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古诗二首(竹石)教案北京版.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古诗二首(竹石)教案北京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古诗二首(竹石)教案北京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竹石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1、渗透辩证的思想,竹能经受“千磨万击”,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生命力强,自己的目标坚定。郑燮能一生经历磨难,依然乐观,也是自身的人格决定,在课堂上努力体现这种辩证的思想。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理解古诗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去自学古诗。3、从一堂课发散开去,希望学生能去爱竹,爱郑燮的作品。 一、 教学目的1、 抓住重点词,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作者的背景多方解读诗歌,理解诗歌,体会竹的精神,人的精神。2、 学习联系作者理解古诗的方法。3、 会读会背诗歌会默写诗歌。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读会背会默写诗歌。难点:理解诗歌,体会竹的精神。三、 教学时间 两课时四、 教学
2、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对诗:师:一竹一兰一石, 生:有节有香有骨。师:任他风霜严寒, 生: 自有春风信息师: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生:我自不开花,免撩风与蝶。一、读竹。(一)感知题目。1、书空题目 竹石 2、猜猜这是谁的诗?(郑板桥),今天,我们认识他的另一个名字,我会写,但不会认,你们能当我的一字之师吗?(郑燮)3、 板书 清 郑燮 查字典认“燮”。(二)自由读竹石。2读诗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1、读准,读通顺。2、抽生读,检查读书情况。3、借助注释读诗,初知意思。(三)按平仄读诗。一二声为平声,34 声为仄声,两个字后面是平声时拉长,后面三个字的末尾是平声的拉长。- - - - - -
3、 - - - -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句一句地抽生读。二、品竹。读书,我们不光用眼看,用耳听,还要用嘴读,用心悟,用心学。1、读着读着,你的眼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竹?2、 你是从哪里看到的?在诗中将词语画出来。这是一株生命力顽强的竹子,从“破岩”体会。他生活在荒山野岭,草木无法生存的是风里,他却坚强地牢牢地李在那里。这是一株坚忍不拔的竹子,从“千磨万击还坚劲”可以读出了。他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打击?这是一株意志坚定的竹子,从“咬定青山不放松。”既然选择了在这里生活,就要在这里生活好,长得苍翠挺拔。一个“咬”,咬牙度过难关,咬牙克服困难,多么形象地写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16 古诗 竹石 教案 北京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