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学案.doc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学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微专题三 植被类型及分布核心知识必备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素 影响气候对植被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热量条件的不同使得自然植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光照: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降水: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到内陆减少,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气候植被对气候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度大,气温日较差小地貌对植被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山区植被呈现垂直分异特征。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
2、如安第斯山脉南部大陆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岸为温带荒漠和草原;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则没有地貌植被对地貌一方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水文对生物水文条件影响生物(动物和植物)的数量、种类(如水域中渔业资源的种类)水文 植被对水文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水循环,减小河流含沙量,降低径流量的变化幅度土壤土壤对植被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茶树耐酸怯碱,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2植被对土壤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亚热带气候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加,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实例应用提升1.(2
3、018烟台市考前训练)下图中 K 岛于 1983 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 年,该岛上已有 64 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1)(2)题。(1)K 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 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解析 第(1)题,由经纬网及海陆分布状况判断图示区域属于马来群岛的一部分,图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为爪哇岛。该区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所以 K 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第(2)题,据材
4、料可知,K 岛屿与大陆上的热带雨林相比,K 岛没有种源和光照优势,海拔高也不是恢复植被的优势,火山灰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植被生长。答案 (1)A (2)C2.在低山地区,植物的分布并不完全一样,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阴阳坡的不同。某地理实习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低山区(年降水量 490 毫米,海拔 500 米)进行了植被生长与分布状况的实地调查,结果如下表。据此读下表完成(1)(2)题。覆盖度 茂盛度 植物种类 代表植物高度甲坡 30% 中荆条、野瑞香、黄栌、胡枝子、白艾草荆条 0.6 米黄栌 0.5 米乙坡 70% 强盛荆条、黄栌、蚂蚱腿子、小叶苦枥、野瑞香、柔毛绣线菊、胡枝子、羊胡子草、柴胡、山
5、丹、铁杆蒿、卷柏地衣荆条 2 米黄栌 1.5 米(1)据提供信息可断定,甲坡为( )3A.针叶树种为主的阴坡 B.阔叶树种为主的阳坡C.草本植物为主的阴坡 D.灌木植物为主的阳坡(2)乙坡植被优于甲坡,主因归结于( )A.热量适宜 B.植物种类优势C.土壤肥沃 D.水分条件较好解析 第(1)题,该山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 490 毫米,降水相对较少。水分成为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阳坡水分蒸发旺盛,阴坡水分蒸发较弱,故阴坡水分条件好于阳坡,植被覆盖度好于阳坡。故甲坡为阳坡,据表中甲坡代表植物高度,可以判断为灌木。第(2)题,据上题分析,乙为阴坡,阴坡植被优于阳坡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好。答
6、案 (1)D (2)D4专题提升训练(时间:45 分钟 满分:9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山西模拟)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状分布。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及其挟带的泥沙和溶解的养分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下图示意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读图完成 13 题。1.形成 a 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风化作用2.b 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A.增加空气湿度和地表径流B.增加大风和沙尘天气C.阻止冰川移动D.拦
7、截径流和泥沙3.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荒漠地区 B.沿海地区C.湿润地区 D.平原地区解析 第 1 题,读图,根据图中表示径流的箭头可知,形成 a 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流水作用,灌丛将流水挟带的泥沙拦截,形成堆积物。选 B。第 2 题,b 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坡地,减缓地表径流流速,拦截径流和泥沙,D 对。有植被阻挡,地表径流不会增加,大风和沙尘天气可能会减少,A、B 错。从图中不能看出有冰川分布,C 错。选 D。第 3 题,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植被以灌丛为主,说明是在干旱区,最可能位于荒漠地区。选 A。答案 1.B 2.D 3.A“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
8、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读图完成 45 题。54.下列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带的变化规律相同的是( )A.澳大利亚大陆自东向西自然带的变化B.安第斯山东西两侧自然带的变化C.非洲大陆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D.从刚果盆地到东非高原自然带的变化5.下列自然带中, “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经过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热带草原带C.温带荒漠带 D.温带草原带解析 第 4 题,澳大利亚大陆自东向西自然带的变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带的变化都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自然带的变化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是受地形影响的结果;非洲大陆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
9、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刚果盆地到东非高原自然带的变化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是受地势影响的结果。第 5 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的自然带主要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沿线没有经过热带草原带。答案 4.A 5.B读我国某山地北坡植被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 67 题。6.影响该山地北坡草原带上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经度7.关于该山北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雪带下限比南坡高B.自东向西年降水量增加C.自东向西荒漠草原带宽度增大6D.自西向东植被带谱趋向简单解析 第 6 题,由图可知,该山地北坡的基带是荒漠草原带,结合该山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专题 复习 第二 部分 植被 类型 分布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