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固阳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内蒙古固阳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固阳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固阳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0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每小题 3 分。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 ,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2、。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
3、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
4、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 , “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 ,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 。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是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
5、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 “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 “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 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 ,有删改)2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B.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
6、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C.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B.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
7、致的。C.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 ,这种观点不可信。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
8、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 “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2)文学类文本阅读(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镶嵌在墙上的黑板孙道荣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在大山掩映之中,一个小村庄,兀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带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就连为我们带路的向导,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小村庄。小小的村
9、落,散布着几十户人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与近乎原始的自然环境相比,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当地的村民。据说,除了偶尔有县乡的工作人员和村民的亲戚外,这些年,几乎没有什么外人走进过这个村庄。村民们看见我们这些误闯进来的外人,就像看见外星人一样,好奇而激动。我们在村民们好奇的目光中,好奇地绕着村庄边走边看。家家户户的门,都是敞开着的。在其他地方,你已经无法看到这样日不闭户的场景。最后,我们来到了小村唯一的一家代销店,我们想在这里补充点物资。小店里只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盐、酱油、一两种廉价烟、坛装的老白干都是村民们需要的东西,而我们需要补充的矿泉水和方便面,竟然都没有。店主解释说,矿泉水,村民根本
10、不3需要;方便面?那么贵的东西,小村可没几个人吃得起。我们买了几块当地产的大饼,店主热情地为我们灌满了凉开水,这样,我们后面的行程就不怕了。因为要出山进货,店主算得上这个小村里见过世面的人。我们和店主聊起来。小店门边镶嵌在墙上的一块黑板,引起了我的兴趣。上面用粉笔歪歪扭扭写着一些文字和数字,如大黄,酒,4.6;二贵妈,酱油,2;黑头,盐、烟,13.45问店主,黑板上写的是什么?店主笑着说,是大家伙赊的账,等有钱的时候,就来结一下。原来是账单。正说着话,一个中年人来买烟,店主递给他一包烟,中年人接过烟,顺手在墙上抠下一小块石灰,将黑板上的一个数字擦了,重新写了个数字,然后,拍拍手,和店主打声招呼
11、,走了。我们惊讶得目瞪口呆,就这么随便擦擦写写啊?店主看出我们的困惑,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谁还会赖我几个钱啊?有人上前用手轻轻擦黑板上的字,一擦就没了,而且,这块黑板是镶嵌在墙上的,即使晚上,也只能“挂”在外面,如果谁晚上偷偷来将名字擦掉了,或者将数字改了,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啊。店主说,这事,还真发生过。有一次,一个村民来买东西,忽然发现自己名字下面的数字没了,可能是被哪个调皮的孩子擦掉了,村民赶紧找了块石灰,将数字重新写在了黑板上。大家在我这里赊了东西,他们记得可清楚了,我这个黑板,也就是个形式,其实,账本都在大家的心里呢。回城之后,我们将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闻者无不激动不已,太难得
12、了!一批批人沿着我们的足迹,走进了深山,去寻访那个神秘淳朴的村庄,而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那块镶嵌在墙上的黑板一年之后,我们一帮人,再次踏上了那片神秘的土地。进山的道路,已经拓宽了很多。我们轻松地找到了那个小村。未进小村,就被它热闹的气息感染,一打听才知道,这一年来,小村已经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了。我们顺利地找到了那家小店,小店的周围,又开了好几家纪念品和土特产店。让我们聊感欣慰的是,镶嵌在墙上的那块黑板还在,上面的账单也还在。很多游客,在黑板前拍照留念。我悄悄摸了摸黑板上的字,擦不动,原来是白色的油漆写的。店主认出了我们,一边忙着招呼生意,一边告诉我们,小店生意大了,经常有人赖账,所以已经不赊账了
13、,再说,现在村民也都有钱了。我问,那还留着这块黑板干什么?店主呵呵一乐,招牌啊,很多人就是冲着它来的呢,这还得谢谢你们的宣传啊!我无言以对。墙上的黑板,白漆的名字和数字,冷眼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 年 9 期)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开头写掩映在大山之中的小村庄在地图上没有标注,也不为向导所知,是为了后文突出小村经我们的宣传发生的可喜的变化,强调舆论宣传在发展经济中的重要作用。B第段写村民们对我们这些外来人十分好奇,而我们也对山村和村民感到好奇,这恰恰表现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和山里人与城里人之间的隔膜。C小说第段先借店主
14、之口,概括介绍黑板的用途,然后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详细描摹了中年人买烟的情形,点面结合,真实可感。D一批批人走进深山寻访近乎原始的神秘的小村庄,表现了人们对繁华虚伪的城市生活的厌倦,寄托了“我”对当下城市生活精神匮乏的深切忧虑。5.小说中的店主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3 分)46.“镶嵌在墙上的黑板”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 分)(2)实用类文本阅读(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根据一份针对全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就业走向的分析报告得知,从 2010 年到 2020 年的10 年间,我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毕业生预计将达到一亿人,而同期,我国白领行业
