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古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doc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古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古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5 古诗两首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1.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2.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教学准备:诗人资料及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一)了解单元主题。1.学生自读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导入新课。学生分小组借助学案预习导航中的环节预习两首古诗,出示预习要求: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多读几遍古诗,注意诗的节奏,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3.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诗人的资料
2、,并结合注释试着理解诗意。二、合作交流1.小组推选代表朗读古诗,师重点指导莫、浑、豚的读音及诗的节奏。2.交流对诗人的了解及诗题的意思。3.小组汇报预习收获:二次备课(1)你用什么方法明白了哪句诗的意思。(2)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三、品读体验1.结合学生的问题,师重点引导以下诗句的意思:(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诗句的意思。师解诗意: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生再次品读古诗,感悟作者不光在赞美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美景,而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课件出示:要想对某
3、个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 。正如俗语所说:“_。”我们以前曾学过_一文也告诉一个这样的道理。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古诗名句:在生活中,有些人看待问题时,往往只看到眼前的表面现象,不去对内在的实质性问题进行分析,极容易走向极端。真是“_,_”啊!(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指名交流读后的感受。师归纳诗意: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引导明白诗句中蕴含的哲理:常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生结合学习生活,谈谈自己遇到这种情况的经历。如: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尽管不断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爸爸走过来,给我做了指点,我很快解出了这道题。这真是“_。”2.生带着自己的感悟,以不同形式小组比赛读或表演读等,练习背诵古诗。四、巩固延伸1.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2.这两首古诗都含有深刻的哲理,像这样的诗还有很多,出示刘禹锡的竹枝词,学生背诵积累。3.小结本课所学。4.诗人们用心观察,发现了事物的奥秘,课下请你找几首这样的诗积累下来与大家交流。板书设计: 不识庐山真面目 当局者迷只缘身在此山中 旁观者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反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古诗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