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精准培优专练.doc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精准培优专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精准培优专练.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培优点十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 1 (2018 高考卷 2)1923 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解析】由“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可知孙中山认为国民党之所以在革命之后十二年还没有成功,而俄国革命六年就成功了,是因为俄国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
2、党的领导,所以选 C;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所以不可能走苏俄革命道路,也没有放弃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所以排除 A、B;孙中山把原因归结为领导核心不够好,而没有改变斗争目标,故排除 D。【答案】C典例 2 (2018 高考卷 1)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解析】解题时要重点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的含义
3、。“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即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从而在思想上为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 C 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故 A 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 B 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 D 项错误。【答案】C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1中国近代史
4、上由南向北的国民大革命和由北向南的解放战争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于这两次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B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C都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D前者侧重于民族革命,后者侧重于民主革命【解析】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故 A 错误;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两者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故 B 正确;国民大革命以反帝反封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并不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故 C 错误;国民大革命侧重于民主革命,并不是侧重民族革命,故 D 错
5、误。故选 B。【答案】B2北伐以前 国民党需要借助广东农民的力量平定商团叛乱、东征和统一广东北伐开始后广东成为后方基地,国民党需要广东政治安定和提供财政支持,国民党左派多随军队北上,留守广东的军政势力多为国民党右派上表为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扶助”农民运动的政治考量。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北伐后广东成为全国农运的中心B北伐后农运的地域格局发生变化C农运推动了政局变化和北伐进程D广东农运随革命形势发展而高涨3【解析】北伐以前国民党农民运动中心在广东,随着北伐的开展,农民运动逐渐从广东向北伐经过的城市发展,故项正确;北伐后农民运动中心逐渐北移,故 A 项错误;材料说明北伐运动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发
6、展,故 C 项错误;北伐战争开始后,随着农民运动格局北移,广东农民运动不再高涨,故 D 项错误。【答案】B3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国民革命,都是辛亥革命的自然产物。在该学者看来,这些运动和革命共同的意义是A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否定B强调对民主共和的追求C注重对人性私弱的批判D推翻了君主制度的束缚【解析】新文化运动否定儒家思想文化,五四运动倡导民主思想以及国民革命打到军阀,都是对于传统封建思想和制度的否定,故 A 项正确;民主共和思想是辛亥革命倡导思想,故 B 项错误;三者都没有批判人性问题,故项错误;推翻了君主制度的束缚是辛亥革命的功绩,故项错误。【答案】A4五四运动后
7、,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解析】解题时要重点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的含义。“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即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
8、人得到幸福,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 C 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故 A 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4社会制度,故 B 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 D 项错误。【答案】C5下表为国民革命时期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据此可知A地域性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迅速B湖北的政治环境一度比较宽松C广东农运对北伐的反应较为理性D湖南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区域【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来看,湖南省的农会会员增长最快,在全国的比例也有很大提高,说明这一时期湖南的政治环境比较宽
9、松,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故答案为 B 项。A 项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排除;随着北伐战争的进展,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C、D 项说法错误,均排除。【答案】B6表为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至 30 年代不同派别关于当时社会性质的历史认知。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这一时期代表人物 基本主张 主要刊物陶希圣等国民党改组派认为中国的社会性质不能被笼统地称为宗法社会或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宗法封建社会。“新生命派”成员多属于国民党改组派,所以也有“改组派”之称。新生命杂志李立三、张闻天等中共 指出封建半封建经济在中国占支配地位,认为中国是半殖 新思潮杂志5领导和一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工作者民
10、地半封建社会。他们被称为“新思潮派”“中共干部派”。任曙、严灵峰与“新思潮派”针锋相对,他们都主张中国经济已经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当时也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动力杂志A南京国民政府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B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C社会走向成为学界和政界关注的问题D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各派在确定社会性质的时候,均与社会发展走向作为重大参考,由此可知,C 符合题意;A 与史实不符;B 与第一和第三则材料信息无关;D 与第一二则材料信息不符。【答案】C7如下图,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
11、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于图中阴影部分的内容推测正确的是A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D都反映了西方思想的中国化【解析】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新旧三民主义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理论的影响;包括解放战争在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6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因此中国民主进程体现出西方思想中国化的特点,故答案为 D 项。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排除 A 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体现出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排除 B 项;辛亥革命不涉及统一战线,排除 C
12、项。【答案】D8中国代表团最终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一大声说“不”的举动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十分罕见,它摆脱了以往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规律。中国政府没有签字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实力强大,坚持反帝立场B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C国内人民反帝斗争的强大浪潮D国际社会的同情支持【解析】巴黎和会失败促使国内兴起五四运动,中国政府没有签字的主要原因国内人民反帝斗争的强大浪潮促使,C 正确;A、B 和 D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答案】C9下表为 1935 年全国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类论著数量统计,据此表可知有关社会主义有关辩证唯物主义有关历史唯物主义有关计划经济有关国民党历史有关三民主义32 本 23 本 23 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专题 十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 历程 精准 培优专练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