15、仅能提供 4600 万个工作岗位,白领岗位将严重短缺。大学毕业生被迫向蓝领岗位流动将成为必然趋势。如今许多蓝领岗位,从当前和未来要求上看, “靠力气和经验干到退休”的想法已经显得很天真了。蓝领岗位的要求正在“高端化” ,许多岗位都要求,或将会要求智能化操作。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级技工缺口很大,且这一状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给我们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强国”的转变带来不小的困难。要解决这一难题,仅靠高职和技校是明显不够的。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高校理应依靠自身的科研和教学优势,主动承担起为国家培养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当然,要让更多的青少年乐意学技术,乐
16、意加入“技术蓝领”和“青年工匠”的行列,还需要政府部门对相关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必要的倾斜,为大学生“技术蓝领”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当前,大学毕业生不愿加入“技术蓝领”行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公务员、白领相比,蓝领职业的“体面指数”还远未达到让人乐意接受的程度。(摘编自裴龙翔门槛不低,职业发展不差,应届生择业何必抗拒蓝领 )材料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更多融入企业要素,强化校企合作,这是世界各国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遍经验。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主要有两类:一是企业直接参与职业教育,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另一类是职业院校渗透企业要素,按照企业要求培养人才,例如澳大利亚的 TA
17、FE 职业教育。目前,在我国校企合作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积极吸引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主动将企业要求反映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在校园形态上也要努力营造企业的情境与氛围。例如,按照企业的要求实施“订单培养” ,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吸引企业进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安排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提供实训岗位,引入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等等。(摘编自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 )材料三:5(数据来源:智联招聘网 数值代表简历投递所占比例)材料四:截至 2013 年,全球寿命超过 200 年的企业,日本有 3146 家,为全球之首,德国有837 家,荷
18、兰有 222 家,法国有 196 家。而作为 GDP 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并没有多少百年企业。其中,原因之一是工匠精神没有能够得到有效传承。工匠,是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工匠精神是指作为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有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我国提出了大国工匠的概念, “大” ,一是凸显在“大国”上,与我国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紧密相连,与工业、农业、科技、医疗、国防等领域的重大项目紧密相连;二是凸显在大情怀、大格局、大担当上。他们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不同,但心有理想,追求极致,敬
19、业爱岗,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家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本行业担大任、干大事、立大功。据此,大国工匠精神主要概括为: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心系国家六个方面。2016 年 3 月 5 日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摘编自刘向兵弘扬工匠精神,高校当重视“大国工匠”研究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从材料一可知,我国技术人才十分短缺,而许多大学生却不愿从事技术工作,原因之一是技术工作不够体面。B从材料二可知,
20、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还不够理想,原因是既没有让企业参与自己的教学,也没有在教学中渗透企业因素。C从材料三可知,我国本专科层次人才在坚守岗位,持之以恒,将自己本职工作做好做精方面不及更高层次的人才。D从材料四可知,在我国,工匠精神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已影响到我国企业的长足发展,6这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大国工匠”不能理解为“大的国家的工匠” 。 “大”字应有两层含义:一是应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使命,二是要有心系国家的大情怀、大格局。B我国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观念的影响,又有政策引导的不够,还有高校教育理念的
21、偏差,因而解决此问题应该多方面努力。C我国的 GDP 超过许多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但与经济规模很不相称的是,寿命在两百年以上的企业却远少于日、德,原因之一是工匠精神没能有效传承。D “工匠精神”既包含技术层面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也包含态度层面的严谨、细致、专注、负责,还包括精神层面的爱岗敬业、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9从上述材料可知,我国在人才供求方面出现严重问题,请概括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4 分)二、古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
22、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 孝经 ,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 ,乃追步惠连 【注】 矣。 ”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 ,工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仍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饘粥。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
23、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 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
24、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敕长给衣粮。(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7【注】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工草隶虫篆 工:擅长B.辟贞为主簿 辟:征召C. 唯贞与卓独不坐 坐:受株连而获罪D. 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 除:除去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固阳县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