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热点专项练热点12曲线、图表题.doc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热点专项练热点12曲线、图表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热点专项练热点12曲线、图表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热点 12 曲线、图表题专项专练,突破高考热点大关,冲刺满分!1.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 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5 h 时实验组细胞对培养液中含氮、磷的物质吸收速率最快B.10 h 时对照组中有的细胞染色体数和 DNA 数均为体细胞的 2 倍C.维生素 C 对分裂间期几乎没有影响,使细胞周期时间变长D.维生素 C 对癌细胞分裂期抑制作用比对分裂间期抑制作用明显【解析】选 B。含氮、磷的物质是合成 DNA 和蛋白质的重要原料,DNA 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分裂
2、间期,而实验组细胞在 1011 h 时分裂期细胞百分比迅速升高,所以此时对培养液中含氮、磷的物质吸收速率最慢,A 错误;10 h 时对照组中的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其中前期、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均和体细胞的相同,后期、末期细胞中的染色体、DNA数是体细胞的 2 倍,B 正确;由图可知使用维生素 C 后,分裂间期的时间明显延长而分裂期的时间基本不变,说明维生素 C 对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显,所以 C、D 错误。2.选择性除草剂 2,4-D 是一种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它是水稻田间的良好除草剂。为探究 2,4-D对稻田中鸭跖草防治的适宜浓度,科研人员进
3、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编号 A B C D E F2,4-D 浓度(g/mL) 0 20 40 60 80 100- 2 -鸭跖草植株高度(cm) 36 36.5 37 38 41 44水稻植株高度(cm) 16 16 16.5 16.6 17 17.8A.该实验设置 A 组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B.该实验的自变量只有 2,4-D 的浓度,无关变量是植株的高度C.选择性除草剂 2,4-D 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由该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 2,4-D 对稻田中鸭跖草防治的适宜浓度【解析】选 C。该实验设置 A 组的目的是作为对照;该实验的自变量只有
4、2,4-D 的浓度,植株的高度是因变量;选择性除草剂 2,4-D 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水稻生长,高浓度抑制鸭跖草生长;实验组都是促进鸭跖草的生长,所以无法判断稻田中鸭跖草防治的适宜浓度。3.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出现图示结果的是 ( )A.基因表达中基因碱基对数与氨基酸个数之比(不考虑终止密码)B.苹果细胞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的比值C.15N 标记的 DNA 分子在 14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后,含 15N 的 DNA 分子与含 14N 的分子之比D.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物自交所产生后代的性状分离比【解析】选 C。图示中的 2 个
5、方柱所示的数值比为 31。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若不考虑 mRNA 上的终止密码,则转录、翻译过程中基因中的碱基数mRNA 中的碱基数多肽链氨基酸数=631,可见,基因表达中基因碱基对数与氨基酸个数之比为 31,A 不符合题意。苹果细胞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每消耗 1 mol 的葡萄糖就会消耗 6 mol O2,同时产生 6 mol CO2;进行无氧呼吸时,每消耗1 mol 的葡萄糖,会产生 2 mol CO2,因此消耗等摩尔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比值为 31,B 不符合题意。 15N 标记的 DNA 分子在 14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后,共产生 23=8个子代 DNA 分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热点 专项 12 曲线 图表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