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第3讲力学中的曲线运动课件.ppt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第3讲力学中的曲线运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第3讲力学中的曲线运动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3讲 力学中的曲线运动,网络构建,1.必须领会的“四种物理思想和三种常用方法”(1)分解思想、临界极值的思想、估算的思想、模型化思想(2)假设法、合成法、正交分解法 2.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推论(1)任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2)设在任意时刻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有tan 2tan 。,备考策略,3.注意天体运动的三个区别(1)中心天体和环绕天体的区别(2)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的区别(3)星球半径和轨道半径的区别 4.记住天体运动中的“三看”和“三想”(1)看到“近地卫星”想到“最大绕行速度”“最小周期”(2)看到“忽略地球自转”想
2、到“万有引力等于重力”(3)看到“同步卫星”想到“周期T24 h”,【典例1】 (2018北京理综,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 m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 cm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及平抛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A.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B.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 C.落地点在抛
3、出点东侧 D.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解析 由于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所以从小球抛出至运动到最高点过程,该“力”逐渐减小到零,将小球的上抛运动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分运动,由于上升阶段,水平分运动是向西的变加速运动(水平方向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故小球到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水平向西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故选项A错误;小球到最高点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零,由题意可知小球这时不受水平方向的力,故小球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加速度为零,选项B错误;下降阶段,由于受水平向东的力,小球的水平分运动是向西的变减速运动(水平方向加速度大小逐渐变大),由对称性可知,落地时水平速度恰为零,故小球的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4、,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D,【典例2】 (2017全国卷,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以“体育运动”为载体考查平抛运动的规律,答案 C,解析 小球做平抛运动,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设斜面的倾角为。,斜面上的平抛运动,答案 A,【典例4】 甲、乙两个同学对打乒乓球,设甲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
5、向成角,乙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角,如图1所示,设乒乓球击打拍面时速度与拍面垂直,且乒乓球每次击打球拍前与击打后速度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乒乓球击打甲的球拍的速度v1与乒乓球击打乙的球拍的速度v2之比为( ) 图1,答案 A,1.图2中给出了某一通关游戏的示意图,安装在轨道AB上可上下移动的弹射器,能水平射出速度大小可调节的弹丸,弹丸射出口在B点的正上方。竖直面内的半圆弧BCD的半径R2.0 m,直径BD水平且与轨道AB处在同一竖直面内,小孔P和圆心O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游戏要求弹丸垂直于P点圆弧切线方向射入小孔P就能进入下一关。为了能通关,弹射器离B点的高度和弹丸射出的初速度分
6、别是(不计空气阻力,sin 370.6,cos 370.8),图2,答案 A,2.(多选)如图3所示,b是长方形acfd对角线的交点,e是底边df的中点,a、b、c处的三个小球分别沿图示方向做平抛运动,落地后不反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图3A.若a、b、c处三球同时抛出,三球可能在de之间的区域相遇B.只要b、c处两球同时开始做平抛运动,二者不可能在空中相遇C.若a、b处两球能在地面相遇,则a、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D.若a、c处两球在e点相遇,则一定满足vavc,答案 BD,3.一位网球运动员以拍击球,使网球由O点沿水平方向飞出,如图4所示,第一只球落在自己一方场地的B点,弹跳起来
7、后,刚好擦网而过,落在A点,第二只球刚好擦网而过落在A点。设球与地面的碰撞过程没有能量损失,且运动过程不计空气阻力,则第一只与第二只球飞过球网C处时水平速度之比为( )图4A.11 B.13 C.31 D.19,解析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两球分别被击出至各自第一次落地的时间相等。由于球与地面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设第一只球自击出到落在A点时间为t1,第二只球自击出到落在A点时间为t2,则根据两球竖直方向的运动特点知t13t2;由于两球在水平方向均做匀速运动,水平位移大小相等,由xv0t得,它们从O点出发时的初速度关系为v23v1,所以第一只与第二只球飞过球网C处时水平速度之比为13,选项B正
8、确。 答案 B,【典例1】 (2016全国卷,16)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5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图5,圆周运动问题,圆周运动问题,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答案 C,【典例2】 (2017全国卷,17)如图6,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
9、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组合问题,图6,物块做平抛运动时,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xv1t,,答案 B,1.(多选)北京时间2017年9月7日,全运会在天津举办,山东队28岁的张成龙以14.733分在男子单杠决赛中获得第一名。假设张成龙训练时做“单臂大回环”的高难度动作时,用一只手抓住单杠,伸展身体,以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如图7甲所示,张成龙运动到最高点时,用力传感器测得张成龙与单杠间弹力大小为F,用速度传感器记录他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得到Fv2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一力 运动 力学 中的 曲线运动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