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0月单元检测(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0月单元检测(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10月单元检测(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 2019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 10 月单元检测(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15 题每题 2 分,16-25 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1.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 mol Cl2与足量 Fe 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3NAB. 含 4 mol HCl 的浓盐酸与足量的 MnO2反应有 2mol 电子转移C. 1 mol Na2O 和 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 3NAD. 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水含有 NA个 NH3分子【答案】C【解析】【分析】1mol 氯气完全反应最多得到 2mol 电子;二氧化锰只能和
2、浓盐酸反应,和稀盐酸不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过氧化钠中含有的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1mol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中含有 2mol 钠离子、1mol 阴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总共含有 3mol 离子;标况下,氨水为溶液,不能根据其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详解】1mol 氯气与足量铁完全反应得到 2mol 电子,转移电子数为 2NA,A 错误;二氧化锰只能和浓盐酸反应,和稀盐酸不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故浓盐酸不能反应完全,则生成的氯气分子个数小于 NA个,B 错误;1mol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中含有 2mol 钠离子、1mol 氧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总共含有 3m
3、ol 电子,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 3NA,C 正确;标况下,氨水为溶液,不能根据其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判断及计算,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注意反应的特点、物质的组成和聚集状态是解答的关键所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D、CuSO 45H2O 都是化合物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 NaHSO4在溶液中能电离出 H+,所以 NaHSO4是酸D. 浊液、胶体、溶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2【答案】D【解析】HD 是单质,A 项错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4、如同素异形体,B 项错误;NaHSO4是盐,C 项错误。3.在 5NH4NO3 2HNO3+4N2+9H 2O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A. 58 B. 54 C. 53 D. 35【答案】D【解析】【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 5NH4NO3 2HNO3+4N2+9H 2O 中,铵根离子中-3 价的 N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铵根离子做还原剂;硝酸根中+5 价 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硝酸根做氧化剂,据此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详解】在氧化还原反应 5NH4NO3 2HNO3+4N2+9H 2O 中,铵根离子中-3 价的 N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铵根离子做还
5、原剂;硝酸根中+5 价 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硝酸根做氧化剂,其中有 2/5 的+5 价 N 没有化合价变化,所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5,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熟练掌握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及判断方法,正确判断还原剂的量为解答关键。4. 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铝可用于冶炼某些熔点较高的金属B. Na2O2可用作漂白剂C. 碱石灰可用于干燥 CO2、O 2等气体D. NaClO 可用作消毒剂【答案】C【解析】利用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热的特点可用于冶炼某些熔点较高的金属,A 正确;Na 2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B
6、正确;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能够吸收 CO2气体,C 错;NaClO 在溶液中水解生成 HClO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来杀菌消毒,D 正确。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3A.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2Al+2OH -+2H2O=2AlO2+3H2B. 向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SO 32i+2H+=H2SiO3(胶体)C. 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2NO 2+H2O=2H+NO3+NOD. 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H2O 2OH-+H2+Cl 2【答案】C【解析】【分析】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胶体和氯化钠;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电解饱
7、和食盐水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详解】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2O2AlO 2-+3H2,A 正确;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胶体和氯化钠,硅酸为弱酸,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 32-+2H+H 2SiO3(胶体) ,B 正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O 2+H2O2H +2NO3-+NO,C 错误;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 -+2H2O 2OH-+H2+Cl 2,D 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
