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评(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评(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评(新版)新人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单元测评(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快乐点击(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2.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 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A.25 B.30 C.55 D.803.(2017 广州中考)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分子在不断运动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4.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
2、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4 284A.硅属于非金属元素B.硅原子核内有 14 个质子C.硅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8.09 g5.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电子构成的D.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7.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分子间的间隔增大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分子总数增加8.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3、2a. +17 b. +12 c. +18 287 28 288d. +11 e. +17 281 288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c、eC.图中 b 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Mg2+D.图中 d 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l-是氯原子得到 1 个电子后形成的B.“Cu”可以表示铜单质,也可以表示铜元素C.碘原子的质子数为 53,可推知其核外电子数为 53D.镁原子的最外层有 2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钙的核电荷数是 20B.镁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
4、图是 +16 286D.每个周期结尾元素的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二、积累运用(共 31 分)11.(3 分)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名称。(1)体温计中的汞是由 构成的。 (2)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 构成的。 (3)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 构成的。 12.(6 分)(1)写出下面符号表示的含义:Cl , ; 2Fe ; nS 。 (2)上述符号中,既表示宏观意义,又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只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 13.(6 分)用“ ”和“ ”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汞原子,下图是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
5、问题:3(1)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 B 到 C 变化的实质是 ; (2)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14.(8 分)如图 A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 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22A +826B +1128C +16286D(1)在 AD 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字母)。 (2)在 AD 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 (填字母)。 (3)在 AD 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 (4)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5.(8 分)下面这幅卡通画形象地展现了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的微观过程,在此过程中,钠原子变成了钠离子。(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Na
6、+11 Cl +17 ) 281 287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1)钠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2)氯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比较容易 电子; (3)请你比较分析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微粒结构的异同:相同之处 , 不同之处 。 三、情景分析(16 分)16.(8 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 1 所示,图中表示的是 ,表示的是 。 图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4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3)图 2 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
7、子结构示意图。O +8 S +16 Cl +17 26 286 28x图 2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x 的数值是 。 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相同。 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 17.(8 分)根据下图所示,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妈妈在厨房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了香味。(2)用打气筒给瘪了的篮球充气。(3)把几滴蓝墨水滴进水杯的水里,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蓝了。(4)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晾衣服,比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容易干。四、实验探究(12 分)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03 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
8、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1911 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 粒子( 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79),发现大多数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 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如图所示)。 粒子轰击金箔(1)有一小部分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 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5(2)大多数 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3)极少数 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 。 (4)按现在对原子、分子的认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三 单元 物质 构成 奥秘 测评 新版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