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学案苏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学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学案苏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中 秋 咏 月 诗 词 三 首学习目标:1、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在“读”中理解诗所表达的感情。2、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能快速会背前两首诗词。学习重、难点: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读出韵味。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对三首诗词内容、主题的理解。学法指导:1、运用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读出两首诗词的韵味。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树栖( )鸦 宫阙( ) 婵( )娟琼( )楼 不胜( )寒 绮( )户2、查找资料,搜集作者相关信息及写作本诗词背景十五夜望月选自_,作者_,_代诗人。水调歌头是_名,是宋代词人_(字:_)的一首_兼_的抒情之作。作于 1076 年
2、_节,当时作者任_太守,与其弟_(字_)已经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与其父_ ,其弟_,合称“三苏”。作者与_并称“苏辛”,他们是宋词豪放一派的开创者。3、解释下列词语。十五夜:_ 地白:_栖:_ 秋思:_欢饮达旦:_ 几时:_把酒:_ 宫阙:_ 不胜:_ 婵娟:_4、你预习中有什么疑难之处,请写出来。_22510二、课堂研讨(一)导入。创设情境,铺设感情基调。(谈中秋习俗)(让学生谈谈对中秋的认识:月饼、月亮、团圆、思念)导入所学课文。(二)问题研讨:活动一:指名朗读两首诗词,要求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读出韵味。老师指导读法。活动二:再读两首诗词,体会诗词大意。(点名同学归纳大意)十五夜望月大意
3、:_水调歌头大意:_活动三:说出你欣赏的句子或词语,说出欣赏的理由。格式:我喜欢_,因为这一个句子_。活动四:概括两首诗词的思想感情。十五夜望月表现了作者_水调歌头表现了作者_(三)这节课结束了,谈谈你的收获。_三、巩固延伸1、写三条有关月亮的古诗词名句。_,_。3_,_。_,_。2、写三条体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名句。_,_。_,_。_,_。3、收集两三个月亮的别称。_4、翻译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译:_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译:_5、默写:十五夜望月一诗中体现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如果你的同学到外地学习,你想赠他一句诗来表示对他的良好祝愿,如果用水调歌头中的句子,你应送他:_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14 中秋 诗词 三首学案苏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