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179-2005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pdf
《DB33 T 179-2005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179-2005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pdf(5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65.020 B61 备案号: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T 1792005代替DB33/ 179-1994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tree seedlings 2005-09-01发布 2005-10-01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1792005 I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苗圃建立.1 4 作业设计.1 5 育苗地准备.1 6 播种育苗.2 7 扦插育苗.4 8 嫁接育苗.6 9 大苗培育.10 10 苗期管理.10 11 苗圃灾害防治.12
2、12 苗木调查.13 13 苗木出圃.13 14 苗圃管理.14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作业设计用表.15 A.1 年度苗木生产计划表见表A.1 .15 A.2 年度用工计划表见表A.2 .16 A.3 年度种穗、肥料、物料、药料消耗计划表见表A.3 .1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苗圃主要杀菌剂农药使用表.18 B.1 苗圃主要杀菌剂农药使用表见表B.1.18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苗圃主要杀虫剂农药使用表.20 C.1 苗圃主要杀虫剂农药使用表见表C.1.20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主要树种采种、播种一览表.22 D.1 主要树种采种、播种一览表见表D.1 .22 附录E (资料性附
3、录) 常用生根剂和使用方法.25 E.1 常用生根剂及使用方法见表E.1.25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主要树种扦插育苗技术要点.26 F.1 主要树种扦插育苗技术要点见表F.1 .26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常用林木育苗嫁接方法.28 G.1 常用林木育苗嫁接方法见表G.1 .28 附录H (资料性附录) 浙江省主要树种移植苗培植密度.30 H.1 主要树种移植苗培植密度见表H.1 .30 附录I (资料性附录) 主要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使用要点.33 I.1 主要化学肥料、有机肥料成分和性质见表I.1 .33 I.2 各种肥料混合施用情况见表I.2.35 附录J (资料性附录) 主要除草剂
4、使用要点 .36 J.1 主要除草剂使用要点见表J.1.36 附录K (资料性附录) 苗木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38 DB33/T 1792005 II K.1 苗木主要虫害防治方法见表K.1 .38 K.2 苗木主要病害防治方法见表K.2 .39 附录L (资料性附录) 苗木调查.41 L.1 苗木抽样调查方法.41 L.2 苗木调查记录用表见表L.2.1、表L.2.2、表L.2.3 .44 附录M (资料性附录) 苗木生产档案卡 .46 M.1 苗木生产档案卡见表M.1.46 附录N (资料性附录) 苗圃成本管理.47 N.1 苗圃成本管理用表见表N.1.1、表N.1.2 .47 DB33/
5、T 1792005 III 前 言 本标准是对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 179-1994林业育苗技术规程的修订。 本标准汲取了近年来林业育苗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与 DB33/ 179-94林业育苗技术规程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由强制性标准改为推荐性标准; 删去了甲胺磷、呋喃丹等国家禁用的农药和目前育苗中不常用的生根剂、杀菌剂等,新增了克螨特、ABT生根粉等新型农药和生根剂的使用; 增加了嫁接育苗方法的图示; 对有关章、节的编写顺序进行了调整,删去容器育苗技术一章; 增加了部分树种的育苗技术要点。 本标准的附录A、B、C、D、E、F、G、H、I、J、K、L、M、N都是资料性的附录。 本标准由浙