8、反应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注意从产物是否正确、物质的拆分是否正确、电荷是否守恒的角度分析判断。6. 短周期元素 X、Y、Z、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 3 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 Wr Zr Yr XB. 含 Y 元素的盐溶液显酸性C.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D. X 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XH5与水反应可产生两种气体【答案】D【解析】4W 应为 S、X 为 N、Z 为 Si、Y 为 Al。A 项,原子半径:YZWX,错误;B 项,AlCl 3溶液呈酸性,NaAlO 2溶液呈碱性,错误;C 项,气态氢化物的稳
9、定性 WZ,错误;D 项,NH 5为 NH4H,与水反应:NH 4HH 2O=NH3H2OH 2NH3H2O=NH3H 2O,正确。7.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满足图示转化关系的是甲 乙 丙 戊A Cu FeCl3溶液 CuCl2溶液 FeB H2O Fe H2 O2C Al NaOH 溶液 H2 Al2O3D CH3CH2OH O2 CH3CHO H2A. A B. B C. C D. D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甲+乙丙+丁、丙+戊甲分析,结合物质的性质采用代入法判断这两个反应是否能发生,如果能发生,则正确,
10、否则错误。【详解】铜和氯化铁反应方程式为:2FeCl 3+Cu=CuCl2+2FeCl2,铁和氯化铜反应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所以能实现物质间的转化,A 正确;铁和水蒸气反应方程式为4Fe+2H2O(g) Fe3O4+2H2,氢气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H2+O2 2H2O,所以能实现转化,B 正确;Al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铝是活泼金属不能用氧化还原反应冶炼铝,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C 错误;乙醇和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CH3CH3OH+O22CH3CHO+2H2O,乙醛和氢气
11、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H 3CHO+H2 CH3CH2OH,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能实现转化,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间的转化, ,侧重考查分析能力,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8.有下列三个反应:Cl 2+FeI2 FeCl2+I22Fe 2+Br2 2Fe3+2Br-Co 2O3+6HCl 2CoCl2+Cl2+3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 I2、Fe 3+、CoCl 2B. 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 2Fe3+Co2O3C. 在反应中当 1 mol Co2O3参加反应
12、时,2 mol HCl 被氧化D. 可以推理得到 Cl2+FeBr2 FeCl2+Br2【答案】C【解析】A 项,反应中 I 元素的化合价由 FeI2中的-1 价升高到 I2中的 0 价,I 2是氧化产物;反应中 Fe 元素的化合价由+2 价升高到+3 价,Fe 3+是氧化产物;反应中 Cl 元素的化合价由6HCl 中的-1 价升高到 Cl2中的 0 价,氧化产物为 Cl2;错误。B 项,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由反应得出氧化性:Cl 2 I2,由反应得出氧化性:Br2 Fe3+,由反应得出氧化性:Co 2O3 Cl2,错误。C 项,反应中 1molCo2O3参加反应时有 6
13、molHCl 参加反应,但其中只有 2molHCl 被氧化,正确;D 项,由反应得出还原性:Br- Fe2+,则 Cl2与 FeBr2反应时先将 Fe2+氧化,后氧化 Br-,错误;答案选 C。9.向含 Na +、 Al 3+、 Fe 3+、 Fe 2+、 Cl 、 SO 42 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 2O2 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所得溶液与起始溶液相比,上述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有( )A. 2 种 B. 3 种 C. 4 种 D. 5 种【答案】A【解析】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 NaOH,则 Na+数目增多,Al 3+、Fe 3+和 Fe2+都不能和 OH-大量共存,所以
14、上述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只有 Cl-和 SO42-,故选 A。10. 下列各组物项相互混合进行反应,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 金属钠投入 FeCl2溶液中 过量的 NaOH 溶液和明矾溶液反应 少量 CaO 投入过量的 NaHCO3溶液中Na 2O2投入到 CuSO4溶液中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电解质溶液存在的是水合阳离子和水合阴离子,钠先接触的是外围的水分子,因此钠先与 H2O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NaOH 和 H2,然后在发生碱与盐的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2沉淀和 NaCl,最后 Fe(OH)2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 Fe(OH)3,正确;、
15、过量的 NaOH 溶液和明矾溶液反应,既没有气体生成也没有沉淀生成,错误;、少量 CaO 投入过量的 NaHCO3溶液中,氧化钙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再与小苏打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沉淀,无气体生成,错误;、Na 2O2投入到 CuSO4溶液中,前者先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在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正确,答案选 C。考点:考查钠元素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转化反应原理。11.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7S SO2 BaSO4CuSO 4(aq) Cu(OH)2悬浊液 Cu2O饱和 NaCl(aq) NaHCO3 Na2CO3Fe 2O3 FeCl3(aq) 无
16、水 FeCl3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硫单质点燃生成二氧化硫,盐酸酸性强于亚硫酸,二氧化硫气体入氯化钡溶液中不反应;硫酸铜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铜悬浊液与葡萄糖加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红色沉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氨气、二氧化碳会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发得到氢氧化铁固体。【详解】S 与 O2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盐酸酸性强于亚硫酸,二氧化硫气体入氯化钡溶液中不反应,不能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实现转化,错误;硫酸铜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铜
