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715-2010 公共汽电车场站功能设计要求.pdf
《DB11 T 715-2010 公共汽电车场站功能设计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715-2010 公共汽电车场站功能设计要求.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080 P 66 备案号:28401-201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7152010 公共汽电车场站功能设计要求 Design code of bus stops and stations 2010- 06 - 28 发布 2010 - 10 - 01 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7152010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与定义 . . 1 4 场站功能 . . 2 5 场站设施 . . 2 6 乘客相关 设计要求 . . 2 7 车辆相关 设计要求 . . 3 8 各类场站 设计
2、要求 . . 5 附录 A(规范 性附录)公共汽电车场站功能与设施配置 . 9 附录 B(资料 性附录)公共汽电车站台型式 . 11 附录 C(资料 性附录)公共汽电车掉头环岛设计 .14 附录 D(资料 性附录)中途站车辆加减速段与进出口设计 . 15 DB11/T 715201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张仁、陈燕凌、张丽芳、石京、杨新苗、林泊生、李冉、卞伟、王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11/T 7152010
3、 1 公共汽电车场站功能设计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汽电车场站的分类、功能、设施、适用条件、建设用地规模及场站交通设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汽电车场站设计与建设。 本标准不适用于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BRT)。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35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CJJ 37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JGJ 5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DB11/T 6502009 公共汽电车站台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4、于本标准。 3.1 公共汽电车场站 bus stops and stations 为乘客提供上下车、候车、换乘等服务,并是车辆停放、运行调度、管理维护等活动的场所和空间。 3.2 中途站 stop 除起点站和终点站以外,沿公共汽电车线路设置的车站,也称沿途站。 3.3 首末站 origin stati on and terminal 公交线路的起点站和终点站的统称,也称起止站。 3.4 中心站 central station 为一定区域内公交车辆提供调度、停放等服务,提供乘客换乘服务的多条公共汽电车线路的汇集场所。 DB11/T 7152010 2 3.5 公交枢纽站 bus transfer
5、 station 有多条公共汽电车线路汇集,并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乘客换乘场所。 3.6 保养场 maintenance shop 在区域性线路网的重心处设置的进行运营车各级保养及相应的配件加工、修制和修车材料储存、发放的场所。 3.7 驻车场 parking facility 集中停放公共汽电车的场所。 4 场站功能 4.1 场站功能包括上下客功能、换乘功能、便民服务功能、到发功能、调度功能、停车功能、维修保养功能和管理功能。 4.2 各类型场站的功能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5 场站设施 5.1 场站设施包括上下客设施、换乘设施、便民服务设施、到发设施、调度设施、停车设施、维修保养设施和管
6、理设施。 5.2 各类场站的设施设置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6 乘客相关设计要求 6.1 乘客步行速度 公共汽电车场站设计乘客步行速度取值为1.0m/s1.2m/s。 6.2 候车区人流密度 站台设计最大人流密度不宜大于2人/m2。公交枢纽站站台设计最大人流密度不应大于2人/m2。 候车亭设计最大人流密度不宜大于1.3人/m2。 6.3 人行通道人流密度 人行通道设计最大密度不宜大于1.4人/m2。 6.4 上下客区 6.4.1 公交枢纽站、中心站、首末站,上客区与下客区宜分离设置。 6.4.2 上下客区之间应设置连续的人行通道。 6.4.3 上下客区应与场站内外步行设施连续设置。 6.4.
7、4 下客区宜设置在场站车辆入口附近。 DB11/T 7152010 3 6.4.5 上下客区与车行道应安全隔离。 6.5 站台 6.5.1 场站应根据场地限制条件、客流需求、运营要求、换乘设置等条件选择合理的站台基本型式及其组合型式,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基本站台型式进行组合设计。站台基本型式及组合型式参见附录 B。 6.5.2 直列式站台配置的公交线路较多时,宜设置超车通道。 6.5.3 公交车在港湾式站台停靠时,停车泊位的设置应保证公交车辆停在港湾内部,不影响其他通过车流的正常交通。 6.5.4 公交车辆进入锯齿式站台时,停车泊位的设置应使泊位内的公交车辆不影响道路交通。 6.5.5 锯齿式站台
