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阅读特效练组合7.doc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阅读特效练组合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阅读特效练组合7.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组合七论述类文本阅读周一(2018山东师大附中三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自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仅有文字,也包括物品。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的。最能清楚地表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队与澳大利亚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相遇。在英国方面,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子有科学记载及
2、船长日志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盾牌。如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谨地对这面盾牌进行研究和解读。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在只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这些全部知易行难。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程式,数百年来我们已经学会该如何判断文字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科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
3、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我们需要借助尽可能丰富和诗意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所传达的深刻内涵。这是我们了解许多文化的唯一途径。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这些历经层层文化转译的物品需要再次被严格审视,重新想象。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关键,对过往文化的重建是理解人类共性的基石。启蒙时代的收藏家与学者们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既仰赖对史实的科学排序,也发挥了诗意地进行重建的罕见能力。通过物品思考历史或去了解一个遥远的世界,是一种诗意的重构过程。我们承认自己所确知的事物有限,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既
4、然,这些物品的制作者从根本上说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那么,我们理应能够解密他们制造这些物品的用意及用途。有时,这甚至是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不只针对过去,也包括现在。我们是否真能了解他人?也许可以,但一定要借助诗意的想象,再结合严谨获取和归纳的知识。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A在叙述历史时,文字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只有在人类发展后期文字才开始发挥作用。B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当靠文字和物品的结合来记录,尤其是当文化程度较高的社2会记录自己的历史时更是如此。C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地位的不平等使只凭文字叙述历史变得
5、不客观公正,而物品可以消除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D相对于人类熟知的通过文字解读历史的方式,借助物品时还必须加入诗意的想象才更能理解它们传达的内涵。【解析】 A 项, “因为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只有在人类发展后期文字才开始发挥作用”强加因果,书写在人类发展后期才发挥作用不是由文化发展不平衡所致。B 项, “尤其是当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记录自己的历史时更是如此”曲解文意,原文是“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也包括物品” 。C 项, “物品可以消除这种有意无意的扭曲”表述不当,原文仅仅认为“需要参考” ,并非“可以消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A前三段分别从文字叙述
6、历史的局限性、历史事件双方的文字不对等、战争双方的记录文字不对等等方面论述研究历史时所用物品方法的必然性。B文章的第四段是个过渡段,指出人们对通过文献解读历史的方式很熟悉也很擅长,而要通过物品解读历史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这要借助想象。C文章的后四段反复强调想象在借助物品解读历史时的巨大作用,由“唯一途径”“关键” “全新的认知方式”等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思维的轨迹。D整篇文章论述的是“通过文物看历史”时必备的认知能力想象力的问题,以前后对比组织结构,以大量史实支撑观点,极有说服力。【解析】 “以前后对比组织结构”分析有误,没有对比,文章的结构是层层递进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7、分)( A )A物品和文字对历史记录同等重要,离开两者中任何一个去还原历史都意味着失真和变形,由此可知现在所见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B除了借助想象去构建物品承载的历史,我们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去了解一些文化,而这种想象不可避免地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C乾隆研究他喜欢的一枚玉璧,推测其用途并作诗纪念这一过程,方法值得肯定。这一事例可以作为“用物品来讲述历史,不能缺少诗人”的证明。D诗意地重建历史依靠的是丰富的想象,这种想象建立的基础是物品制造者和研究者同样是人类,而诗意的想象有时可以成为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解析】 “由此可知现在所见相当多的历史记录都是不准确、不真实
