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doc
《2019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湿衣晾干 B. 食物腐烂C. 纸张燃烧 D. 钢铁生锈2.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 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C. 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D. 蒸馏水:我被酒精灯加热后蒸发了3.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俗称“一滴香”的物质对人体有毒,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 A. 用工业酒精配制的饮用酒 B. 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C. 用甲醛浸泡的海鲜 D. 用干冰冷
2、藏的食品4.当你在复印材料时,经常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 该变化是化学反应C. 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D. 臭氧与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玻璃破碎C. 牛奶变酸 D. 燃放烟花6.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 ) 2A. 樟脑丸放在衣橱中消失 B. 木材做成课桌 C.食物腐败 D. 石蜡熔化7.“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碾米 B. 淘米C. 洗菜D. 酿酒8.某食品保鲜剂以淀粉、
3、二氧化硅(SiO 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SiO2属于氧化物 B. 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C. 该保鲜剂可以与明火接触 D. 酒精挥发发生了物理变化9.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汗水的挥发 B. 蛋白质的水解 C. 葡萄糖的氧化 D. 油脂的消化吸收10.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雪糕慢慢融化 B. 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C. 电灯泡通电发光 D.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11.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水是循环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
4、会减少 B.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C. 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多种产品,属于物理变化 D. 更多利用太阳能可减少环境污染1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B.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C. 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蔗糖溶解于水 B. 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C. 海水晒盐 D. 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二、多选题14.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 ,
5、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B. 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铁两种固体粉末(观察颜色)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3D. 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15.(多选)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铜丝作导线 B. 活性炭作吸附剂 C. 天然气作燃料 D. 氮气用作保护气16.打雷闪电的时候,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 O 2)变为臭氧(O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 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 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 D. 氧气和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17
6、.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 工业污水需要处理后才可以排放 D. 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18.下列物质颜色为黑色的是( ) A. 氧化镁 B. 二氧化锰C. 碳酸氢铵 D. 氧化铜19.下列关于化学发展的看法错误的是() A.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B. 提升人类健康水平C. 有助于人类开发新能源 D. 帮助人类研制电脑软件三、填空题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_ 21.A、B、C、D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A
7、、B 都由两种相同放入元素组成,C、D 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 C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 , B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3)A、B 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原因是_ 22.生活处处化学,请列举与衣食住行有关的四种化学制品_ 23.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铁矿石被粉碎;胆矾是蓝色的固体。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 ,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 , 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8、_ ,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用序号填写) 。 24.用小刀轻轻地把金属钠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钠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钠本身融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金属钠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_、熔点_、硬度_、密度_化学性质:_ 四、解答题25.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无毒气体,如图所示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对该气体做出一种假设(猜想) ,并按你的假设进行探究,填写下表假设(猜想)验证方法及操作可能看到的现象结论26.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五、实验探究题27.发酵粉是一种制作风味糕点的常见蓬松剂某兴趣小组拟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发酵粉
9、一般含有 NH4HCO3、NaHCO 3、明矾KAl(SO 4) 212H2O中的 2种已知反应:2NaHCO 3Na2CO3+H2O+CO2 (1) 【提出假设】假设 1:有 NH4HCO3和 NaHCO3;假设 2:有 NaHCO3和明矾;假设 3:有_和明矾 (2) 【方案与流程】5【问题与讨论】步骤的操作是在研钵中把发酵粉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气体 A为_若生成 A,证明假设_或假设_可能成立;若不生成A,证明假设_成立如果生成 A,经过步骤和步骤后,生成气体 B,则 B是(填化学式)_,证明假设_成立,写出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 六、综合题28.关于茶叶,请回答: (1)饮茶可为人体补充所需
10、维生素。茶叶中维生素 C的含量较高。维生素 C的化学式为C6H8O6 , 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_。 (2)绿茶中的维生素 C易被氧气氧化而失去营养价值,受热时更容易被氧化。对于绿茶的保存或饮用方法,请你给出一条建议_。 (3)大部分蛋白质难溶于水。饮茶时,茶叶中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_(填“茶水”或“茶渣” )里。 29.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白酒、矿泉水、白醋等都是家里常见的物质,要区分这三种物质最简单的方法是_,所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这些物质的_(选填“物理”或“化学” )性质。 (2)人体内元素失衡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缺乏_元素会引起贫血。 (3)在节日里,人们经常燃