8、可根据场地条件、公交线路数及公交客流量等选择不同的组合型式。锯齿式站台设计尺寸参见附录 B。 6.5.6 通道式站台适用于公交乘客流量和公交车辆发车频率大,且场地面积较充裕的情况。通道式站台的设置可根据场地实际情况选择与站内车行道垂直或成一定夹角设置。 6.6 候车厅及候车亭 6.6.1 候车厅和候车亭应设置乘客换乘引导标识。 6.6.2 候车厅和候车亭的建筑式样、材料、颜色等应根据城市建筑特点统一设计,宜实用、美观。 6.6.3 候车亭设计应符合 DB11/T 6502009 第 5.1 条的要求。 6.7 人行出入口 6.7.1 人行出入口应与车行出入口分离设置。 6.7.2 人行出入口宽
9、度宜与步行交通设施宽度相适应。 6.8 楼梯、电动扶梯及电梯 6.8.1 楼梯、电动扶梯及电梯设计应符合 GB 50352 的规定。 6.8.2 在电动扶梯处应预留排队空间。排队区域长度不应小于 3m。 6.9 换乘设施 6.9.1 中心站、首末站应设置候车区域,满足乘客换乘需要。 6.9.2 公交枢纽站、中心站和首末站应在站内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中途站宜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 6.9.3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公共汽电车站点应设置换乘轨道交通的标志、标线、信息牌。 6.10 便民服务设施 6.10.1 公共汽电车场站应根据场地条件设置公共信息栏、座椅、垃圾容器、照明设施等等便民服务设施。 6.10
10、.2 便民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应按高峰小时聚集人数计算,每千人 5m210m2。 6.10.3 枢纽站、中心站和首末站应设置公共卫生间。 6.11 无障碍服务设施 6.11.1 场站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实现无障碍通行。无障碍设施设计应符合 JGJ 50 的规定。 6.11.2 站台宜为使用轮椅的乘客设置候车位和无障碍的连续通道。单个轮椅候车位面积为 2m2(1.4m1.4m)。 DB11/T 7152010 4 7 车辆相关设计要求 7.1 设计车辆 7.1.1 公共汽电车标准车长度取 12m。 7.1.2 公共汽电车最小转弯半径取 12m。 7.2 到发车位 7.2.1 在到发车位区域,车辆间应设
11、置安全距离 3m。到发车位长度等于车长与安全距离之和。 7.2.2 到发车位宽度宜为 3.5m。 7.2.3 到发车位设置数量参见表 1。 表1 到发车位数量 在车站服务的平均时间 高峰小时到发车流量(辆/h) 10s 20s 30s 40s 60s 15 1 1 1 1 1 30 1 1 1 1 2 45 1 1 2 2 2 60 1 1 2 2 3 75 1 2 2 3 3 90 1 2 2 3 4 105 1 2 3 3 4 120 1 2 3 3 5 150 2 3 3 4 5 180 2 3 4 5 6 注1:在车站服务的平均时间,包括车辆进站停车时间、乘客上下车时间和车辆出站时间。
12、 注2:高峰小时公交车流量,指观测得到的小时公交车流量的最大值。 7.3 车辆出入口 7.3.1 车辆出口和入口宜分开设置,宽度不应小于 7m。出入口合并设置时,其总宽度不应小于 12m。 7.3.2 公交场站出入口设计应符合 CJJ 37 的规定。 7.3.3 公交车辆宜采用右转进入的交通组织方式驶入场站,宜右转驶出场站出口。 7.3.4 车辆出入口应设置标志标线、指示牌和行人交通安全设施。 7.4 停车 7.4.1 每标准车的平均停车面积宜按 80m2计算。 7.4.2 停车坪应设置停车位、停车通道,并在路面采用标线指示停车位置和通道宽度。 7.4.3 公共汽车停放宜采用垂直式或斜列式,电
13、车应采用平行式。 7.4.4 停车坪宜采用单向交通方式组织车辆运行。 7.4.5 停车坪应有排水、照明设施。 DB11/T 7152010 5 7.5 其他 7.5.1 场站到发车位、加减速区域和车辆出入口等,应进行路面强化设计。 7.5.2 车辆掉头环岛分为路侧式、路端式,公共汽电车掉头环岛设计参见附录 C。 8 各类场站设计要求 8.1 中途站 8.1.1 中途站的主要类型包括直列式和港湾式。示意图参见附录 D。 8.1.2 直列式中途站由到发车位、站台、进站过渡段和出站过渡段段构成。港湾式中途站由到发车位、站台、进站过渡段、出站过渡段、进站转角和出站转角构成。 8.1.3 中途站站台宜设
14、在交叉口 50m 以外。在快速路上,中途站应避开加、减速车道,应设在距出入口 100m 以外处。 8.1.4 中途站设计应保证自行车与行人的使用要求。 8.1.5 中途站平均站距宜在 500m600m 之间。 8.1.6 中途站进站过渡段长度不宜小于 10m,出站过渡段长度不宜小于 15m。 8.1.7 港湾式中途站进出站转角长度根据行车速度等条件合理设置进出站转角。进出站转角长度不宜小于 20m。 8.2 首末站 8.2.1 首末站设置应与城市道路网的建设及土地利用结构发展相协调,优先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8.2.2 首末站的出入口应避免接近平面交叉口。出入口可设置
15、信号控制。 8.2.3 首末站设置应充分考虑与其它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的衔接,尤其是与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衔接。 8.2.4 首末站建设用地面积包括建筑基底、停车坪、站台等设施面积。具体建设用地指标参见表 2。 表2 首末站建设用地面积指标 运营车辆数(标台) 200 停车数(标台) 7 718 1870 70 站台(m2) 100 100300 3001100 11001400 停车坪(m2) 600 6001400 14005600 5600 建筑基底(m2) 3040 300500 500800 8001000 总建设用地面积(m2) 730740 10002200 22007500 750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715 2010 公共 电车 场站 功能设计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