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3.7.1《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第1课时教案3(新版)苏科版.doc
《七年级生物上册3.7.1《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第1课时教案3(新版)苏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3.7.1《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第1课时教案3(新版)苏科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 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第 1 课时)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1、背景说明:能量是生物圈中一切生命活动的命脉,植物的光合作用为生物圈提供了巨大的能源库,并以食物的形式满足生物圈中绝大多数生物的需要。但是贮存在生物体有机物内的能量必须释放出来,才能被生物圈中的生物所利用。第 7 章能量释放与呼吸作为第 3 单元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在学生已充分了解生物体获取食物的最根本来源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了解能量是如何释放出来的。 2、课题的意义: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是第 7 章的第 1 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说出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如何获取的。对于这一部分知识,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
2、础,表现在:一是已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里贮存有能量,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就可获得有机物中的能量用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二是从人体自身经验已知人呼吸会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是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何能释放出来,以及这种能量到底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等问题却了解的比较少。本节非常重视学生探究以及实验能力的培养,教材设置了两个实验:人体呼吸频率的测定和分析、植物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这两个实验旨在通过学生实验和分析,发现能量的释放需要氧这个呼吸作用的实质性问题。通过探究性实验的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基本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3、课题介绍:
3、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纪上册第 3 单元第 7 章第 1 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第 1 课时)问题设计1、买火柴的小女孩为什么会死在街头?如果你在他身边,你会怎么做?2、食物中的能量能直接被人利用吗?3、体验、感受并描述呼和吸的过程,一个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数?4、体验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完成表格。生活状态 安静时 迅速起蹲 1min 休息 2min 后呼吸第 1 组 2第 2 组 频率统计平均值 讨论:(1)人体三种状态下呼吸频率有何差异?(2)哪种状态下感觉最累?消耗的能量最多?(3)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关系如何?A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呼吸频率B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4、 呼吸频率C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呼吸频率D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呼吸频率(4)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密切相关吗?说说你的理由.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有差异吗?怎样验证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差异?6、植物呼吸吗?植物呼吸时气体的变化和人一样吗?怎样验证?7、什么叫呼吸作用?依据呼吸作用的概念,模仿光合作用的公式,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并说出其物质与能量的变化。8、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列表比较、分析)9、关于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学构想:能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存在于我们的每一个活动之中,但是看不到,摸不着,而且初一的学生缺少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5、,因此开头设置了一个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现生物体的能量都是从有机物中释放出来的,让学生对能量建立一个感性的认识。接着设计一系列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的过程。组织了一系列体验活动、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将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的分组实验相结合,这样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变得可感知起来,学生就有了推理的把手。体验、实验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逻辑推理等多种能力。通过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得出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密切相关的结论。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发现能量的释放需要氧,这一部分内容
6、是本节的重点。关键是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考虑到课时的安排,这节课是要在一课时内完成的,因此,提前安排兴趣小组的同学去做分组实验,课上将所设计的实验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帮助3学生分析、理解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从而对呼吸和呼吸作用进行区别,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呼吸作用,这是本课的难点。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如图: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体验活动,了解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2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并描述呼吸作用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掌握呼吸作用概念。3学生通过列表比较的方式,进一步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4学会测定呼吸频率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5初步
7、学会验证植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方法;初步学会验证植物呼吸消耗氧气的方法。6能够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 合理解释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7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呼吸作用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2.揭示呼吸作用的本质。3.归纳呼吸作用的概念。教学难点:1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2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活动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材料用具:新鲜菠菜(青菜等)、煮熟的菠菜(青菜等)、黑色塑料袋、白色塑料袋、橡皮管、广口瓶、火柴、保温瓶、萌发的黄豆种子、煮熟的黄豆种子、干的黄
8、豆种子、温度计、蜡烛、燃烧匙、胶皮塞、澄清的石灰水、3提前准备好里面充满氧气的广口瓶学生准备:由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担任各组组长)提前 24 h 准备好 2 个实验1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和对照组42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实验和对照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及问题讨论: 1买火柴的小女孩为什么会死在街头?2如果你在他身边,你会怎么做?3.食物中的能量能直接被人利用吗?点拨:食物中的能量不能直接被人利用。能量必须要先被释放。那么有机物中的能量是如何释放的呢?二、探究实验,构建新知。(一)体验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活动 1:让学生亲
9、自体验、感受呼和吸的过程师生交流:吸,是把空气吸入肺内;呼,是把肺内气体呼到空气中。一吸一呼是一次呼吸,而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叫做呼吸频率。知识链结:让学生阅读课本 110 页的小资料内容,在书上圈画不同年龄段的呼吸频率数。活动 2:体验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发表观点,思考:补充食物能为我们获得新的能量。体验并描述呼和吸的过程阅读,知道一个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数设置情境,激发学习欲望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身边现象着手,明确任务,合作学5表格及问题生活状态安静时迅速起蹲1min休息2mi后第 1 组 第 2 组 呼吸频率 统计平均值 讨论:(1)人体三种状态下呼吸频率有何差异?(2) 哪种状态下消耗的
10、能量最多?感觉最累?(3)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关系如何?A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呼吸频率B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呼吸频率C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呼吸频率D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呼吸频率(4)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密切相关吗?说说你的理由.(5)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有差异吗?怎样验证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差异?活动规则: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测 3 组数据:安静时的呼吸频率;迅速起蹲 1 分钟后的呼吸频率;休息2 分钟后的呼吸频率。把相关数据写入书本 P110 页的相关表格中,算出平均值。活动注意事项:1把书本 P118 页表格中 “休息 5 分钟”,改为学生进行活动,测定三种状态下呼吸频率体验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上册 371 能量 释放 利用 课时 教案 新版 苏科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