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3“制取氧气”竞赛辅导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3“制取氧气”竞赛辅导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3“制取氧气”竞赛辅导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2.3“制取氧气”竞赛辅导题一、选择题1.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 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产生二氧化碳2.依据相关实验所作的下列图像不符合题意的是( ) A. B. C. D. 3.2007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以表彰他搞清了气体在固体表面怎样发生的化学反应,埃特尔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对 CO 催化氧化过程的研究,即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反应,这一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CO COad
2、 , O 2 2Oad , CO ad+Oad CO 2。式中标有 ad 的物质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对上述反应过程的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 A. CO 和 COad不是同种物质B. 该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C. 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会使汽车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D. 从反应效果看,CO 与 O2不用点燃反应也能进行4.如图表示了初中化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A. 圈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 B. 利用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 圈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D. 利用反应可制得烧碱5.大数据处
3、理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下列图象能符合题意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表示 KMnO4加热制 O2生成的 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B. 表示 CO 还原 CuO 的实验中,试管内的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C. 表示向 Ca(NO 3) 2(含少量 HCl)溶液中滴加 K2CO3溶液,沉淀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D. 表示向足量的稀 HCl 中加入少量 Fe,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6.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有大量的氧气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B. 过氧化氢能使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C.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D.
4、 该反应中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两种反应物,不属于分解反应7.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B. 等质量的金属分别放入足量的相同稀盐酸3C.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 两份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8.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不宜选择氯酸钾 B.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C.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D.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
5、氧气的是高锰酸钾9.对如图四幅图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向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如图: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所以塑料瓶变瘪B. 向装有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加过氧化氢溶液,反应速率加快如图:因为 MnO2对 H2O2具有催化作用,所以反应速率加快C. 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如图:因为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一会儿就会沸腾4D. 中尖嘴导管口有“喷泉”产生如图:烧瓶中所加物质为铝粉和稀盐酸10.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6、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C. 用等质量、等溶液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D. 一定质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5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分数/% 70 15 6.25 8.75反应后质量分数/% 35 7.5 48.75 8.75A. 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C. 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D. 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12.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7、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 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质量比为 3:2 D. 甲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13.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验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 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 瓶中液面上升 C.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 注射器内有液体14.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如图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 如图向一定量 PH=2 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6C. 如图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如图向一定
8、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氧化钙15.某学生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中,其结果是( ) A. 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 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减少C. 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D. 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多二、填空题16.在实验室里加热氯酸钾制氧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常选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试管里的固体物质是_和_;在这个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_和_都没有改变 17.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小静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 MnO2、CuO
9、 外,Fe 2O3也可以作 KClO3分解的催化剂【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说明催化效果越好)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KClO3 580 KClO3、MnO 2(质量比 1:1) 350 KClO3、CuO (质量比 l:1) 370 KClO3、Fe 2O3(质量比 1:1) 39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 与实验对比,证明猜想可能合理(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 【反思】(1)若要证明 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不变;(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
10、验证_ 18.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结些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7取一支试管加入 3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另取一支试管加入 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_请你设计: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_ _ _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19.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蜡烛
11、、火柴及以下仪器(如图 1):请回答:(1)仪器的名称是 _;(2)若补充一种常用仪器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若补充一种药品,还能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如图 2):补充的药品是_ ;图 2 中 A 观察到的现象是_ ,根据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 ;B 中可用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原因是_ 20.小明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后,要在家里制一点氧气给妈妈看他用洗脸盆代替水槽,用罐头瓶装满水收集气体,由于仪器不全,他打算向化学老师借,老师给了他下列仪器让他选择:请你帮小明选出还需要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二 单元 我们 周围 空气 23 制取 氧气 竞赛 辅导 答案 新版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