏之作,一些年轻白领女性受同类作品的影响而跟风模仿,受到网络的关注
15、,就将故事编写完整。B. 网络的流行与追捧使越来越多的女白领跟风创作, “穿越小说”演变为一种“文学现象” ,促成一场“网络写作狂欢” 。C. “穿越小说”反映了现代职业女性对充满激烈竞争的现实和职场的迷茫与逃避,对世俗6功利的恋爱婚姻的失落与反思。D. “穿越小说”的作者并非职业作家,其文学素养和创作经验不足,水准参差不一,使作品难免泥沙混杂、良莠不齐。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穿越小说”是一种消遣性读物,其内容普通,创作技巧基本不能与正宗的情爱小 说相比,与讲史类读物无法相提并论。B. “穿越小说”在内容上突出言情,重在演绎风花雪月、恋爱经历,淡化历史背
16、景, 历史人物和事件沦为爱情的配角和工具。C. “穿越小说”题材撞车现象严重,久而久之其新奇程度将下降,造成读者“阅读疲劳” ,使“穿越小说”失去了发展的关键。D. “穿越小说”因网络而创造发展的奇迹,但由于其先天缺陷及网络文学极端地喜新厌旧,它将很快地被新的创作和阅读时尚取代。【答案】4. A 5. C 6. D【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仔细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将所给选项放回到原文中,找到对应的区间,逐一比对确定答案。本题题干指明考查的是第一、二段的内容,因此应将选项与一、二段内容进行比对。A 项,“寻秦记为其创始之作”表述
17、有误,文章只是说“在当代中国文学里,黄易的寻秦记算是影响最大的穿越文学作品,也可以被视为当代华语文学穿越类型的滥觞之作” 。是“当代华语文学穿越类型的滥觞之作” ,不能说是“穿越小说”的创史之作。故此题答案为A 项。【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C项, “穿越小说反映了现”扩大范围。原文为“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职业女性对充满激烈竞争的现实和职场的迷茫与逃避,对日趋世俗功利的恋爱婚姻的失落与反思” ,原文有限制性词句“从某种程度上” 。故此题答案为 C 项。
18、【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7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D 项, “它将很快地被新的创作和阅读时尚取代”表述过于绝对,原文只是说“也许过不了多久,一种新的创作和阅读时尚兴起” 。故此题答案为 D 项。【点睛】第 2 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
19、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三、文言文阅读(38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聪敏。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给其薪苏。郡阁下有虞翻旧床,罢任还,乃致以归。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永明二年,为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进号车骑将军。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
20、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武帝不豫,诏子良甲仗入延昌殿侍医药。子良日夜在殿内,太孙间日入参。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武帝俄顷而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遗诏使子良辅政,萧鸾知尚书事。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萧鸾。诏云:“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 ”子良所志也。太孙少养于子良妃袁氏,甚著慈爱,既惧前不得立,自此深忌子良。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其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进位太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遣人视,见淮中鱼无算
21、,皆浮出水上向城门。寻薨,年三十五。(南史萧子良传 ,有删改)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8B.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C.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D.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刑” , 指墨、劓、刖
22、、膑、大辟。斛,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B. “东宫” ,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多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C. “不豫” , “豫”为安和之意, “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讳称。D. “跽” ,古人席地而坐,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直身,两股不贴在脚跟为“跪” ,跪而挺腰耸身为“跽”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子良孝顺有加。母亲裴后因与武帝不和睦被送还,年幼的萧子良心中不悦,废书不读,这触动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B. 萧子良重义好古。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他死后,萧子良善待他的妻子
23、。萧子良还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C. 萧子良礼遇贤士。夏天客人到了,子良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宣扬文教。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子良也让人撰录。D. 萧子良深受信任。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在遗诏中让子良辅政,可惜子良志不在此,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给其薪苏。(2)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萧鸾。诏云:“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 ”子良所志也。【答案】7. C 8. A 9. D 10. (1)萧子良重道义、好古雅,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先死了,萧子良
24、便赐给他的妻子米一百斛,免去一个人的赋税,供给她柴草。(2)萧子良一向仁厚,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便推荐萧鸾,诏书说:“事情不论大小,都9要跟萧鸾商量。 ”这正是萧子良的愿望。【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画线句子中, “隆昌元年”是年号纪年法,表时间,在句中做状语;“加殊礼” ,是动词短语,是说朝廷加给子良特殊的礼制,其后应断开,排除 AD 两项,再比较 BC 两项, “剑履上殿” “入朝不趋” “赞拜不名” “进督南徐州”都是“殊礼”的具体内容,皆应单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枣庄市 第八 中学 校区 2019 届高三 语文 10 单元 检测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