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单选题1.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 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 )A. 缺少上部分 B. 缺少下部分 C. 大小变化了D. 像性质不变,只是变暗了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 )A. 投影仪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显微镜3.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 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 50cm处向 22cm 处移动的过程中( )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
2、,像距变大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4.射阳实验初中为了校园安全,学校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关于监控摄像头成像说法正确的是( ) 2A. 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B. 与近视眼镜成像原理相同C.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成正立、缩小的实像5.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先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结果在光屏上形成(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不能成像6.透过盛水的透明玻璃杯,刘刚发现书本上的字变成了各种形状.进一步与同学交流、讨论发现字的形状与多种因素有关,你认为以下给出的因素中肯定不可能的是( ) A.
3、透明玻璃杯的种类 B. 书本与玻璃杯的距离 C. 透明玻璃杯的价格 D. 眼睛距离玻璃杯远近7.老师使用投影仪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下”如图所示,正确放置的投影片是( ) A. B. C. D. 8.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及其它地方都安装上了“电子眼”,其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相同( ) A. 平面镜 B. 投影仪 C. 照相机 D. 放大镜9.如图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 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3C. 可能
4、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D.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刚选用了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 (2)小刚又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 35cm 刻度线处,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只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刚戴的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3)接着他取下这个眼镜,保持此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若使光屏上的像
5、仍然清晰,应将光屏移至光具座上_cm 刻度线处 11.小刚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是主光轴上的三个点,F 点和 2F 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1)他把烛焰放在_ 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他把烛焰放在_ 点上是属于幻灯机的原理。 12.把一个瓶底放在地上,发现瓶底下的物体变大了,说明瓶底的边缘比中间_(填“薄”或“厚”) 13.李云和张芳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物距用 u 表示,焦距用 f 表示)当 u2f 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 _像(选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
6、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 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4或“靠近”);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 u _ f(选填“”、“=”或“”)三、解答题14.小明同学用镜头焦距为 10cm 的普通照相机给小芳同学拍照,按快门时不小心将中指的指尖触摸到镜头一小部分,这张照片上能不能有小明同学指尖清晰像?请说明理由四、实验探究题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1)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所示,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_ (2)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示位置移至光具座的 14cm 刻度处,需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
7、”)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_的实像;_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完成实验后,继续模拟远视眼的缺陷: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16.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 6 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5好(1)当发光物体在 a 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 a 点移动到
8、 b 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_ 为止 (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 _ (3)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 a 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S1 , 当发光物体在 b 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 S2 , 则 S1_ S2(选填“”、“=”或“”) (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发光体位置不变,取下光屏,当眼睛在原光屏处会看到发光体的像吗?_ ,眼睛靠近凸透镜,是否能看到像?_ 眼睛从原光屏位置远离凸透镜,是否能看到像?_ (填“能看到”或是“不能看到”) 五、综合题17.回答下列小题: (1)王丽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 20cm 处
9、玩赏时,被别的同学拍下了如图甲照片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 f 满足条件:_ (用不等式表示)。(2)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如图乙位置分布时(分别为 0cm、50cm、100cm 处),光屏上收集到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实像据此判断这一只透镜的焦距f=_ ;而此时某同学不小心将一滴墨水滴到该透镜上(污染面积约为镜面的 1/10),则光屏上出现的新现象是:_ 。 6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 【解析】【 分析 】 根据物体具体的成像的过程,分析挡住透镜上部时会出现什么现象【解答】物体的每一点发出的无数光线,即这些光线一部分通过凸透镜的上部成像在光
10、屏上,也有一部分通过凸透镜的下部成像在光屏上所以当挡住凸透镜的上部时,只是挡住了该点发出的成像光线的一部分,通过凸透镜的下部的那部分光线仍能成像在光屏上,所以成像的性质不变由于通过的光在减少,所以像的亮度变暗综上分析,故选 D【 点评 】 解答此题时,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答案,由于挡住了凸透镜的上部,上面的光线不能通过,故缺少上半部分有的同学考虑的更仔细,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应该是缺少下部分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对其成像的具体过程不清楚造成的如果掌握了物体的成像光路图,此题就容易解决了2.【答案】B 【解析】【解答】方法一:如图,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上册 43 探究 凸透镜 成像 规律 同步 测试 解析 新版 苏科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