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考点2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解析).doc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考点2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考点2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考点 29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综合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各地区高考试卷来看,其考查特点有:1在考查形式上,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如 2017 年高考北京卷;二是主观题,如 2018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等。其中,以主观题为主。主观题又分两种考查形式,一是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出几个句子要求翻译,二是另给一则文言短文要求翻译。其中,以前者为主。2在考查内容上,既涉及重要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等,还涉及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想准确翻译文言语句,考生必须做到:(1)以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及偏义复词有充
2、分的理解,对常用的 120 个文言实词、18 个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固定句式、固定短语等都有准确把握。 (2)首先,要严格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其次,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翻译时应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再次,要遵照原文的风格,切忌断章取义。预计 2019 年高考仍然会重点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而考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翻译的过程中,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切勿漏译、错译。考向一 关键实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宋】王安石公讳锡,字昌龄。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改镇江军节度推官,知杭州仁和县。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
3、治其馀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七年,为开封府推官。坐考锁厅进士举籍中有不中格者两人,降监和州清酒务。当是时,庞宰相为枢密使,荐宜侍讲禁中,方召,而公以谪去。久之,会明堂恩召还,同判尚书刑部。戎州人向吉等操兵贾贩,恃其众,所过不输物税,州县捕逐皆散走。成都钤辖司奏请不以南郊 赦除其罪,从之,逮捕亲属系狱,至更两赦。有诣阙诉者,刑部详覆官以为特敕遇赦不原者,2虽数赦犹论如法,公独奏释之,凡释百二十三人。公于议法多如此。复为开封府推官,当随尹奏事,仁宗问大辟几何,且以慎刑爱人为戒。公因奏开封敕有重于编敕 而当改者数事,仁宗皆以为然。它日问尹以公姓名,称之。于是贵戚女使有奏谳 ,上薄其罪,付公监决,曰
4、:“此人平恕,可任也。道 士 赵 清 贶 出 入 庞 宰 相 家 , 受 赇 , 御 史 以 劾 庞 , 府 治 实 清 贶 自 为 , 庞 不 知 也 。 清 贶 坐 杖 , 配 沙 门岛 , 行 两 日 死 。 御 史 又 劾 府 希 宰 相 指 , 故 杖 清 贶 , 杀 之 灭 口 , 仁 宗 亦 疑 , 乃 悉 罢 知 府 、 推 判 官 , 而 以 公知 太 平 州 。未几,仁宗即寤,罢者皆复,而以公提点淮南路刑狱。在淮南二年,所活大辟十三人,考课为天下第一,所举多善士。还,又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颍、蔡流人。初提点刑狱恐聚流人为盗,又惜常平、广惠仓,数牒止公,不听,申
5、以手书,又不听。佐属皆争曰“不可” ,公行之自若。今上即位,迁司封,赐金紫。以熙宁元年正月十二日卒,年七十八。(原文有删改)【注】南郊:帝王祭天的大礼。编敕:法典。奏谳(yn):将案件审理情况向朝廷上报。赇(qi):贿赂。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戎州人向吉等操兵贾贩,恃其众,所过不输物税,州县捕逐皆散走。(2)还,又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颍、蔡流人。【 答 案 】 (1)戎州向吉等人拿着兵器经商贩卖,倚仗他们人多,不向经过的地方缴纳物税,州县(派人)追捕, (他们)都四散逃跑了。 (2) (孙公)回来后,又任舒州知州,打开常平、广惠的粮仓(赈济流民) ,
6、使陈、许、颍、蔡等地的流民活了下来。名师点睛文言语句的翻译,译出关键实词是重中之重。关键实词翻译正确了,其他内容的翻译也就迎刃而解了,3因此,如何在众多的词语中迅速判定哪个是关键实词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实词的判定标准有如下 3 个:1带有词类活用现象。在古代汉语中,词类的活用是比较常见的,也是考试中的得分点。活用现象一般包括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做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等。如上题第(2)题中的“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颍、蔡流人”一句,其中的“活”是使动用法。2包含修辞手法。有的实词运用了比喻、借代或委婉等修辞手法,在翻译时要对修辞手法进行还原,才能准确翻译。如指南录后序 “意
