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能力卷.doc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能力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能力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能力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河南六市高三联考占卜在商朝占有重要地位,商王事无大小,都要占卜。到了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这一变化( )A适应了王权统治的需要 B提高了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C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D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神权控制22018江苏卷右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 20 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 “爵”相通, “猴” “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2、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32018北京石景山区高三一模读图,以下符合此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A生产关系开始调整 B土地私有制正式确立C官僚政治已经形成 D郡县制在全国实行42018浙江温州选考适应性测试通过这条运河,从巴蜀一带出发的粮船被送到战争前线,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秦军在百越战场上兵锋凌厉、势如破竹,攻克了岭南。这条运河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井渠52018成都七中高三期中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秦朝建立后,面对空前扩大的统治区域,却采用了郡县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 B促进了封建
3、经济的发展2C官员任用原则的变化 D保证了专制皇权的强化62018杭州二中高三选考仿真考试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 ”这说明( )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C “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72018云南省西南名校联盟高三联考西汉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疆域缩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激增,至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 144 年)
4、,共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文景两代的政策( )A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B解决了“王国问题”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调整中央行政体制82018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二统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 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 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92018宁夏银川高三一模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地,到战国末期,黄河已有“浊河”之称,西汉时,黄河更是“河水高于地上” ,下游地区水患频繁,引发
5、土壤沙化和盐碱化。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 )A争霸战争频繁 B生产工具的改进C少数民族南下 D人口的大量迁移102018全国卷墨子中有关于“圆” “直线” “正方形” “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 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112018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测试管子任法:“故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6、法律的主要功能是要约束民众的行为B其中蕴含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C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保护D法实质上是君主进行统治的有力工具122018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测试公元前 130 年,汉武帝下诏令各郡国举荐文学之士。公孙弘在这次对策中把法、术、功利糅合到儒家仁、义、礼、智之中,认为“致利除害”是仁的重要属性。武帝评议对策等第时“擢弘对为第一”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汉武帝放弃了黄老之学 B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本质相同C汉代儒家背离先秦儒家 D儒法思想糅合适应大一统需要二、非选择题132018山东青岛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是汉武
7、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欧洲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记载“(汉朝)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通的中亚大道” 。 汉书西域传记载“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古代驻在边境上的烽火台),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 资治通鉴记载,元和元年(公元84 年)十一月,北单于派人驱牛马万余头与汉商贾交易。北匈奴诸王大人前来,所在郡都设官邸接待。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 开辟“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在于:沿线各国可以就经
8、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3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摘编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1)根据材料一
9、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丝绸之路”贸易政策的特点及影响。(11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开辟目的的不同之处,并评析“一带一路”战略。(14 分)142018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高三 2 月教学质量测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
10、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4发展先秦、秦汉能力卷1A 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题目中“到了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中国 古代文明 形成 初步 发展 先秦 秦汉 能力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