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提分攻略3求同探异,熟识比较鉴赏题“4大题型”讲义.doc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提分攻略3求同探异,熟识比较鉴赏题“4大题型”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提分攻略3求同探异,熟识比较鉴赏题“4大题型”讲义.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提分攻略 3 求同探异,熟识比较鉴赏题“4 大题型”2018 年全国卷和全国卷均在诗歌阅读选择题中考查了与教材诗歌的比较阅读,目的是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的迁移能力,令人耳目一新。考生在做题时应该有一个鉴赏的方针用“相同”去鉴赏“不同” ,也就是所说的求“同”探“异” 。一、形象类比较答题角度分析形象,首先要把握全诗的情感,在诗歌主题的统摄下,把握诗人情感和形象的内在关系。如果是意象,诗人的情感影响、决定着诗人对意象的选择和描绘,意象又凝聚、表现着情感。不要单就景物谈景物,那样可能会适得其反答题模板这两首诗都写了形象;(步骤 1)前者侧重写了,(步骤 2)抒发了的情感;(步骤 3)后者则着重写了
2、,(步骤 2)抒发了的情感。(步骤 3)即时训练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病后登快哉亭 贺 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 约,但觉秋风发上生。【注】 快哉亭:位于今江苏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本诗作于诗人任徐州宝丰监时。黄华:菊花。(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出诗人的歆羡之情。此联侧重于想象联想,在眺望中透露出诗人的心事。 B颔联言近意远,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无数次的思乡梦
3、。C颈联由上联的回忆转入实写,说乌鸦带引斜阳之光投进古寺,草儿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一“带”一“将”景色融合自然。D尾联直抒胸臆,主要表达了诗人病后思归,遥想故园菊花又开,而自己却辜负了故乡亲友的赏花之约,心头更觉怅惘。A A 项, “想象联想”错,诗中没有运用这两种表现手法,而是前一句写听觉,后一句写视觉。(2)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 分)2【答案】 本诗写清蝉、斜阳、暮鸦、衰草、秋风等冷色调意象,(步骤 2)营造出凄清萧瑟的意境。 (步骤 3)杜诗写急风、高天、落木、长江等意象,(步骤 2)营造出雄阔苍凉的意境。 (步骤 3)二
4、、语言类比较1两首诗歌用语的比较答题角度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炼字” “炼句”和诗歌的语言风格。 “炼句” ,一般要求辨明句子所用手法,理解句意并分析其表达作用。理解句意,一要抓住关键词语;二要结合诗歌的思想感情与使用的表现手法。二者不可偏废。答题模板(一)炼字两诗中都用了字。在前诗中,字意思是(统领、引领)下文,表现出对的(追求、向往),抒发了的情怀。后诗中的字,意思是,写出了,则表现了诗人对的,抒发了的情怀。(二)炼句(略)(三)语言风格(略)即时训练2(2017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归王官 次年作司空图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
5、空怜待鹤疏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酣歌自适逃名 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注】 王官: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市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 “烧”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 “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B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不用心机、不计较一切贵贱
6、荣辱,点明诗人归隐故乡的真正原因。C颔联下句写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镜自照,诗人看到自己如此衰老,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表达了诗人不再做官的决心。3D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一个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C C 项, “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错误,从“鹤疏”分析,主要反思的是当年不应该急于出去为官,而不是没有早辞官。(2)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异同。(6 分)【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情感、形象、表达技巧等的能力。本题是比较鉴赏题,可从意象、意境
7、、情感及表达技巧上分析两句诗的异同。从所描写的意象可概括出两句诗的相同之处。本诗描写了水满春池、孤屿留痕、春花盛开、雨后初晴的景色,白诗描写了春光和煦、早莺争树、春燕啄泥的景象。由此可知,两句诗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营造了一种生机盎然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但本诗还通过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表达了归隐田园后的快乐之情。从所用手法上看,本诗颈联动静结合,而白诗都是动态描写。【答案】 相同点: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营造了一种清新明媚、生机盎然的意境。本诗描写了水满春池、孤屿留痕、春花盛开、雨后初晴的景色,白诗描写了春光和煦、早莺争树、春燕啄泥的景象。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
8、爱之情。(2 分)不同点:使用手法上,本诗颈联化静为动,用动词“涨”描写满池春水,下句为静态描写,动静结合;白诗都是动态描写。(2 分)表达情感上,本诗通过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来表达归隐田园后的快乐之情,白诗主要表达对春天景色的喜爱。(2 分)3(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精卫词王 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B
9、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4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错误。诗歌第三、四句就是对提问的回答,即问即答,并且后面的诗句充满对精卫的赞美之情,可见作者对精卫填海的动机是清楚的。(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 分)【解析】 精卫即精卫鸟。相传精卫原是上古炎帝的小女儿,在游东海时,被海水淹死,变成精卫鸟,从此她不断衔来西山的木石发誓填平东海。本诗咏赞了精卫填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古代 诗歌 鉴赏 攻略 求同 熟识 比较 题型 讲义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7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