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乾安七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考试高二政治试题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 C.世界是永恒变化的 D.世界是普通联系的2.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民以食为天 B.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C.存在即被感知 D.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3.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其观点是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4.“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的
2、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人们的这一评论说明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是对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的首要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5“对于中央的政策,有的同志习惯于照搬照抄,大而化之,不注意认真落实;有的同志主观随意,不切实际,不求实效,不考虑后果。”从唯物论角度看,上述做法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 B. C. D.6.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 18 个月就要更新一次。这一
3、事实表明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 B.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 2 -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7.人们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成果,引起“绿色革命”。高产优质物种培育成功使富足成为事实,然而由此带来的大批物种的消灭,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扰;人们刚在法律方面完成了对人类行为的初步规范,道德方面的问题又突出出来,如何解决和法律 问题不同的道德问题,成为人类的新课题。凡此种种,使人们认识到人们 在每一层次上的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应该不断深化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在广度上都是不够的,应该不断扩展环境问题的内容变化了,人们的认识也要随之变化,不断向前
4、推移物质世界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没有穷尽的A. B. C. D.8.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因为A.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B.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C.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9.“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 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A. B. C. D.10.目前 我国兴建的三峡工程,拦河大坝全长 1983
5、米,坝高 185 米,水电站总装机容量 1768万千瓦。它对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所起的作用是极为有利的。这件事说明A.人们能认识规律,改变规律,使规律发生的作用有益于人类B.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新创造规律,变害为 利C.人们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以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D.只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认识、利用和改造客观规律1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诗人的感受是完全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3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 不是所有的认识都由客观存在决定12.下列
6、对静止的看法正确的是A.静止是绝对的不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静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指永恒不动C.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条件的、相对的运动13.“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是物质是运动的 要注意相对静止 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不能只承认物质而否 认运动A. B. C. D.14.“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 ,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反映的同一哲理是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 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C.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15.有人认为:“人们可以利用
7、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这个观点A.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能消灭或创造规律B.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认为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D.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认为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6.“挑战世界极限,雪域筑路,笑谈今生何为天堑:饮马长江源头,高原奋战,托起明天青藏通途。”这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青春无悔的誓言。这一誓言说明A.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战胜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C.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也是可以改变的D.认识和改造
8、世界需要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17.就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来看,意识是- 4 -A.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人脑的机能C.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娃娃日记中写道:“儿童最初的世界是完全以他自己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它完全是无意识的。然而这种无意识并不类似于洛克所说的白板,事实上,主体的心灵上不可能是一张白纸,它没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就不可能具有任何认识能力,他具有遗传得到的心理本能结构,并用它来同化客体的信息。”阅读材料,回答2223 题。18.上述论断说明A.人脑天生就具有意识 B.意识的内容来自于人脑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乾安县 第七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政治上 学期 第二次 质量 检测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