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8怀疑与学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品析重要语句的含义,把握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2.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3.培养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怀疑,善于发问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1.检查词语听写。2.交流关于“治学”的名言。(1)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3)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陈献章)(4)读书易,思索难,两者缺一,便都全无用处。(美富兰克林)3.回顾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二、合作探究,品读领悟1.文章在论述第一个分论点时,分了几个层次?交流点
2、拨:第一层(3、4 段),论述“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第二层(5 段),论述“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2. 第 3 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讨论并归纳: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引出“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第 4 段、第 5 段论述了什么内容?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交流明确:论述了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第 4 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以“三皇、五帝”“腐草为萤”两个例子,具体论述了人们是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的,简明易懂。第 5 段主
3、要2运用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先正面论述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学问才是自己的,然后反面论述,如果不是这样,就是盲从,就是迷信。最后又引用孟子的名言,使论证更有力。4.第 4 段、第 5 段论述既然论述了同样的内容,为什么写了第 4 段还写第 5 段?两段内容有何不同?讨论明确:(1)第 4 段主要论述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 5 段主要论述“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对于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2)第 4 段侧重论述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18 怀疑 学问 课时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