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13.5逆命题与逆定理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13.5逆命题与逆定理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13.5逆命题与逆定理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3.5 逆命题与逆定理教学目标:基本目标1.理解逆命题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命题、逆命题的真假.2.理解逆定理与互逆定理的概念.教学重点:逆命题与逆定理的概念.教学难点:判断逆命题的真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观察下列两个命题:(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的条件与结论吗?两者的条件与结论位置上有什么关系?从而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原命题、逆命题、互逆命题教师讲解并板书:在两个命题中,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的一个叫做原命题
2、,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教师启发如何构造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并与同排同学做一个游戏:一个出示命题,一个构造它的逆命题.学生活动、交流,教师选几组代表展示.教师强调互逆命题是相对的,而不能说命题是逆命题.2.互逆命题与逆定理教师选取交流代表中的例子,分析互逆命题的真假.板书: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互为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教师强调:不能说定理是逆定理.教师提问:你能说出我们已经学过的互逆定理的例子吗?学生交流、讨论、回答,教师点评.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四、典例精析,拓展新知例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 B.若 a=b,则 a= bC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答案】C2教学说明:先写出命题的逆命题,再判断真假,而不是判断原命题的真假.教师强调:假命题的逆命题可能是真命题,真命题的逆命题很有可能是假命题.五、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完成教材第 1.2 题,教师及时点评.六、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何困惑?与同伴交流,在学生交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教学反思:这节课内容较少,学生搞懂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是教学的关键,判断逆命题的真假是本节的难点,应在教学中让学生多构造互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让他们自己去感知命题与逆命题、定理与逆定理之间的关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上册 第十三 全等 三角形 135 逆命题 逆定理 教学 设计 新版 华东师大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