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欣赏《哈腰挂》教案2人音版.doc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欣赏《哈腰挂》教案2人音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欣赏《哈腰挂》教案2人音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哈腰挂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对黑龙江民歌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歌曲。2、演唱哈腰挂这首民歌。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3、通过学习演唱哈腰挂 ,体验劳动号子的风格与特点。4、知道劳动歌曲的音乐特点,积极参与劳动歌曲的创编活动。5、通过学习劳动号子,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重点: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劳动号子。1、学生活动:四人抬一重物。先请 4 位学生抬一重物,这时候学生搬起来不一致。师:谁有办法能让他们抬起重物?这时候学生就会提出,让一个学生喊口令。师接着喊:“1、2”学生一起叫“加油”搬。请同学说说感
2、受。通过有口令和没口令两种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口令的作用。2、讨论交流劳动号子的特点。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喊得就是号子。通过刚才我们的活动劳动号子有什么特点呢?过渡语不知道怎么连?a、在集体活动中。b、一领众和。c、节奏与动作的节奏一致。4、列举生活中,哪些活动还需要号子?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的工程号子;在装卸、挑担、推车等劳动中使用的搬运号子;在打麦、舂米、车水等劳动中使用的农事号子;在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使用的船渔号子二、介绍哈腰挂哈腰挂是流行于我国东北林区的一种森林号子,属于搬运号子类。1956 年著名号子歌2手赵希孟根据林区号子改编成男声合唱森林号子联唱 , 哈
3、腰挂就是其中的一首。歌曲简便,气势雄浑,歌曲采用 D 宫调式。节拍采用两拍子与一拍子混合形式,其节拍规律是“强、弱、强” 。曲调的基本结构是单乐句的多次反复变化,乐句的衔接不固定,也没有一定的句数,根据劳动的情况随时都可以结束。曲调起伏较小。三、 学唱歌曲学生通过演唱“众和”部分,知道“一领众和”是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知道 1/4 拍的含义并能掌握变换拍子的节奏。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东北的劳动号子,请你听一听,我们在哪里一起用力比较合适?为什么? (在“嗨”那比较合适,节拍力度较强)2、师:我们一起和着音乐演唱一遍“嗨”的部分。师:哪个“嗨”的音比较长?(最后一个)师:为什么最后一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音乐 上册 单元 欣赏 哈腰 教案 人音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