8、的”于文无据。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周二(2018济南一中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亮丽家园加拿大爱丽丝门罗3花园宫的一切是如此的完美无瑕,每座房子的表情都骄傲地指出了这一点。在新盖的大房子中间,经常还能看见另一种屋子,那就是老城区像富勒顿太太家那样的老房子。这些幸存下来的老房子阴沉沉的,被围困着,显示出岁月长短不同的沉积。它们的无序和突兀、不协调的屋顶角度和斜坡,透露出某种近似原始的气息,与这些街道格格不入。一群邻居家的女人坐在起居室里,还有一些男人也在。玛丽知道她们在说富勒顿太太的房子。她绝望地看着窗户外头,或者盯着自己的膝盖,想方设法找出几句漂亮的解释中止这个话题。她没有成功。“要
9、是我住她隔壁, ”史蒂夫表情愉快而温和,显然在期待随后的笑声, “我把孩子带过去,让他们带上火柴。 ”伊迪斯道, “亲爱的,你在开玩笑,我却努力做了点什么,我给市政厅打过电话了。我说,他们至少可以让她刷刷墙,或者把那些棚屋推掉一些。 ”“还有那些鸡。 ”贾妮英奇说, “我的天哪,那个味道。我知道我们住在边远地区,但怎么也没想到,我们隔壁就是家畜棚。 ”“住街对面可比住隔壁更糟糕。我都纳闷,我们干吗费半天劲要景观窗。 ”另一个女人说。史蒂夫竟然说, “按规定市政厅得给我们修条路,她的房子正好挡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只要我们现在让市政厅通路,这样,她就得走。这是法律。 ”愉快的笑声响起来。玛丽开口之
10、前,希望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既不要感情用事,也不要哆哆嗦嗦。 “不过,你们想没想过,她在这里住了很久了。我们大部分人还没生出来的时候,她就已经住在这里了。 ”她拼命地想找一些别的话,比现在这些话更有力、更理智的话,但她就是找不到一句。他们的话从四面八方向她侵袭。棚屋。扎眼。肮脏。私有产权。价格。“她的时代已经走了。 ”卡尔说, “不管你明白不明白,这栋房子压低了这条街每一座房子的价格。我做这行,我知道。 ”另外一些声音也参与进来。愤怒的情绪在他们之间蔓延,在他们的声音中散发,如同一股狂热的洪流席卷了他们。“我们现在已经争取到每一个人了。 ”史蒂夫说, “用不着一家一家跑了。 ”道路申请书开始
11、在他们手中传来传去。玛丽跪在地板上,和丹尼的拉链斗争了半天,然后站了起来,穿上外套,理了理头发,戴上手套,随即又摘了下来;她再也想不到什么能做的了,于是走向餐厅的桌子,那是通往大门的必经之路。卡尔把笔递给了她。“我不能签字。 ”她回答。她的脸刷地红了,声音战栗。 “我不觉得我们有这个权利。我们没有权利。 ”“玛丽,你不在乎这里的环境吗?你也住在这里呀。 ”“哦,我,我不在乎。 ”想象之中,每当你支持什么的时候,总是会声音洪亮,而周围的人被你惊醒,感到羞愧不安。但,在真实生活里却不是这样。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4自己变成大家下次一起喝咖啡时的笑料。“大家不是为了好玩才想赶她走。 ”卡尔说, “这
12、很不幸,我们都知道。但我们得为社区着想。 ”“没错。 ”玛丽回答道。但是,她把双手塞进了外衣口袋,她突然想到了,他们是对的,为了他们自己,这都是他们必须做的。玛丽带上丹尼,走出了门。现在,你什么也做不了,除了把手插进口袋里,保留一颗不打算服从的心以外。(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A第一段以对比手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写出了新旧城区截然不同的面貌,暗示了两个城区间的矛盾对立,为下文故事的发展设置了背景。B小说通过玛丽写出了个人在群体面前的无力与坚持,凸显了她的善良,展现了新旧城区对峙时矛盾双方为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利益激烈斗争的社会现实。C故
13、事情节主要靠简单的对话和心理描写推进,情节看似平淡实则波澜涌动,各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慢慢凸显,即便未正面出场的富勒顿太太也形象鲜明。D小说文笔简洁细腻,背景设定只是一个社区,情节发展只在一间房里,人物不多,写作空间有限,但却在限定的空间写出了丰富的意味,富有创意。【解析】 B 项, “展现了新旧城区对峙时矛盾双方为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利益激烈斗争的社会现实”概括有误,富勒顿太太并未加入斗争,争论的双方是玛丽和她的邻居们,她们都是在新城区。2小说的最后写了两次玛丽把手塞进外衣口袋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 分)【答案】 (1)心理描写上,表现了玛丽发现无法改变邻居们的决定之后放弃争辩的心理。(2)
14、情节发展上,表现了玛丽内心的抗拒和坚决,她不会服从邻居们的决定。(3)人物形象上,塑造了玛丽温柔、坚定、富有良知和同情心的女性形象。【解析】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它对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有重要的作用。小说的最后写了两次玛丽把手塞进外衣口袋的细节,作用要结合文本从心理、情节、人物方面进行分析。把手塞进外衣口袋的细节,表现出玛丽内心的一种争辩抗拒的心理特点,展现出玛丽温柔贤惠,内心坚定的情怀,考生可据此分析。3结合全文,概括说明小说的题目“亮丽家园”有什么丰富的含义。(6 分)【答案】 (1