11、放烟花。在烟花中一般加入镁、铝等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_,反应的表达式为_。 6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湿衣晾干 B. 食物腐烂C. 纸张燃烧 D. 钢铁生锈【答案】A 【解析】 【解答】食物腐败是缓慢氧化,纸张燃烧是燃烧过程,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上三者均属化学变化,只有湿衣服晾干是水有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故选 A【分析】属于物理变化即使在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对每个选项利用这一标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此题是对物理变化判断的考查,只要能对物理变化的概念有所认识即可解决此题,此类题属基础知识考查题析:属
12、于物理变化即使在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对每个选项利用这一标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2.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 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C. 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D. 蒸馏水:我被酒精灯加热后蒸发了【答案】B 【解析】 【解答】A、试管被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灯泡发光过程中由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13、B【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俗称“一滴香”的物质对人体有毒,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 A. 用工业酒精配制的饮用酒 B. 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C. 用甲醛浸泡的海鲜 D. 用干冰冷藏的食品7【答案】D 【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 【解析】 【解答】A、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对人体有害,A 不符合题意;B、瘦肉精对人体有害,B 不符合题意;C、甲醛对人体有害,C 不符合题意;D、小苏打可以用于食品工业,用小苏打焙制的食品对人体无害,D
14、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喝碳酸钠,对人体无害。4.当你在复印材料时,经常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 该变化是化学反应C. 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D. 臭氧与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答案】B 【解析】A、氧气在放电下转换为臭氧,从题中所给信息“臭氧有特殊的气味”知臭氧和氧气不是一种物质,所以该反应是化学变化,故 A错误B、因为 A选项错误,而 B选项与 A选项正好相反,所以 B一定正确C、根据 A分析知氧气与臭氧不
15、是同一种物质,所以 C错误D、二者不是同一钟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不同,所以性质不会相同,所以 D错误故选 B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玻璃破碎C. 牛奶变酸 D. 燃放烟花【答案】B 【解析】A、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玻璃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牛奶变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显酸性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燃放烟花的过程中一般有二氧化碳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 B。6.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 ) A. 樟脑丸放在衣橱中消失 B. 木材做成课桌 C.食物腐败
16、D. 石蜡熔化【答案】C 【解析】 【解答】解:A、樟脑丸放在衣橱中消失,是樟脑球分子的扩散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 8B、木材做成课桌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木材发生了形状的改变,发生了物理变化;C、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氧气参与生成了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D、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故选 C【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7.“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碾米 B. 淘米C. 洗菜D. 酿酒【答案】D 【解析】 【解答】解:A、碾米的过程,米
17、还是米,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误; B、淘米是将米和混有的杂质分离,物质都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误;C、洗菜是将菜清洗干净,将物质进行简单分离,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错误;D、酿酒过程发生了糖类物质变为乙醇的变化,则属于化学变化,故 D正确故选:D【分析】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酿酒是糖类物质变为乙醇的过程,物质发生了变化,则属于化学变化8.某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 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SiO2属于氧化物 B.
18、 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C. 该保鲜剂可以与明火接触 D. 酒精挥发发生了物理变化【答案】C 【解析】 【解答】解:A、SiO 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 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故选项说法正确C、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物,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D、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根
19、据题意,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 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9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酒精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改变,进行分析判断9.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汗水的挥发 B. 蛋白质的水解 C. 葡萄糖的氧化 D. 油脂的消化吸收【答案】A 【解析】 【解答】解:A、汗水的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蛋白质的水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氨基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葡萄糖的氧化过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油脂的消化吸收过程中有新物质
20、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10.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雪糕慢慢融化 B. 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C. 电灯泡通电发光 D.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答案】B 【解析】 【解答】解:A、雪糕慢慢融化,发生的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误; B、吃进的食物被消化,食物转化为人体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B正确;C、电灯泡通电发光,是电磁辐射的结果,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故 C错误
21、;D、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是因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造成的,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误;故选 B【分析】根据在变化中若有新物质生成则发生的变化为化学变化,而物质的形态的改变、分子位置的改变都没有新的物质或新的分子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11.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水是循环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会减少 B.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C. 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多种产品,属于物理变化 D. 更多利用太阳能可减少环境污染【答案】A 【考点】水资源状况 【解析】 【解答】解:A、自然界中水是循环的,但由于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中考 化学 专题 练习 物质 变化 性质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