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9届高三化学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9届高三化学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9届高三化学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 2019 届高三化学 9 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0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 (1-10 题每题 2 分,11-20 题每题 3 分)1.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X 为含氧酸、Y 为酸、Z 为化合物B. X 为氧化物、Y 为化合物、Z 为纯净物C. X 为强碱、Y 为碱、Z 为化合物D. X 为非金属氧化物、Y 为酸性氧化物、Z 为氧化物【答案】D【解析】分析:A 项,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酸按是否含氧元素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B 项,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C 项,
2、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碱按电离程度不同分为强碱、中强碱、弱碱;D 项,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等,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 等。详解:A 项,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酸按是否含氧元素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A 项正确;B 项,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B 项正确;C 项,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碱按电离程度不同分为强碱、中强碱、弱碱,C 项正确;D 项,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
3、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等,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 等,酸性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D 项错误;答案选 D。2.已知 X 和 Y 能发生如下反应:XY=H 2O盐,下列有关物质 X 和 Y 所属种类的判断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 X 为酸、Y 为碱 B. X 为碱性氧化物、Y 为酸C. X 为盐、Y 为碱 D. X 为碱性氧化物、Y 为酸性氧化物【答案】D2【解析】【详解】X 和 Y 可能为酸和碱、碱性氧化物和酸、酸式盐和碱(如NaHCO3NaOH=Na 2CO3H 2O),不可能是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二者反应只生成盐,无水生成)。故选 D。3.分类方
4、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根据碳酸钠溶于水呈碱性,碳酸钠既属于盐,又属于碱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悬浊液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物质是否属于碱的标准为该物质的阴离子是否全部为 OH-,而不是由其水溶液的是否显碱性来判断的,故该说法不合理;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该说法合理;根据分散系微粒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
5、浊液,不是根据否具有丁达尔现象,而不是根据丁达尔现象来分类的,故该说法不合理;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故该说法合理。答案为选 B。4.以下关于中国化学史的表述错误的是A.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B. 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 、麻头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C. 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 3) 、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 KNO3的氧化性D. 英文的“中国” (China)又指“瓷器” ,说明我国很早就应用化学技术制作陶瓷【答案】A【解析】A高粱中不含乙醇,高粱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故 A 错误
6、;B蔡伦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故B 正确;C反应生成氮气,N 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硝酸钾表现氧化性,故 C 正确;3D中国是使用瓷器最高的国家,故“中国”(China)又指“瓷器” ,故 D 正确;答案 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态 HCl 不导电,所以 HCl 是非电解质B. CO2的水溶液导电,所以 CO2是电解质C. 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D. 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时均不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答案】D【解析】【详解】酸、碱、盐都是电解质,A 项错误;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非电解质,C
7、O 2溶于水生成H2CO3,H 2CO3是电解质,其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能导电,B 项错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 项错误。故选 D。【点睛】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注意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原因是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如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氨气等物质溶于水后发生反应生成其他物质,产物能电离,溶液能导电,但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氨气都为非电解质,产物为电解质。同时注意单质或混合物不能为电解质或非电解质。6.下列物质间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N2 NH3 B. Fe2+ Fe3+C. CaCO3 CO2 D. Al NaAlO2【答案】A【
