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学习要点苏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学习要点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学习要点苏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最后一课学习要点最后一课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代表作,写于 1873 年,普法战争刚结束两年。1870 年 7 月 19 日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阻止南北德意志的统一,巩固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摆脱内政危机而发动的。结果法军惨败,法皇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军投降。此后,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战争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法国新的资产阶级政府奉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和约,赔款五十亿法郎,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割让给普鲁士。从此这两个地区的法国人民沦为亡国奴。本文反映的就是国土沦丧后,当地人民在普鲁士侵略者强行禁止开法语课时,所表现出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
2、爱国精神。作者把故事安排在沦陷区里的一个小镇上,写的是一个小学校的一堂课,主人公是一个平平常常的老师和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他们最能代表法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情感是全体法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国家的人民的共同情感。因此文章所反映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显得更加真实和深厚,文章也更富有感染力,以至成为不朽的世界名著。学习本文首先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一、字、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踱 ( ) 挟 ( ) 郝叟( )捂 ( ) 懊悔( ) 惩罚( )赚钱( ) 钥匙( ) 祈祷( )哽 ( ) 督学( ) 膝头( )、查字典辨析多音多义字: 帖 强 结 二、解释词语:宛
3、转:(说话)温和而曲折但又不失本意;(歌声、鸣声等)抑扬动听。也可写作“婉转”。本文中的意思是。诧异:惊奇。祈祷: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愿望的一种仪式。2三、本文内容(一)关于课题文章的题目是“最后一课”,意思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这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了悲怆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二)关于本文人物韩麦尔先生是故事的中心人物。从地位看,他担任最后一课的教学工作,精心安排了语法、习字、历史等课内容,在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没有了他,这最后一课就不存在了。从作者意图看,主要从他身上体现爱国主义的伟大感情。作者从服装、动作、表情,特别是极富感情
4、色彩、含意深刻的语言,多方位地刻画他。而小弗郎士仅是个线索人物,一切都是透过他的眼看、耳听来写的。作者主要写他的心理变化,表现他在爱国感情的感召下不断觉悟成熟。他的变化完全是来说明最后一课的教育作用,来烘托、陪衬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如果缺了小弗郎士,最后一课照样进行,而缺了韩麦尔先生却没有了最后一课。(三)关于故事情节、本文情节简单但很动人的原因是什么?主题动人。爱国主义感情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崇高伟大的感情,极易感动人。选材集中,角度新颖。反对异国统治、热爱祖国是一个重大题材,而作者却不写普法战争全貌,也不写法国社会形势,只选了一个小学校里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来写,时间集中、矛盾鲜明,概括力强
5、。表面上是教法语还是教德语的事,实际是爱国还是投降的严肃问题。表面上是教师、学生和沦陷前的镇长、邮递员及村民来上最后一课,实际上他们所代表的是法国各阶层人民。因此,虽只一节课,但却精彩地反映了法国人民反抗异国统治的整个事件。爱国感情最常见的是表现在对侵略者的仇恨上,而此文作者却从人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这个角度上来表现爱国感情,很新颖。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就是浓缩的对祖国的爱。文章的起笔和收笔都很适当,恰到好处。写一堂课从何处下笔?作者选了小弗郎士不愿上学并迟到做起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一下子就提出了矛盾,他将怎样上这最后一课?结果会如何?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舍弃了接到通知后老师的心情,怎么准备这最后
6、一课以及清早大家进教室等繁琐的过程,使文章紧凑,省笔。结尾就在韩麦尔先生用全身力3量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法兰西万岁”的高潮中结束。用韩麦尔先生悲痛的身影及身后黑板上醒目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字组成一幅永不屈服的图画,留给人回味的余地。、理解下列句子“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第一句是写景:一是鸟鸣林绿的美景;另一个是异国占领者肆意践踏的景象。因此尽管风和日丽,并不给人轻快的美感,反而使人沉重压抑。这笔景物描写使故事从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剧气氛。第二句话是写“我”的心理,反映
