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知识贯穿素材(新版)青岛版.doc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知识贯穿素材(新版)青岛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知识贯穿素材(新版)青岛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章 有理数 知识点大贯穿共 3 节内容:2.1 有理数2.2 数轴2.3 相反数与绝对值本章的重点难点内容总结如下:一、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什么是有理数,理解数 0 表示的量的意义。难 点 : 理 解 负 数 、 数 0 表 示 的 量 的 意 义 。1、数的产生和发展:由记数、排序产生数 1、2、3、,由表示“没有” “空位”产生数 0,由分物、测量产生分数、。2、如图所示:像 10、8844、2303 这样大于 0 的数叫做正数,像10、155、11034 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 (负)号的数叫做负数。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正)号,一个数前面的“” “”叫做它的符号
2、。3、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5、有理数的分类: 有 理 数 整 数 正 整 数零负 整 数分 数 正 分 数负 分 数 有 理 数 正 有 理 数负 有 理 数 负 整 数负 分 数零 正 整 数正 分 数(1)(2)2典型例题知识点一:正、负数的意义例 1:如果规定前进、收入为正,亏损、公元前为负,那么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A. 前进18m 的意义是后退 18mB. 收入4 万元的意义是亏损 4 万元C. 盈利的相反意义是亏损D. 公元300 年的意义是公元后 300 年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题涉及
3、到的知识点是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是成对出现的。2)解题思路:正、负数仅是为了用来区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哪种意义为正或负,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解答过程:选项 A,规定前进为正,则后退为负,前进18m 表示后退 18m,故 A 正确;选项 B,规定亏损为负,则收入4 万元表示亏损 4 万元,故 B 正确;选项 C 正确,盈利和亏损具有相反意义;选项 D,规定公元前为负,则公元300 年表示公元前 300 年,故 D 错误。本题选 D。解题后的思考:只有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才能用正数、负数来表示,此时,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用正数表示,则与它意义相反的量为负,用负数表示。例 2:在下面四
4、组数:3,2.3, ;,0,2;,0.3,7;, ,2 中,三个数都不是负数的一组是( )A. B. C. D. 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对“不是负数”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不是负数”表示“是正数或 0”。2)解题思路:判断正、负数的关键是看它是否大于 0,大于 0 的数是正数,正数前面添上“”号是负数。解答过程:在所给四组数中,三组中的数都是“正数或 0”,都不是负数,故选D。也可用排除法, “都不是负数”表示不能有负数,所以排除。解题后的思考:本题主要考查对数的分类,一定要注意: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不是负数意味着是正数或 0,本题易错选 C,漏掉只包含正数和 0(都不是负数)的第组
5、。例 3: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明得了 75 分,记为15 分,张强和王东分别得了 90 分和355 分,他们的成绩应怎样记呢?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小明得了 75 分,记为15 分,说明他超出了标准 15 分,可知当考到60 分时,记为 0,超过 60 分的记为正,不足 60 分的记为负。2)解题思路:张强得了 90 分,与 60 分相比,超出 30 分,记为30 分;王东的成绩是 55 分,与 60 分相比,少了 5 分,记为5 分。解答过程:张强的成绩记为30 分;王东的成绩记为5 分。解题后的思考: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通常规定某一数值为标准,超出(或不足)一方记为正时,
6、则不足(或超出)的一方记为负,主要是看它们与标准的差距是多少。小结:本题组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一个数前面的“” 、 “”可以看作是它的性质符号, “”号通常省略, “”号不能省略。2、思维误区:只有带“”号的数是正数,凡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3、在利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充分考虑数的实际意义,合理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如图示法可直观表达各数在具体问题中的意义。知识点二:有理数的分类例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这五类数B. 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C.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D. 以上说法都正确思路分析
7、: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意义及分类方法。2)解题思路:有理数的分类可按整数、分数分类(二分法) ,也可按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分类(三分法) 。解答过程:在选项 A 中,把两种分类结果放在一起,分类重复,不正确;一个有理数可能是正数,可能是负数,也可能是 0,所以选项 B 错误;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0 包括在整数中,所以选项 C 正确。解题后的思考:(1)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必须一致,即要么按二分法,分成整数和分数,要么按三分法,分成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二者不能混为一谈;(2)无论按哪一种分类标准分类,都必须做到分类结果不重不漏,即任意一个有理数都一定属于某一类,并且4只属于这一类。
8、例 5: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数的集合里。3,0,2,7, , ,3.14,8 848,15%。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负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非负数集合 ;自然数集合 。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数的集合可以用椭圆形的圈表示,也可以用大括号表示,用这两种方法表示数时,若这个数集中有无数多个数时,要加“”号。2)解题思路:本题中的“非负数”是指正数和零;自然数是指正整数和零。解答过程:正整数集合7,8 848;负整数集合2;负数集合3,2,3.14,15%;负分数集合3,3.14,15%;非负数集合0,7, , ,8 848;自然数集合0,7,8 848
9、;解题后的思考:(1)易将正整数集合和自然数集合混淆,0 是自然数,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 “非负数”指不是负数的意思,即正数和 0;很多同学容易忽略掉 0。例 6:下面两个圈分别表示负数集合和整数集合,请按要求设计方案:(1)请在每个圈内填入 5 个数,其中有 3 个既是负数又是整数,这 3 个数应填在哪里?(2)你能说出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吗? 负 数 集 合 整 数 集 合思路分析:51)题意分析:本题是一道方案设计型的题目,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分类。2)解题思路:负数分为负整数、负分数,整数分为正整数、零、负整数。既是负数又是整数的数是负整数。所以这两个集合的重叠部
10、分表示的是负整数。解答过程:(1)这两个集合的重叠部分既是负数又是整数,如下图所示:(2)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表示负整数集合。解题后的思考:本题设计新颖,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填写方案不唯一。弄清楚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小结:有理数与小学学过的数的区别:(1)整数和分数:在小学数学中整数仅包括自然数,分数也只有正分数。学习了有理数后,引进了负数,整数不只是正整数和零了,还有负整数,分数也有正分数和负分数之分。 (2)奇数和偶数:奇数和偶数的范围扩大了,奇数包括正奇数和负奇数,偶数也包括正偶数、负偶数和零三部分。 (3)数“0”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学习有理数后, “0”就不仅只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二 有理数 知识 贯穿 素材 新版 青岛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