8、解析】A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实现,故 A 选;B、Fe 2+Fe 3+元素化合价升高,则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 B 错;C、CaCO 3CO 2 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不需要加入还原剂,故 C 错;D、 AlNaAlO 2元素化合价升高,则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 D 错;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氧化剂、还原剂发生的反应及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解题关键:需要加入某种还原剂才能实现,则选项中为氧化剂的变化,氧化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降低。7.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 NaHSO4 Na H SO 42- B. NaHCO3=Na
9、 H CO 32-C. HClO H ClO - D. H3PO4 3H PO 43-4【答案】C【解析】硫酸氢钠的电离是不可逆的,选项 A 错误。碳酸氢钠应该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选项 B 错误。次氯酸是弱酸,发生可逆电离生成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选项 C 正确。磷酸是三元弱酸,电离时应该分步电离,选项 D 错误。8.下列四个反应中水只做还原剂的是( )F 2H 2O NaH 2O NO 2H 2O Na 2O2H 2OA. B. C. D. 【答案】A【解析】H 2O 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H 2O 中氢氧元素化合价都不变,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H 2O 中氢氧元素化
10、合价都不变,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H 2O 中氢氧元素化合价都不变,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答案选 A。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 n(OH-)n(Al 3+)=72 时,2Al 3 +7OH Al(OH)3+AlO 2 +2H2OB. 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CO 32 +CO2+H2O2HCO 3C. CuCl2溶液与 NaHS 溶液反应,当 n(CuCl2)n(NaHS)=12 时,Cu 2 +2HS CuS+H 2SD. Fe 与稀硝酸反应,当 n(Fe)n(HNO 3)=12 时,3Fe+2NO 3 +8H 3Fe
11、 2 +2NO+4H 2O【答案】B【解析】【分析】A. n(OH-)n(Al 3+)=3:1,恰好生成 Al(OH)3,n(OH -)n(Al 3+)=4:1,恰好生成 AlO2 ;B. 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生成碳酸氢钠晶体;C. 氯化铜溶液与 NaHS 溶液当n(CuCl2)n(NaHS)=12 时,反应生成硫化铜和硫化氢;D.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若铁不足时生成硝酸铁。【详解】A 项,n(OH -)n(Al 3+)=3:1,恰好生成 Al(OH)3,n(OH -)n(Al 3+)=4:1,恰好生成AlO2 ;当 n(OH-)n(Al 3+)=72 时,
12、发生 2Al3 +7OH Al(OH) 3+AlO 2 +2H2O 反应,A正确;B 项,CO 2通入饱和 Na2CO3溶液中会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碳酸氢钠,以晶体的形式析出,52Na+CO32-+H2O+CO2=2NaHCO3,B 错误;C 项,氯化铜溶液与 NaHS 溶液当 n(CuCl2)n(NaHS)=12 时,Cu 2+与 HS-生成 CuS 沉淀和 H2S 气体,故 C 项正确;D 项,n(Fe)n(HNO 3)=1:4 ,生成硝酸铁,n(Fe)n(HNO 3)=3:8,生成硝酸亚铁,当 n(Fe)n(HNO 3)=12 时,发生 3Fe+2NO3 +8H 3Fe 2 +2NO+4H
13、2O 反应,D 正确;正确选项 B。【点睛】本题的易错项为 D 项。少量铁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4HNO 3=Fe(NO3)3+NO+2H 2O;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8HNO3=3Fe(NO3)3+2NO+4H 2O;可以看出来 n(Fe)n(HNO 3)=1:4 时恰好生成三价铁离子,n(Fe)n(HNO 3)=3:8,时恰好生成二价铁离子,题目中 n(Fe)n(HNO 3)=1:2 大于 3:8,故铁过量全部生成二价铁离子,题中的离子方程式正确。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水中通入氯气:Cl 2H 2O 2H Cl ClO B. 向氯化铁溶
14、液中加入铜:2Fe 3 3Cu=2Fe3Cu 2C. NH4HCO3溶液与过量 KOH 浓溶液共热:NH 4 OH NH3H 2OD. 向二氧化锰中滴加浓盐酸并加热:MnO 24H 2Cl Mn2 Cl 22H 2O【答案】D【解析】【分析】A次氯酸为弱电解质,不能拆;B得失电子不守恒;C、缺少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D、实验室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加热反应制取氯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详解】A向水中通入氯气,离子方程式:Cl 2+H2OH +Cl-+HClO,选项 A 错误;B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离子方程式:2Fe 3+Cu2Fe 2+Cu2+,选项 B 错误;CN
15、H 4HCO3溶液与过量 KOH 浓溶液共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 +HCO3-+2OH- NH3+CO 32-+2H2O,选项 C 错误;D、向二氧化锰中滴加浓盐酸并加热:MnO24H 2Cl Mn2 Cl 22H 2O,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解题时注意从化学式、离子符号、电荷守恒、是否符合反应实际的角度分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否正确,题目难度不大。11.下列物质间相互发生反应时:NaO 2 FeCl 2 AgNO 3溶液+氨水 KI 溶液6AgNO 3溶液 Na 2CO3C 6H5COOH AlCl 3KOH PCl 2 CuHNO 3;在不同条
