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2花城版.doc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2花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2花城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梁山伯与祝英台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小提琴协奏曲和奏鸣曲式结构,并熟唱梁祝音乐主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唱、对比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去理解音乐的内容与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体验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感知音乐在表达情绪上的绝妙之美。此曲成功开拓了交响乐走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是中国人自己的交响乐。2 学情分析 1、本节课是花城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3 课时,本单元主题内容是通过赏析去理解人的情感世界。本课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个故事情节较熟悉的音乐题材,这样就能更好让学生去理解音乐所表现的的情感。2、 梁祝本曲创作于 1959 年,小
2、提琴协奏曲,其结构为典型奏鸣曲式。3、音乐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具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3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奏鸣曲式的结构以及熟唱梁祝的音乐主题,并能对音乐表现情感初步的掌握。难点:使学生学会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音乐是通过哪些要素、哪些表现手段去表现人们的“悲”的情绪的。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教学活动 2活动 1【导入】欣赏的导入 (一)导入1、由小组自由探讨结果开始(课前布置):a.什么是奏鸣曲式结构,我们以前学过哪一首?b.什么是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在乐队中的作用是什么?2、聆听题:播放小夜曲片段和在维也纳音乐厅表演的梁祝引子片段。要求:让学生
3、跟随音乐,身体律动提出问题:两首音乐的特点(异同)从学生的答案中小结,西洋乐与本曲曲风上的区别,全世界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曲,是“我们自己的交响乐” 。3、介绍梁祝两位著名作曲家:何占豪、陈刚活动 2【讲授】赏析结构图 style=width:?活动 3【讲授】听、唱、议 1、引子data-cke-saved-src=/upload/upload/ckeditorFiles/Image/2016/10/20161019105911012_9f2633da-49ef-4c58-8974-31569ed76fb3.png在弦乐颤音背景下,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叫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音乐 下册 单元 梁山 祝英台 教案 花城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