6、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洪兆龙、吴家胜、劳勤、应叶青、何云芳、杜国坚、骆文坚、李长涛、翁升。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DB33/ 179-1994。 DB33/T 1792005 1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全省苗木培育中,对圃地的选择、规划、整地、育苗地准备和播种、扦插、嫁接、移植等育苗方法以及苗期管理、苗圃灾害防治、苗木调查、苗木出圃、苗圃自身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露地常规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7、)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33/ 1772005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3 苗圃建立 3.1 苗圃选址 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方便的交通、水源和电力供应条件的地段,附近无空气和水源污染,土层厚度一般不少于50cm,地下水位不超过1.5m,pH5.57.5,土质肥沃,病虫害少的沙壤土、壤土和轻壤土。有检疫性病虫害的、环境污染严重、积水洼地、重盐碱地和日温差变化较大的风口、林中空地等地方,均不宜选作苗圃。 3.2 苗圃规划 3.2.1 规划设计 苗圃确定选址后
8、,首先测绘出平面图,然后根据育苗任务,各类苗木的育苗特点,树种特性和圃地的自然条件,做出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的合理规划。一般大型苗圃的辅助用地不应超过苗圃总面积的25%;中小型苗圃的辅助用地不应超过苗圃总面积的30%;在此基础上,划定各个生产作业区。 3.2.2 生产用地 包括优良品种基因收集圃、优良品种采穗圃、播种育苗区、无性繁殖区、温室栽培区、移植苗区及大苗培育区等区域。 3.2.3 辅助用地 包括道路网、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种子和苗木分级室、贮藏室、仓库、办公区等附属设施。 4 作业设计 4.1 育苗前要做好作业设计。其内容包括:各树种的作业方式,育苗方法,育苗面积,苗木产量、质量、圃地安
9、排,育苗技术措施,种(条)子、药、物、肥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苗木成本等。 4.2 作业设计,由苗圃业务负责人组织技术、财务人员共同编制。在作业过程中遇有特殊情况或发现问题,要及时组织审议修改。 苗圃作业设计用表参见附录A 5 育苗地准备 5.1 育苗地安排 DB33/T 1792005 2 在播种区、无性繁殖区、移植育苗区等作业区内,应根据所育苗木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宜的地块,作出安排。已育过苗的圃地,不同树种苗木应轮作,即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深根树种和浅根树种、豆科树种和非豆科树种等轮作。对于一些能形成菌根的树种,如松类树种,可考虑连作。 5.2 土壤改良与基肥 5.2.1 土壤改良 土壤
10、瘠薄或偏酸偏碱的圃地,应进行土壤改良。圃地瘠薄的土壤要增施有机肥料,偏沙的土壤除增施有机肥外,还要混拌粘壤土;偏酸的土壤要增施生石灰、碱性肥料(如钙镁磷肥等);偏碱的土壤要增施酸性肥料、硫磺、硫酸亚铁、醋酸,或在床面铺黄心土;盐渍化偏重的土壤要开沟洗盐,加大有机肥施用比例,禁止使用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的人粪尿、城市生活垃圾等肥源。 5.2.2 基肥 整地前施足基肥,以农家有机肥、饼肥及复合肥等为主。需肥量大的树种,一般以每667m2(亩)施腐熟栏肥1500kg或腐熟饼肥150kg或复合肥80kg。其它树种至少施腐熟栏肥1000kg,或腐熟饼肥100kg,或复合肥50kg。缺磷的土壤每亩增施磷肥5
11、0kg,酸性土壤应施钙镁磷肥等弱碱性磷肥,中性、碱性土壤施过磷酸钙等酸性磷肥。施用基肥要均匀撒施,然后耕翻埋入耕作层。播种的种子及扦插苗都要避免直接与基肥接触,同时施用基肥时要注意堆肥、饼肥等有机肥要充分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 5.3 整地 5.3.1 育苗前必须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要求做到深耕细整,地平土碎,清除石块、草根。 5.3.2 不同苗圃类型的整地 圃地起苗后,要及时耕作,秋(冬)季翻耕应达到25cm30cm。春季翻耕深度以20cm为宜,随耕随耙。 农田改为苗圃地,作物收获后即浅耕灭茬,待杂草萌发后再深耕越冬,翌年早春耙地作床。 盐渍地作为苗圃要挖排水沟,灌水洗盐,春季
12、翻耕作床时,要求“浅翻即止、不乱土层”。 5.4 土壤消毒 目的是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土壤害虫。常用消毒方式为高温处理和药剂处理。 5.4.1 高温处理 采用烧土法,一般在整地前或整地后作床前进行。在苗圃地堆放柴草焚烧,使土壤高温灭菌,燃烧后的草木灰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5.4.2 药剂处理 一般要求在作床后播种或扦插前15天进行。采用药剂喷雾或拌土法进行消毒处理,处理后立即用地膜覆盖,以达到充分杀灭病虫害的效果。常用的药剂有硫酸亚铁、多菌灵、福尔马林、托布津。苗圃主要杀菌、杀虫剂农药使用方法参见附录B、C。 5.5 苗圃作床 5.5.1 规格 对于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及嫁接育苗,苗床宽为1m1.
13、2m,高15cm25cm,要求苗床中间略高,以利于排水,长度根据地形并结合机械化程度的高低确定,人工作业以10m20m长为宜,机械作业可更长些。 对于大苗移植区可单行垄作,垄宽40cm70cm,高30cm40cm的床,垄间步道宽度一般为20cm30cm。 5.5.2 要求 苗床长边一般以东西向为宜,但在坡地应使床的长边与等高线平行。 苗床一定要达到土粒细碎,表面平整,上实下松。 6 播种育苗 DB33/T 1792005 3 6.1 种子准备 用于播种育苗的种子应当种源清楚,质量优良,有良种的应当选用良种。有条件的,应当在播种前进行发芽试验,并对大、中粒种子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级筛选,分别播种。
