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毕加索》教案2浙美版.doc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毕加索》教案2浙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毕加索》教案2浙美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毕加索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名画的艺术特色。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一同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评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2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审美认知,但面对“象征主义”,仍是晦涩难懂。但现在的孩子眼界较为开阔、思维活跃,教师只要做到正确引导、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仍能很好的完成对作品的解读。3 重点难点 【教学重
2、点】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4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新设计 一、组织教学:起立问好,集中学生精力。二、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大家坐在安静宽敞的教室上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还有些地区正在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灾祸,人都向往和平,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控诉战争!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位画家-毕加索多媒体出示图片:播放一组毕加索作品(配合音乐)请了解毕加索的同学简介毕加索。(出示多媒体,毕加索简介。)毕加索:毕加索是西班牙杰出画家、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1881 年出生于西班牙一个美术教师的家庭,1904 年定居巴黎。
3、他最初的画比较写实,绘画的主题主要是对乞丐、流浪艺人、演马戏者等人物的深切同情;后来他从形式上求奇异,成了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所谓立体派,是把物体分割成各种几何形体,然后再重叠、堆砌在一个平面的画幅上,因此完全改变了物体原有的形态,油画格尔尼卡是他的代表作。注:什么是立体主义?什么是象征?(出示多媒体)立体主义由毕加索和勃拉克在 20 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以出抽象的几何状态呈现作品,并描绘真实的形体。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这种创新重新确立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例如,中
4、国的龙就是一种象征,格尔尼卡中的马、牛都具有象征意义。三、 讲授新课。(一)多媒体出示图片格尔尼卡,(349.3cm776.6cm)画中表现的是 1937 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1937 年 4 月 26 日,那本应该是“人间四月天”,德2国法西斯空军恣意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风光迤逦的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2000 名无辜平民丧生,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毕加索。愤怒的画家毕加索,挥笔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 。板书:同学们第一次看到这画是什么感受?乱、看不懂、支离破碎.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感觉很重要,但是我们也要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这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美术 上册 11 毕加索 教案 浙美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