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光明行》教案1花城版.doc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光明行》教案1花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光明行》教案1花城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光明行1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名作光明行的学习,提升民族自豪情,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学习热情;2)通过对名家刘天华的学习,即探讨面对质疑如何回应、面对二胡演奏与音乐的瓶颈如何突破的具体情境下的刘天华的思想,让学生思索真正的民族自尊心是怎样表现的,自己在面对类似情境时该如何回应。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整段分段整段的 3 遍音乐聆听,结合视频、视唱、律动的多种手段,多角度体验光明行的雄壮之风与音乐特点;2)通过情景设置、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会作曲家刘天华所面临的困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丰富其经历,也帮助学生感性地理解刘天华成为名家的缘由。3)通过图文、音响
2、的讲授法,帮助学生辨听二胡及其不同的演奏技法。3.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名曲光明行 “名”在哪:从振奋、豪迈的情绪与进行曲般的风格可见,该曲开创了二胡演奏雄壮音乐的先河;从乐曲结构、乐器演奏技法上说,显示了中国传统音乐与近代音乐的新发展(新发展体现在,中西音乐创作手法的融合、演奏技法的融合);2)理解名家刘天华“名”在哪:名在创新,将中西创作技法与器乐演奏技法进行融合,创作了代表性作品光明行以及其他二胡名曲,并且将二胡进行改良发展,使之从伴奏乐器上升为独奏乐器;名在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3)认识二胡这门民族乐器,认识二胡不同的演奏技法。2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音乐聆听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知识技能,
3、且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对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也有一定的了解愿望。所以本课创新点是挑战学生对作品背后的作曲家人格的认识。3 重点难点 一、能说出名曲光明行 “名”在哪:1、 情绪与风格上,开创二胡演奏雄壮音乐的先河;2、 创作技法、演奏技法上,显示了中国传统音乐与近代音乐的新发展(新发展体现在,中西音乐创作手法的融合、演奏技法的融合)。二、理解名家刘天华“名”在哪:名在国乐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名在创新,将中西创作技法与器乐演奏技法进行融合,创作了代表性作品光明行以及其他二胡名曲,并且将二胡进行改良发展,使之从伴奏乐器上升为独奏乐器。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教学活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音乐 上册 单元 光明 教案 花城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