7、小弗郎士无忧无虑、贪玩幼稚,竟不懂民族的灾难。 这是为后边写他觉悟成熟做铺垫,以显示最后一课的巨大教育作用。“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语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小弗郎士什么样的心理?表现觉悟了的小弗郎士强烈的要学好祖国语言的欲望。“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为什么他忘不了?他永远忘不了的是什么?这最后一课使他受到深刻的教育。韩麦尔先生对法国语言的赞美所反映出的对祖国的爱,对学生们语重心长的告诫;村民前来听课的动人情景;亡了国的人不准学祖国语言的羞辱,这些都是他永远忘不了的。“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8、”请你按韩麦尔先生当时的思想状况,把在此句没说出来的话补写出来。韩麦尔先生由于痛苦和悲愤,话断断续续地说不出来。如果说出来,可能是:“我要走了,再也看不见你们了。”“我希望你们永远不要忘记祖国的语言,要永远做真正的法兰西人。”“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你怎样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如果牢记祖国语言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随时激发爱国心和对敌斗争的意志,永远不会忘记为恢复国土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所以说这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是一个隐喻)。(四)这篇小说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材料来表现中心意思的?4通过对最后
9、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以韩麦尔先生为代表的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出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作者通过上学路上小弗郎士看到天气暖和、晴朗,画眉鸟在林边宛转歌唱,普鲁士士兵在操练,布告牌前站着许多人。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沉闷的社会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美好的国土沦丧,法兰西民族遭遇不幸;格外安静的教室,身穿礼服、神色庄严的老师,用颤抖的手翻着破旧的初级课本的镇上的人们,这一切说明人们内心极度悲愤,并说明法国人民不甘被奴役,对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深挚的眷恋与热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贯穿全文始终。他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归纳为:贪玩不爱学习看到教室中种种不寻常情景后感到吃惊知
10、道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后万分难过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深深懊悔对课本,对老师恋恋不舍明白了学好祖国语言的深刻意义理解老师,仇恨侵略者;表现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一个普普通通的祖国语言(母语)教师的职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的。最后一课在线测试一、选择题(80 分)1、下列加红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诧异(ch) 惩罚(chng) 郝叟(su)B、哽咽(gng) 要挟(xi) 膝头(q)C、祈祷(q) 柏林(b) 踱方步(du)D、气氛(fn) 挨打(i) 邮递员(yu)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钥匙 懊悔 宛转 督学B、懊悔 纪念 紫藤 暄闹C、磨损 歉钱 视察 糊涂D、遛
11、冰 耐心 忠诚 忧愁3、多音多义字按所给读音组词完全正确的是( )A、杆 gn 旗杆 栏杆 铁杆 笔杆5B、帖 ti 妥帖 请帖 碑帖 字帖C、强 qing 强迫 勉强 强求 强词夺理D、塞 s 堵塞 阻塞 要塞 闭塞4、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B、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C、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D、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二、填空题(20 分)5、 最后一课的体裁是 ,作者 ,是
12、 国作家。课文中着力塑造了 先生和 两个主要人物。参 考 答 案一、1、答 案:D知识点:字音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掌握。A 项中“惩罚”的“惩”应读二声;B 项中“膝头”的“膝”应读 x;C 项中“祈祷”的“祈”应读二声。D 项正确,“气氛”的“氛”和“邮递员”的“邮”的读音需要注意。2、答 案:A知识点:字形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字形的掌握。6B 项中“喧闹”的“喧”要和形似字“暄”区别开来,“暄”的意思是“太阳的温暖”或“松软、松散”,可组词为“寒暄”或“暄土”等;C 项中“赚钱”的“赚”注意与形似字“道歉”的“歉”区别;D 项中“溜冰”的“溜”要和形似字“遛鸟”的“遛”区别开来。
13、A 项正确。需要注意的是,“婉转”与“宛转”通用。3、答 案:C知识点:多音多义字。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多义字的掌握。A 项中“铁杆”和“笔杆”的“杆”应读三声;B 项中“请帖”的“帖”应读三声,“碑帖、字帖”的“帖”应读四声;D 项中“要塞”的“塞”应读 si。4、答 案:C知识点:修辞方法解 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方法的掌握。C 项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拟人,其他三项运用的修辞方法都是比喻。二、5、答 案:小说 都德 法 韩麦尔 小弗郎士知识点:掌握作家作品。解 析: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 19 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 12 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 4 部短篇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最后 学习 要点 苏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