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 10 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27 题,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2、。第卷本试卷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 。这说明诸子学派( )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 B共有相似的政治诉求C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 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2.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法家、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
3、、道家C法家、墨家、儒家 D道家、儒家、墨家 3.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子又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由此可见( )A孔子将孝的标准分为养、敬和无违三方面 B养、敬、无违已成为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C传统孝道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 D孝是孔子思想除仁、礼外又一核心内容4.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 2 -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5.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
4、,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这一思想( )A. 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B. 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C.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 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6.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他强调格物致知以( )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7.某思想家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材料中的思想家强调( )A良知是存在 于人心中的天理 B知行
5、合一是获取天理的关键C “格物致知”才能求得天理 D顺应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8.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其主张是( )A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 B弘扬理学,恢复孔孟之道C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9.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 )A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B受到西方
6、启蒙思想的影响C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10.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 、 神农本草经 、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 、 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记载。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这说明( )A.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 B.中国医学一直重视总结实践经验C.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 D.中国医学极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3 -11.如表所示是史料中所收录的唐代文学家地域分布情况(今地名)。由此可知,唐代文学人才 ( )旧唐书文苑传(115 位) 河南 22 人,河北 22 人,陕西 1
7、3 人,山西 12 人,江苏 10 人,浙江 6人 ,湖北 5 人,山东 4 人,四川 2 人,不著籍贯者 19 人 新唐书文艺传(77 位) 河南 22 人,河北 17 人,陕西 9 人,山西 8 人,江苏 4 人,浙江 4 人,湖北 3 人,山东 2 人,甘肃 2 人,福建 1 人,江西 1 人,安徽 1 人,籍贯不明者 3 人 A. 由南方向北方不断地迁移 B. 以北方社会作为创作题材C. 呈北重南轻的不平衡局面 D. 受传统文学创作区域影响12.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 971 年) ,著名刻工张徒信在成都印刷整部大藏经 ,这是印刷史上早期影响较大的一部书,费工十二年,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
8、千零四十八卷,版块达十三万之多。这说明当时( )A.雕版印刷技术开始出现 B.雕版印刷技术水平较高C.活字印刷技术迅速推广 D.彩色套印技术已经成熟13.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 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可见宋代话本( )A. 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 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C. 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 D.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1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注
9、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以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15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元杂剧“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 。这说明元代杂剧( )A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 B为民间艺术家所创作C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 D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 4 -16.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下图为直接、间接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据此可知( )A. 明清小说传播途径多样化 B. 明清时期市民阶层数量增加C. 明清时期印刷手段多样化 D.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17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 石室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10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