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人民版.doc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人民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作业 7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海口高三联考)1949 年 6 月,毛泽东明确提出“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 ”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 )A “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B “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C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解析:联合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属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另起炉灶” ,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求同存异” ,选项B 不符合题意,排除
2、;材料体现的是“一边倒”而非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答案:C2(2018合肥高三六校联考)1952 年底,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为 19.41 亿美元,其中与苏联、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 81.26%。这一成绩表明( )A新中国经济恢复的任务已完成B经济领域“左”倾思想的发展C我国初步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D新中国“一边倒”政策取得成效解析:“与苏联、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81.26%”说明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受到“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故 D 项正确;A 与材料中对外贸易
3、没有关系;B 是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出现;C 是 1957 年“一五计划”完成。答案:D3(2018衡水高三段考)1955 年 7 月,美国通过英国向中国建议举行大使级会谈,中国表示同意。8 月 1 日,两国首次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9 月 10 日双方就平民回国问题达成协议,钱学森由此踏上归国之路。这表明( )A中国改变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C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趋于瓦解D中美两国外交政策具有务实性2解析:美国和中国进行大使级会谈之后达成的平民回国问题,促使钱学森回国,说明双方都是从务实的角度出发,故 D 正确;当时仍然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故 A 错误
4、;B 是 1972 年;C 说法不符合事实,至今没有瓦解。答案:D4(2018福州高三八校联考)下图拍摄于 1954 年 6 月 25 日的印度首都新德里,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和印度尼赫鲁总理会面的场景。在这次外交活动中( )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新中国提出了不结盟政策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了修改解析:1953 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 年访问印度和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修改完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故答案为 D 项。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1953 年,排除 A 项;B 项不符合史实,排
5、除;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 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上,排除 C 项。答案:D5(2018福州高三十校联合测评)2017 年夏,中印在西藏洞朗地区发生对峙。早在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求同存异”方针D不结盟原则解析: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基本识记点,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不是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所提出的,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求同存异”方针是万隆会议上提出的,选
6、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不结盟原则是新时期的外交原则,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答案:B6(2018成都高三调研)日内瓦会议开始时,周恩来阐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说:“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3利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这段话表明中国政府( )A提出的和平共处原则成为国际公认准则B尝试用和平共处原则协商解决国际争端C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促进会议取得成功D实现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解析:从材料中看,周恩来总理强调的是“尊重” “不干涉”以及“和平共处” ,可以看
7、出周恩来总理表达出中国政府尝试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解决问题,所以本题选择 B 项。A 选项时期过早,这个时期只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阶段;C 选项与此无关,与“求同存异”有关的是万隆会议,不是日内瓦会议;D 选项不是材料表达的含义。答案:B7(2018武汉高三调考)1963 年,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其中一个是亚、非、拉,第二个“中间地带”是指欧洲、 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和日本。 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用意,是要团结和利用更多可以争取的力量。材料观点提出的背景是( )A中国与苏联关系的恶化B日本、西欧具有可以抗衡美国的实力C中日关系实现了正常化D美苏“冷战”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8、爆发解析:从“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用意,是要团结和利用更多可以争取的力量”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毛泽东想动用各方力量来维持稳定,结合所学知识,1963 年中苏关系破裂,这成为一切事情的根源,所以本题选择 A 项。B 选项错误,这一时期日本和西欧刚刚复兴;C 选项错误,中日关系正常化发生在 1972 年;D 选项不是主要问题。答案:A8(2018郑州高三摸底)1973 年,毛泽东会见美国基辛格博士时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HANDINHAND” , “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 。基辛格表示赞同。由此可知,此次会谈中美两
9、国( )A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促使世界政治格局改变C结成牢固的政治联盟D达成了遏制苏联的共识解析:据材料“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一条横线”是指抗衡苏联的阵线,故 D 项正确;中美关4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 1972 年尼克松访华时期,故 A 项错误;当时世界政治格局仍然是两极格局,没有改变,故 B 项错误;“一条横线”也不是牢固的政治联盟,故 C 项错误。故选 D。答案:D9(2018濮阳高三期中)1972 年 2 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期间,美国本着五项原则(重申一个中国的政策;声明美国不支持台湾岛内的独立运动;美国不鼓
10、励日本插手台湾问题;支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中国大陆和台湾的问题;支持继续推动正常化)和中国会谈,最终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这表明当时( )A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B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C美国坚决反对台湾岛内的独立运动D美国认识到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中国的政策不等于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故 A 选项错误;1972 年中美还未建交,故中美关系还未实现正常化,B 选项错误;材料信息“不支持台湾岛内的独立运动”也不等于坚决反对台湾岛内的独立运动,故 C 选项错误;美国本着五项原则和中国会谈,签署中美联合公报这说明美国认识
11、到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故 D 选项正确。故选 D。答案:D10(2018太原高三期末)1979 年,在日本政府酝酿对中国提供第一批日元贷款之际,日本国内出现了对中国放弃战争赔偿要“知恩图报”的氛围。日本通产省针对国内外反对对华日元贷款超过对东盟援助的意见,也曾明确表示应该对放弃战争赔偿要求的中国给予积极的合作。这种现象( )A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B是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响应C表明中日两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D受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解析:据材料“对中国放弃战争赔偿要知恩图报的氛围应该对放弃战争赔偿要求的中国给予积极的合作”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促进中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方略 课时 作业 现代 中国 对外 关系 人民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