7、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一句中, “口舌”是借代手法,代指“言语” ;触龙说赵太后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一句中, “填沟壑”是“死”的委婉说法,是谦称自己的死。3存在古今异义。古代汉语中的词,以单音节词为主,很少有双音节词,有时两个单音节词连在一起,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相同,但意义不同,因此翻译文言文时,切忌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的意义等同于现代汉语中一个双音节词的意义。如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句, “非常”是“意外的变故”的意思,不能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非常” ,现代汉语中的“非常”是个副词。考向二 重要虚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
8、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 ,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
9、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食 茹 而 美 , 拔 其 园 葵 而 弃 之 。 见 其 家 织 布 好 , 而 疾 出 其 家 妇 , 燔 其 机 , 云 “欲 令 农 士 工 女 安 所 雠 其货 乎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4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 ”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
10、罪,子其治事矣。 ”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 ”遂不受令,自刎而死。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 ”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 ”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遂不受令,伏剑而死。太史公曰:孙叔敖出一言,郢市复。子产病死,郑民号哭。公仪子见好布而家妇逐。石奢纵父而死,楚昭名立。李离过杀而伏剑,晋
11、文以正国法。(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有删改)【注】尺籍:书写军令、军功等的簿籍。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2)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答 案 】 (1)法令是用来引导百姓向善的,刑罚是用来阻止坏人作恶的。(2)子产离开我们死去了呀!老百姓将怎么办啊?名师点睛虚词,在句子中看似不如实词重要,但如果对它巧妙地加以利用,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借助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推断相关词的词性。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根据其所处的位置就能够推断出与其相关联的其他词的词性,从而为正确翻译打下基础。2 借 助 虚 词 的 意 义 和 用 法 推
12、断 句 间 关 系 。 从 一 个 虚 词 出 发 , 考 生 可 以 推 及 其 所 在 的 句 子 与 其 他 句 子之 间 的 复 杂 关 系 , 了 解 了 句 与 句 之 间 的 关 系 , 翻 译 也 才 能 更 准 确 。 如 屈 原 列 传 中 的 “怀 王 以 不 知 忠臣 之 分 , 故 内 惑 于 郑 袖 ”一 句 , “故 ”意 为 “所 以 ”, 由 此 可 知 这 一 句 与 前 面 一 句 之 间 是 因 果 关 系 , 这 样5一 来 , 前 一 句 中 的 “以 ”便 不 难 理 解 了 , 应 解 释 为 “因 为 ”。 弄 清 了 句 子 之 间 的 关
13、系 , 正 确 翻 译 全 句 便 不再 是 问 题 了 。3借助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推断句式。如上题中的“法令所以导民也”一句,当考生确定“所以”是“用来的”的意思后,再来审视该句, “法令用来引导民众的”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中间少了动词,由此断定这是一个判断句,应译为“法令是用来引导民众的”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
14、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
15、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
16、?”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 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施6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有删改)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2)地
17、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3)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刘殷字长盛,新兴人也。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服丧三年,未曾见齿。曾祖母王氏,食不饱者一旬矣。殷时年九岁,乃于泽中恸哭。于是忽若有人云:“止,止声。 ”殷收泪视地,便有堇生焉。又尝夜梦人谓之曰:“西篱下有粟。 ”寤而掘之,得粟十五钟。铭曰:“七年粟百石,以赐孝子刘殷。 ”自是食之,七载方尽。时人嘉其至性通感,竞以谷帛遗之。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弱冠,博通经史,性倜傥,有济世之志,俭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颓然而不可侵也。乡党亲族莫不称之。郡命主簿,州辟从事,皆以供养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高 语文 考点 29 理解 译文 中的 句子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