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提分攻略1熟知“4大设误角度”,识破诗歌鉴赏客观题“答题陷阱”讲义.doc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提分攻略1熟知“4大设误角度”,识破诗歌鉴赏客观题“答题陷阱”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6古代诗歌鉴赏提分攻略1熟知“4大设误角度”,识破诗歌鉴赏客观题“答题陷阱”讲义.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6 古代诗歌鉴赏 提分攻略 1 熟知“4 大设误角度” ,识破诗歌鉴赏客观题“答题陷阱”提分攻略 1 熟知“4 大设误角度” ,识破诗歌鉴赏客观题“答题陷阱”(对应学生用书第 50 页)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其考查落脚点仍是考纲规定的 4 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不仅降低了诗歌鉴赏题目的解答难度,而且间接降低了诗歌的阅读难度,解决了阅读理解上的部分障碍。命题方式 设误角度 应对策略命题人对全诗或是某一联、某一句所表现的形象、营造的意境做出描述,要求考生判断正误。形象、意境特点概括不当中。命题人从表达技巧角度对诗句或词语进行赏析,要求考生判断赏
2、析是否正确。表达技巧确认不准确和效果分析不当。(词句理解)命题人把诗句意思或诗句中某个词语的意思予以解说,要求考生判断正误。(语言特点)命题人对诗歌语言特点做出解说,要求考生判断其正误。语言鉴赏不当。命题人对全诗或诗的某一句、某一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出判断,要情感分析不当。逐一比对见到试题中对形象、意境、语言、情感的分析以后,要把其分析分成不同的语意单位,一一与诗句对应着比较,看哪部分的分析正确,哪部分的分析错误。涉及全诗的,还需要对全诗的内容作认真分析,以便与选项的内容进行对照。综合比较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根据排除法确定符合要求的答案。2求考生判断正误。典例剖析例 1 (2018全国卷)阅读
3、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野 歌李 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解题流程】设误角度:形象特点概括不当。分析:B 项,形象特点概括不当。 “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错,诗中“穷”并不仅仅指
4、“生活的贫困” ,而是更偏重精神层面,指“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 。【答案】 B例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李侍御赴安西高 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 燕支 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注】 虏障:指防御工事。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第二句以“金” “铁”来修饰“鞭” “骢” ,平添力度,使“行子”意气昂扬的英姿如在眼前。B颔联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 “万里外”展现出巨大的空间, “一杯中”回到别筵,极3富开阖之力。C颈联对比,连用地名尽显意境之广阔
5、,使人联想到安西与长安万里之遥,归乡无望。D末句以看宝刀的动作,表现豪壮气概,鼓励友人昂扬奋发地踏上征途,尽扫愁绪。【解题流程】设误角度:技巧确认不当。分析:C 项,技巧确认不当。 “对比”错;“归乡无望”解读不准确。【答案】 C例 3 (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 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
6、,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解题流程】设误角度:语言鉴赏不当。分析:D 项,语言鉴赏不当。此处指烛光与墨色相互映射, “飞纵横”指的是诗人下笔纵横飞舞,并不是指浓黑墨汁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答案】 D例 4 (2017全国卷,改造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送子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 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7、武林:杭州的别称。苏4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C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D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解题流程】设误角度:情感分析不当(曲解文意)。分
8、析:尾联表达了苏轼对子由出使时人身安全的担忧,怕他被契丹君主扣留,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C 项表述的意思,违背了诗的本意。【答案】 C即时训练1(2018潍坊二模,改造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满江红 代王夫人作 文天祥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 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雨淋铃 ,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 ,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 ,金瓯缺。【注】 代王夫人作:南宋灭亡时,王夫人作为昭仪随宋恭帝被掳往大都,在驿壁上题词满江红(太液芙蓉),后文天祥被押往大都途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古代 诗歌 鉴赏 攻略 熟知 大设误 角度 识破 客观 答题 陷阱 讲义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7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