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无题》课件1沪教版五四制.ppt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无题》课件1沪教版五四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无题》课件1沪教版五四制.ppt(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哪两位诗人被称为“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诗人。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他擅长律诗,绝句。所作诗歌富于文采,情致缠绵婉曲,用典多,意隐晦。尤其是他的无题诗,成就最高,最为人传诵。,一、读诗,听读(注意所提示的字的读音),无 题 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 题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y n),(wi),(kn),(3)首联:,暮春时节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思考:“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一写景句有何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渲染、烘托离愁别绪(更增离愁),(4)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隐指“思” “烛 泪” 隐指相思之泪,双关,思考:诗人在此想借”春蚕吐丝,烛泪流干” 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明确:巧用双关、比喻表达生死不渝的忠贞爱情,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人们赋予了它是什么意思?,今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勇于献身的精神。,(5)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抒情主人公为女人,选取了两个典型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彼此的思念。,(6)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执勤为探看。强作宽慰之语,既然不远,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还需要传递消息呢?,既然同学们都认为这首是爱情诗,那为什么作者不取一些能表达爱情主旨的题目,如相思、相见难之类的,而是要取名为无题呢?,作业:,1、背诵全诗 2、品读李商隐的无题组诗,感悟其诗歌中的“别有寄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14 无题 课件 沪教版 五四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