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山中访友教案新人教版.doc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山中访友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山中访友教案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 山中访友编写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1.会写 8 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重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难点: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并熟读;搜集古桥的图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
2、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一)谈话导入。1.导语: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江南之春如诗如画,扣动过多少人的心弦;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又是那么美好可爱、温暖如春,真是个理想的境界。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友又怎样呢?古人有梅妻鹤子之高雅,今人有草木为友之境界。那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童话世界!物随心变、景随情迁,让我们带着好心情走进去吧!去领略一下作者那寄情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怀。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质疑。(二)预习探究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自由轻声读课文。(用笔做上记号)2.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看了一路美丽的风景,可作者二次备课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这
3、样行文有什么好处?二、合作交流1.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蕴含、奥秘、侠客、瀑布、身躯、邀请、俯身、凝望、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2.李汉荣老先生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了“山中访友”? 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3.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组织交流。三、品读体验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再和同学交流划出的句子。(一)古桥课件出示: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
4、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1.作者为什么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是老桥?(因为在作者的眼中老桥就如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2.老桥的“德高望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时间长,望重。从“岁月悠悠”这个词可以理解到也许老桥站的时间不止几百年也许时间更长,所以它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名望。(2)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唯有你依然如旧。”(3)总结:这一弓腰、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访友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