14、 6.2 种子处理 6.2.1 消毒 针叶树种和一些易感病的阔叶树种子,催芽前进行种子消毒,常用药剂有高锰酸钾、多菌灵、福尔马林等。施用方法见附录B。 6.2.2 催芽 对休眠期长、发芽迟缓的种子,播前需经催芽处理。 6.2.2.1 层积催芽 适用于生理休眠的种子。 方法是:选择低温(35),通气的室内,或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阴凉湿润的室外,挖深、宽各1m左右,长度不等的窖,底层铺10cm湿沙(含水量以手捏沙子无水珠滴出为宜),然后将消毒过的种子和沙以1:3体积比例混合,匀撒在沙层上,高度不超过50cm,其上再覆沙5cm6cm,最后覆土成屋脊形,窖四周开好排水沟。 催芽期间应定期检查翻藏,
15、注意保持湿度和良好通气条件,以防霉变。当“裂嘴”种子数达三成时,即可播种。 6.2.2.2 水浸催芽 浸种时,种子与水的容积比例以1:3为宜。浸种水温和时间随树种不同而异。黑荆、银荆、刺槐、无患子、合欢、皂荚、红豆树、相思树、乌桕、漆树等树种适宜用始温为70100的热水浸种13天;枫杨、苦楝、国槐、酸枣、卫茅、紫荆等树种宜用始温为5070的热水浸种1天3天;木麻黄、杉木、松类、柏木、侧柏、柳杉、臭椿、白腊等适宜用4050热水浸种12天;桑树、悬铃木等树种宜用30热水浸种1天;水杉、泡桐、榆树等树种宜用2025热水浸种半天。当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浸种时,要注意搅拌,使其自然冷却。凡浸种超过12小时应
16、换水(冷水)一次,对种皮致密、不易吸水膨胀的种子,应分批催芽分批播种。 6.2.2.3 淋种催芽 对浸种后的种子,可进行淋种催芽,即将种子放入竹箩中用稻草或麻袋覆盖保湿,放温暖处,每天淋水2次3次,到三成以上种子“裂嘴”,即可播种。 6.3 播种期的确定 大多数种子以2月3月播种为宜,有的种子应适时早播;夏季成熟且易丧失发芽力的种子,如红楠、华东楠、刨花楠、七叶树等种子,应随采随播;对休眠期长和不耐贮藏的大、中粒种子,可进行秋播。 主要树种播种期参见附录D。 6.4 播种量确定 播种前按下列公式计算出理论数值的播种量。公式中损耗系数的取值,根据树种种粒大小,圃地环境条件, 育苗技术水平和经验来
17、确定。一般大粒种子大于或等于1,中、小粒种子大于1小于5。 公式:单位播种量(g/m2)= 损耗系数 主要树种播种量参见附录D。 6.5 播种方法 6.5.1 撒播 撒播是将种子均匀地撒布于播种地上的播种方法。小粒种子一般采用撒播,播前将床面先行镇压,落籽均匀(按床计量下种)。选用黄心土或火烧土进行覆盖。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横径的1倍3倍,但计划产苗量(株/m2)种子千粒重(g) 10 种子净度(%)发芽率() DB33/T 1792005 4 微粒种子以不见种子为度。子叶出土的树种覆土要薄,子叶不出土的树种覆土要厚。土壤粘重的圃地覆土要薄,土壤水分差的圃地覆土要厚;春播覆土要薄,秋(冬)播覆土
18、要厚。 6.5.2 条播 条播是按一定行距将种子均匀地播到播种地上的播种方法。一般中粒种子和阔叶树种子采用条播,行距视树种而定,一般为15cm25cm。播种要做到沟底平、条距齐、深浅一致、播种均匀。覆土可就地用土或腐殖土进行覆盖。 6.5.3 点播 点播是按一定的株距和行距将种子播于播种地上的播种方法。一般大粒种子采用点播,点播的株行距要根据育苗密度来确定。 6.5.4 芽苗移栽 大多数中、小粒种子的播种育苗可以采用芽苗移栽的方法,以提高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芽苗移栽是先将种子播于温室或有薄膜拱棚覆盖的苗床中,基质采用泥炭土或河沙。当种子萌动,子叶伸展,种壳开始脱落,苗木呈现“两叶一心”时,将芽
19、苗(幼苗)分批移栽至定植床中。幼苗起苗时,要避免损伤幼苗的根系,并及时栽植,防止风干;栽植时,应使苗根与土壤紧密接触;栽植后要及时浇定根水,保持苗床湿润,必要时应遮荫。 6.6 播种地管理 6.6.1 封土与覆盖 播种覆土后,应立即喷洒除杀草籽的除草剂,形成一层药膜,封住土壤。封土后,小粒种子须以干净的狼衣、稻草、地膜等加以覆盖,厚度以不露床面为度,并经常检查,防止风揭。当幼苗五成以上出土时,选阴天或傍晚及时揭去覆盖。 6.6.2 水分管理 播种后应经常检查苗床的水分状况,如遇床面干燥,要及时浇水保湿;雨天圃地积水要及时排除。 6.6.3 除草 圃地如有杂草滋生,要及时拔除。发现种子暴露立即覆
20、土。 7 扦插育苗 7.1 采穗(根)圃的建立与经营 7.1.1 材料的选择 要选用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建立采穗(根)圃、生产供无性繁殖用的种穗(根)条。采穗(根)圃的品种、系号要鉴定,并绘制品系排列图,以免品系混杂。 7.1.2 作业方式 一般采用灌丛式,株行距50cm50cm或100cm100cm。采穗圃的面积一般根据生产需要和树种生产穗条的能力加以确定。一般按照育苗面积的1/10设置。 7.1.3 建立采穗圃要细致整地,施足基肥,精心栽植。建立后及时做好中耕、除草、追肥、排灌、除蘖定干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每次采穗后,要进行施肥和复壮。如发现采穗圃母树退化或病虫害严重时,要更新重建。 7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179 2005 林业 育苗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