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秋颂》教案1冀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秋颂》教案1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秋颂》教案1冀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秋颂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积累词语,掌握“眸子、酡红、摄住、萧疏、澹”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2、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3、 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过程与方法把握散文情感美、意境美、文笔美。抓住优美、生动的词语,再现词语传达的画面,用心体会,感受散文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陶冶自己爱美的心灵,锻炼自己发现美的眼力。2、 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1、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2、 品味优美语言,揣摩词语。教学难点:1、 体会本文优美的意境。2、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词句。教学突破:本文景物与人相互映衬,相互参照,特点突出,形象清晰。在学习时
2、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既写秋,又写人这种独特的写法,从而更好地理解本文完整的构思和作者的情感。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音乐磁带。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一年有四季,四季之景是不同的,春天给人以柔和,夏天给人以热烈,秋天给人以萧瑟,冬天给人以肃杀,同学们可以举出人们对秋天的描绘吗?2学生根据查阅资料答:李白“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 ;秋瑾“秋风秋雨秋煞人” ;在文人墨客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罗兰描绘的秋天,感受一下别样的秋天,别样的人。 (板书课题)二、 检
3、查预习情况:生字、词,了解作者。1、 多媒体显示:(1) 根据拼音写词语或汉字注音眸子( )酡红( )寂寥( )执著( )澹( )s 爽 sh 住 jun 顾 秀 y(2)解词:萧疏 扰攘 澹 闲云野鹤教师任选几名学生回答,明确(1)mu tu lio zhu dn 飒 摄 眷 逸 (2)萧疏:稀疏,稀稀落落。 扰攘:骚乱,纷乱。澹:安静。闲云野鹤:比喻闲散安逸不受世俗羁绊的人,旧时多指隐士、道士等。、多媒体显示作者简介:简介作者:罗兰,原名靳佩芬,天津宁河人。台湾女作家,善于写景状物,文笔优美。她创作勤奋,从罗兰小说到现在,已有近 30 部作品问世。除罗兰小说五辑外,还有罗兰散文七辑,长、短
4、篇小说多集,以及书信体文集、诗歌剧、论文集等。其中罗兰散文第一辑、第二辑获台湾中山文艺大奖。教师找一名学生读,了解作者。师:刚才,同学们对本文作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就共同走进作者,走进他笔下的“秋” 。三、 读课文,整体感知并深入研讨课文。1、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时,多媒体课件显示秋景,学生感受秋韵。并思考:作者抓住了秋天的哪些景物来写的?明确:课文主要写了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风、秋水等景物。 (同时教师板书:秋林、秋日、秋院、秋云、秋风、秋水)2、教师找几名学生读相关的写景段落。要求:要读出感情,更好地展示秋韵。3 学生细读课文,屏幕显示问题:作者在描写这些景物时,分别抓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15 教案 冀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