16、件下得到不同产物的是( )A. 除 B. 除 C. 除 D. 除【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化学反应中有很多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生成不同的产物。温度不同产物不同常温下得到氧化钠,点燃条件下得到过氧化钠;Fe+ Cl2反应只生成氯化铁;AgNO 3溶液+氨水在氨水量的不同得到不同产物;KI 溶液+AgNO 3溶液只生成碘化银沉淀和硝酸钾;Na 2CO3+C6H5COOH 在 C6H5COOH 量的不同得到不同产物;AlCl 3+KOH 在KOH 量的不同得到不同产物;得到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是和氯气的量有关;铜和硝酸反应和浓度有关。【详解】钠和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点燃条件反应
17、生成过氧化钠,故符合;Fe+Cl 2反应只生成氯化铁,故不符合;AgNO 3溶液+氨水在氨水少量时生成氢氧化银沉淀,过量时生成氢氧化二氨合银,故符合;KI 溶液+AgNO 3溶液只生成碘化银沉淀和硝酸钾,故不符合;Na 2CO3+C6H5COOH 在 C6H5COOH 少量生成碳酸氢钠,C 6H5COOH 过量放出二氧化碳,故符合;AlCl 3+KOH 在 KOH 少量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量生成偏铝酸钾,则条件不同得到不同产物,故符合;氯气和磷的反应与氯气的量有关,可以生成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故符合;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符合;综上所述:除都符合;答案选 B。
18、【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涉及的面广,知识点不难,主要考查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的反应的影响因素,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归纳总结。12.向某 NaOH 溶液中通入 CO2气体后得到溶液 M,因 CO2通入的量不同,溶液 M 的组成也不同,若向溶液 M 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 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 V(HC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不计 CO2溶解) 7A. 若 OB=0,则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H +CO2HCO 3B. 若 OB=BC,则溶液 M 为 Na2CO3溶液C. 若 OBBC,则溶液 M 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 CO32
19、 和 HCO3D. 若 3OB=BC,则溶液 M 中 c(NaHCO3)=2c(Na2CO3)【答案】C【解析】【分析】向某 NaOH 溶液中通入 CO2气体,涉及反应及产物分别为:2NaOHCO 2=Na2CO3H 2O(CO 22OH =CO32 H 2O) ;NaOHCO 2=NaHCO3(OH +CO2HCO 3 ) ;向 M 溶液加入盐酸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CO 32 H =HCO3 ,HCO 3 H =H2OCO 2;根据以上反应规律进行分析。【详解】向某 NaOH 溶液中通入 CO2气体,涉及反应及产物分别为:2NaOHCO 2=Na2CO3H 2O(CO 22OH =CO32
20、H 2O) ;NaOHCO 2=NaHCO3(OH +CO2HCO 3 ) ;M 溶液加入盐酸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CO 32 H =HCO3 ,HCO 3 H =H2OCO 2;在不同的物质的量比的范围内产物(溶液 M 的成份)不同,参见下图:设 a=n(CO2)/n(NaOH),则:a M 的成分 OB 与 BC 的关系a1:2 NaOH 和 Na 2CO3 OBBCa=1:2 Na2CO3 OB=BC1:2a1:1 NaHCO3和 Na2CO3 OB=BC a1:1 NaHCO3 OB=0由上表可知,若 3OB=BC,则溶液 M 的成分为 NaHCO3和 Na2CO3,可得:3n(Na 2
21、CO3)8=n(Na 2CO3)+n(NaHCO 3)即:c(NaHCO 3)=2c(Na2CO3),综上所述 A、B、D 正确,C 错误;正确选项 C。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pH=l 的溶液中:HCO 3-、SO 42-、K +、Cl -B.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 +、SO 42-、Na +、MnO 4-C. 遇石蕊变蓝的溶液中:NO 3-、Na +、AlO 2-、K +D. 含大量 NO3-的溶液中:H +、Fe 2+、Cl -、NH 4+【答案】C【解析】分析:A. pH=l 的溶液呈酸性,弱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存在;B、MnO 4-在水溶液中为紫红色
22、;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显碱性;D、NO 3-、H +、Fe 2+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详解:A. pH=l 的溶液呈酸性,H +与 H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 A错误;B、该组离子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 MnO4-在水溶液中为紫红色,选项 B 错误;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显碱性,各离子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选项 C 正确;DNO 3-、H +、Fe 2+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选项 D 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颜色的考查,选项 B 为易错点,注意
23、信息的抽取和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4.已知离子反应:RO 3n + 6I + 6H = R + 3I2 + 3H2O,则 R 元素在 RO3n 中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4 D. +5【答案】D【解析】由离子方程式中电荷守恒可知,n=1,再由:RO 3 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1 可知,R 的化合价为+5。答案选 D。15.下列用单、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不正确的是( )A. 9B. C. D. 【答案】D【解析】A、转移电子为 25(1)=12,故 A 错误;B、得失电子数目正确,以及双线桥的表示正确,故 B 正确;C、C 的化合价升高,C 应是失去电子,Cu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枣庄市 第八 中学 校区 2019 届高三 化学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