17、悬浊液与葡萄糖加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红色沉淀,转化过程能实现,正确;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氨气、二氧化碳会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析出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转化能实现,正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中水解生成盐酸和氢氧化铁,加热蒸发氯化氢挥发促进氯化铁水解正向进行,得到氢氧化铁固体,不能得到无水氯化铁,不能实现转化,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化合物的性质,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正确运用物质分类及反应规律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12.有关 Na2CO3和 NaHCO3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 Na2CO3和
18、 NaHCO3溶液的碱性比较,前者更强B. 常温时水溶性:Na 2CO3NaHCO3C. 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前者不分解,后者分解D. 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 Na2CO3和 NaHCO3溶液中,前者产生沉淀,后者无现象8【答案】D【解析】A、碳酸根离子水解能力强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 Na2CO3和 NaHCO3溶液的碱性更强,故 A 正确;B、常温时水溶性:Na 2CO3NaHCO3,故 B 正确;C、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NaHCO 3分解生成 Na2CO3、CO 2、H 2O,故 C 正确;D、 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加入 Na2CO3和 NaHCO3溶液中都能与澄清的石灰
19、水反应生成沉淀,故 D 错误,故选 D。13.下列关于镁铝化学性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铝 镁A.与非金属反应 能被 Cl2、O 2氧化 能与 N2、O 2反应B.与水反应 常温下难与水反应常温下能与水缓慢反应C.与碱反应 能溶于碱溶液 能溶于碱溶液D.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能与 Fe2O3、MnO 2、Co 2O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能在 CO2中燃烧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分析】铝、镁都是活泼金属,能被 Cl2、O 2氧化,镁能在 N2、O 2中燃烧;常温下铝难与水反应,镁能与水缓慢反应;铝可以与碱溶液反应,镁不能与碱溶液反应;铝可以发生铝热反应,镁能在 CO2中
20、燃烧。【详解】铝能被 Cl2、O 2氧化分别生成氯化铝和氧化铝,镁能与 N2、O 2中燃烧分别生成氮化镁和氧化镁,A 正确;铝不如镁活泼,常温下铝难与水反应,但镁能与水缓慢反应,B 正确;铝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而镁不能与碱反应,C 错误;铝可以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镁能在 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D 正确。9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镁、铝性质的比较,注意从性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分析,明确物质性质的差异是关键,铝、镁都是活泼金属,都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都能与酸反应、都能与盐反应,镁常温下和水缓慢反应,铝不能与水反应,铝可以与碱溶液反应,镁不能与碱溶液反应。14.用铝制易
21、拉罐收集满 CO2,加入过量 NaOH 浓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了一会儿,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致易拉罐变瘪的离子反应是 CO2OH -=HCO3-B. 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Al 3 3HCO 3-=Al(OH) 33CO 2C. 上述过程中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且反应结束后的溶液呈碱性D. 若将 CO2换为 NH3,浓 NaOH 溶液换为水,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气体与碱反应,导致易拉罐变瘪,反应为 CO2+2OH-CO 32-+H2O,故 A 错误;B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发生 2Al+
22、2OH-+2H2O2AlO 2-+3H2,气体压强增大,故 B 错误;C上述过程共发生 CO2+2OH-CO 32-+H2O、2Al+2OH -+2H2O2AlO 2-+3H2、Al 2O3+2NaOH=2NaAlO2+H2O 反应,反应后溶液显碱性,均消耗 NaOH,则碱性减弱,故 C 正确;D将 CO2换为 NH3,浓 NaOH 溶液换为水,只发生氨气与水反应,则易拉罐也会出现变瘪的现象,故 D 错误;故选 C。【考点定位】考查 Al 的化学性质及离子反应【名师点晴】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拉罐变瘪发生 CO2+2OH-CO 32-+H2O,气体的压强变小;过一会儿后,易拉罐
23、又会作响并鼓起来,发生 2Al+2OH-+2H2O2AlO2-+3H2,气体压强增大,选项 C 为解答的难点,以此来解答。15.向含有 FeBr2、FeI 2的溶液中缓缓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 为血红色,若只从反应顺序角度考虑反应情况,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IB. 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 Fe2 全部被氧化C. 原溶液中的 Br 可能被氧化10D. 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 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红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还原性:I -Fe 2+Br -,向含有 FeBr2、FeI
24、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 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I -一定全部被氧化,故 A 正确;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 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故 B 错误;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 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出现铁离子,原溶液中的 Br-可能被氧化,故 C正确;D如 Br-被氧化生成 Br2,则加入 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红色,故 D 正确故选 B考点:氯、溴、碘的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16.下列有关离子组的评价及相关离子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枣庄市 第八 中学 校区 2019 届高三 化学 学期 10 单元 检测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