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惠。 ” 国语鲁语上“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 左传高祖本纪A.西周始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B.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C.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 D.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25.左传载,楚昭王病,卜官认为是河神作
2、集。大臣建议祭祀、昭王拒绝。孔子对此赞曰:“楚昭王知大道矣。 其不失国也,宜哉!“孔子下列言论与他这一评价一致的是A. “获罪丁天,不可祷也” B. “礼有五经,莫重丁祭” C. “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D. “不语怪、力、乱、神”26.征侧、征贰姐妹是东汉初年交趾郡(今越南北部)人,与雒将诗索的夫人,合称“二征夫人” 。光武帝建武十六年, “二征夫人”发动反抗东汉统治的起义,一度取得北圻、中圻 65个城邑,起义虽于三年后失败,然而“二征夫人”至今被越南人民奉为民族英雄。河内市有“二征夫人”郡、河南省府里市有“二征夫人”坊,即为纪念她们而命名。据此能被确认的史实是A “二征夫人”起义一事查无实
3、证 B当时交趾郡应隶属于东汉管辖C东汉的疆域版图南至印度洋 D秦代已经征服了今天的越南27.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 地区 价格 地区 价格江苏 米谷每石 1.5-1. 6 两白银 山西(部分地区) 米每石 1.5-2 两白银- 2 -湖广 米每石 1.4-2 两白银 山东(兖州、泰安) 米每石 1.4-1.8 两白银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 B. 南北方经济地位逐渐趋向平衡C. 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 D. 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28.19 世纪 60 年代,广东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
4、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香港,再运回广东。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洋货质地好更受欢迎 B.为洋务企业筹措资金C国货较洋货税负更重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29.1876 年, 申报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文多篇,大加倡导。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 “仿织洋布,定易销售” ,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與论的广泛支持。这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 政府枳极推行重商政策 B. 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C.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 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30.1940 年 8 月, 新华日报开设专栏,每天发表一篇甚至多篇“华北破击战
5、通讯” ,如平汉线上邢内段的破击战 破击战在晋察冀等。由此可知,这些“通讯”A.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 B.表明了中共抗战的主体地位C.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信心 D.宣扬了国共联合抗战的必要31.下面是 1958 1962 年我国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产品项目的投资占轻工业投资的比重变化情况。此变化A.工业化建设转向了轻工业 B.政府仍缺乏对农业的重视C.国家加大对轻工业的投入 D.国民经济结构出现新调整32.古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所著的法学阶梯中说:“做一切想做之事的自然权利,以受法律禁止或强力阻碍为限。 ”这说明在当时罗马A.公民自由受到了法律严格限制 B.他人或社会的合法利益受到保护C.公民利益
6、必须让位于国家利益 D.法律注重维护罗马皇帝的权威33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B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 3 -C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 D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34罗斯福指出:1936 年全国 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 1000 美元,而 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 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表明“新政”的目的在于A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B防止贫富差距过大C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
7、业35表:国家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 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在联合国投票权俄罗斯 17075 14700 3379 1中国 9600 123900 9289 1美国 9364 27000 79213 1挪威 324 400 1521 1汤加 008 99 17 1据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表中为 1998 年数据上表可用于说明A一超多强的局面形成 B多极化趋势加强C国际关系法制化加强 D经济全球化发展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全国人口,康熙十八年达 1.6 亿,至乾隆末,突破 3 亿。
8、“生齿殷繁,土地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 。雍正元年,帝下令:“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 ;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帝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凡边省内地零星土地,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垦种,免其升科(税负) ,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清实录材料二 在我国整个近代时期,园艺作物随着工业、城镇和贸易的发展:闵粤地区的荔枝、柑- 4 -橘,北方的苹果、葡萄、梨、枣、杏等果树栽培,口岸城镇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蔬菜种植,均有较大发展,
9、并出现了少量资本主义经营的果园、菜园和花圃,但在大部分地区,园艺作物栽培仍限于宅旁田畔,在农业生产中不占重要地位。近代时期,纺织原料棉花的栽培,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扩展,由零星的自给性种植向专的商品性种植发展。中国是油料作物大豆的原产地,20 世纪初占世界产量的 80,各地均有种植,但将近一半集中在东北。抗战时期,大豆产量下降了 11。19 世纪末,种植相当广泛的染料作物蓝靛,因外国染料倾销,遂致衰落,但大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并在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摘编自中国近代农业生产(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前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推动农业发展的原因?(12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宜宾县 第一 学校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