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田家炳高中 2018-2019 学年度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时间:120 分 分数: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之一: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
2、从何处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 这类诗歌多数是绝句,富有乐府民歌的新鲜风格。民歌本来大多就是人民的集体创作,表现的是当时个人还没有脱离民族生活及其旨趣的思想情感,因而“能代表一种民族情感” 。易记易诵,广布人口,历千百年之久仍能触动人心,又如才脱笔砚一般新鲜。与这类表现人生共同感悟的作品同样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其高峰也出现在盛唐。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和谐共处,是全人类在任何时代都要面对的问题,这是唐代山水田因诗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根本原因。中国的山水诗和田园诗因玄学思潮的催化而形成于晋宋之际,因而自诞生之初,就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内蕴。在老庄
3、自然观的影响下,使山水田国诗形成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基本旨趣。因此表现人对大自然活跃生命的深沉体悟、向往回归自然的淳朴和纯真,是山水田园诗的基本主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盛唐诗歌之所以引起最广泛的共鸣,是因为盛唐诗人们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B第二段引用不少盛唐名家诗歌意在表明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C唐代诗人的而所有创作的七言绝句都富有乐府民歌的新鲜风格。D民歌本来大多就是人民的集体创作,表现的是当时个人还没有脱离民族生活及其旨趣的2思想情感,因而“
4、能代表一种民族情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段简明扼要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唐代诗人善于提炼普遍人情,表达共同感受,富有哲理。B第二段援引盛唐名家诗歌来印证其具有的贯通古今的情感体验。C最后一段点明因为山水田园诗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合为一体的旨趣,才有了玄学思潮的催化。D第四段论说了山水田园诗拥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会变,但共通的情感体验没有改变,盛唐诗歌传诵千年而不衰,多因此理。B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和谐共处,是全人类在任何时代都要面对的问题,这是唐代山水田因诗至今仍然具
5、有现实意义的原因之一。C能表现人生共同感悟的作品同样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其高峰也出现在盛唐。D人对大自然活跃生命的深沉体悟、向往回归自然的淳朴和纯真,是山水田园诗的基本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0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醒,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1)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以身以之察察,受物之
6、汶汶者科?(2)宁赴常流而葬科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科?(3)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注释:(1)吃那酒糟喝那酒汁(2)去接触污浊的外物(3)世俗尘埃的沾染4.选出“举世馄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翻译正确一项是( )A.整个世道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D.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C.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并推波助澜呢?D.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像流水那样推波助澜呢?35、对原文划横线的语段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7、何故而至此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C、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D、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6、选出对文段分析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A.该段写屈原流放途中与渔父的对话和最后以身殉国的壮举,并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屈原的高风亮节。B.渔父所述种种,对屈原来说都是反衬,是为了表现屈原的高尚志行和坚贞品德。C. 该段议论,突出了屈原性格中爱国的性格特征。D. 屈原对渔父的回答,表现了他对昏君佞臣的憎恨和坚持操守、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7
8、、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2)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二)古代诗歌鉴赏阅读(11 分)除夜作 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8、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A、小朋友往往急于长大,已过中年的人则很可能痛感白己正在走向衰老 有高采烈与感慨系之之不同。高适两方面结合写, “年味”很足,传诵极广。B、此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C、这是唐代高适的一首七言绝句,用语精练。前人谓此诗:“添着一语不得” 。D、诗的开头就是“旅馆
9、”二字,平淡无奇,毫无深意,可以考虑更换词语。E、本诗歌语言优美而不质朴,意思浅近而寓情深微悠远。9、请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情感?(答出三点) (6 分)4(三)10、名句默写(20 分)1 诗经氓中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2 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3 诗经氓中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4 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 5 诗经氓中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6 诗经氓中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是: 7、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8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
10、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9、杜甫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诗句是:10、 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南京降半旗迎国家公祭日 民众冒雨为遇难者致哀(新华日报 记者 鹿琳 沈峥嵘)12 月 13 日,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苍天有感垂泪,南京细雨如诉 1937 年 12 月 13 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此后一个多月时间里,30 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被日军以各种方式屠杀,南京城内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如果以秒来计算,平均每隔 12 秒就有一条生命殒丧于日军暴行!2016 年 12 月 13
11、 日上午 7 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升国旗、下半旗仪式。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为 79 年前惨遭日寇杀戮的 30 万冤魂而半垂,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悼念中国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先烈和民族英雄。10:01 分,凄厉的警报声再次在南京上空拉响。纪念馆内,和平集会广场上,参加悼念的各界人士着黑衣,戴白花,肃立默哀;所有人脱去雨衣上的帽子,低头静默,任雨水浇注于全身,生怕任何的不敬有碍对死难者的哀思。“作为南京人,我从小听着警报声长大。我曾在高一时探访鱼雷营丛葬地。就在今年,学校高二年级公开班会还模拟了远东国际法庭的审判。举行国家公祭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辽源市 田家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