15、)内容上:玛丽生活的花园宫是新兴建的漂亮美丽的社区。(2)人物形象上:住在亮丽家园的邻居们有的却显露出了自私刻薄的丑陋人性,他们对待富勒顿太太既不友善也不宽容,题目隐含了对这些人的批评和讽刺。(3)主题上:真正的亮丽家园应该是居民们都如玛丽那样宽容和友善,彼此尊重和谐相处,题目隐含了作者的希望。【解析】 解答时注意结合文本内容,由表及里的分析。文章的题目一定与文章的内容、人物、情节、主题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这类题目一定要从这几个方面综合全文的信息来考虑。小说题目“亮丽家园”的含义有:玛丽对生活在旧房子老居民的宽容5与同情;作者对富勒顿太太的邻居们的批评和讽刺;作者希望居民们都如玛丽那样
16、宽容和友善,互相敬重、友好相处。结合文本概括分析即可。实用类文本阅读周三(2018江南十校 3 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中,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率增长显著。其中,在数字化阅读方阵,手机阅读增速最快,已经连续 8 年增长,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 74.4 分钟,同比增长 19.6%。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手机阅读质量还不高。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察:从阅读的供给侧来说,很多手机文章的质量还不高。以微信文章为例,读者的微信阅读时间占去了三成半,但不少微信文章
17、存在拼凑、虚假等问题,不仅浪费读者的时间,也是在误导读者。不久前新京报调查披露,自媒体平台上的一些文章通过抄袭、拼凑事实、巧立标题甚至夸大造谣以获取高阅读量,比如一篇正文不足 300 字、配有 5 张网络图片的文章获得了近 6000 条网友评论。这样的低质文章虽然提高了阅读率,但是实际阅读质量却不能恭维。从阅读的需求侧来看,虽然读者花在手机阅读上的时间似乎不少,不过多数是“忙里偷闲式阅读” “走马观花式阅读” “碎片化阅读” ,这种“浅阅读”比不阅读显然要好,但是阅读质量却不容乐观。(摘编自冯海宁手机阅读需要重视“阅读质量” 中国江苏网 2017 年 4 月 24 日)材料二:材料三:经典阅读
18、的意义,本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但是现在成人读盗墓、穿越,孩子读图文、漫画却越来越多,加以资讯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遂使其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认知。尤其近几年,以图代书,做在线阅读,甚或以上脸谱( Facebook)、刷微博代替阅读的不在少数。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景观。经典阅读,能使人在人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待,助成理性对感知的超越,人性对历史的体贴。至于网络,因常提供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在读网带上时尚化的“轻阅读”特性同时,也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的品质,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对此,前年出版的尼古拉斯卡尔( Nicholas Carr)的
19、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6们的大脑指出,因网络对人“神经线路”与“记忆程序”的重新编布,使人的阅读常流于字表滑行,而无法做深入的思考,由此,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 追忆似水年华又太晦涩,并将爱读经典视为前人缺少环境刺激、无处可去养成的老嗜好,而将其毫无顾惜地抛弃。却在一味的读图和读网的便捷中容忍偷懒。在这种偷懒中,那种对深邃思想的卓越追索,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渐渐消退和淡忘,甚至被嘲笑和放逐。而这些,恰恰经典里最多,甚至就是经典最显著的徽标。(摘编自汪涌豪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中国新闻网 2016 年 2 月 14 日)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20、A2016 年,我国成人数字化阅读率增长显著,手机阅读增速最快,我国人均纸质书的阅读量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B2016 年,我国成人更多采用数字化阅读,微信阅读占了不少时间,但我国人均电子书的阅读量并没有增加。C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所知,作者认为,再一次论述经典阅读的意义,还是非常有必要的。D对深邃思想的卓越追求,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这些是经典里最多的,却是电子书里所没有的。【解析】 材料二可推,纸质阅读和电子书阅读只是阅读方式不同,阅读电子书也可能是阅读经典。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A材料一从手机阅读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角度,着重
21、分析了当前中国人手机阅读方式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B材料三论述了当前在以图代书、在线浏览、上脸谱、刷微博等“浅阅读”风气存在背景下,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C由于手机阅读多数是“忙里偷闲式阅读” “走马观花式阅读” “碎片化阅读” ,作者认为手机阅读并不值得提倡。D在一味读图和读网的便捷中容忍偷懒,一些人抛弃了篇幅很长的战争与和平和晦涩的追忆似水年华的阅读。【解析】 A 项,没有着重分析当前中国人手机阅读这一阅读方式具有的优势。C 项,“可见手机阅读并不值得提倡”错误,作者认为手机阅读比不阅读好。D 项, “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不等于 “篇幅很长” ,他觉得晦涩不等于“晦涩” 。3根据上述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突破 训练 阅读 特效 组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