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同步精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同步精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同步精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 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知能演练提升1.(2016四川成都中考)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 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D.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2.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3.在一根表面
2、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 F 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 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F 甲 F 乙 F 丙 甲 乙 丙B.F 甲 乙 丙D.F 甲 =F 乙 =F 丙 甲 ”“F 乙 F 丙C.F 甲 =F 乙 =F 丙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选填字母)。 A. 甲 乙 丙C. 甲 = 乙 = 丙其中 (选填“甲” “乙”或“丙”)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同。 9.老师组织学生开展用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活动。要求每个学生用一块质量为 60 g、密度为1.5103 kg/m3的橡皮泥造一艘
3、小船,然后把图钉或者螺母、沙粒等当“货物”装进去,看谁的小船装载的“货物”最多,最后是小华同学造的小船以装载了 100 g 的“货物”获胜,如图所示。( g 取10 N/kg)求:(1)这块橡皮泥直接放入水中所受到的浮力;(2)小华“造”的小船装载 100 g 货物时受到的浮力;(3)根据上面的计算,说一说用钢铁造的船能浮在水面上的道理。10.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3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猜想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
4、象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 1 2 3 4 5 6物块 A B C D E F2.71032.21031.6103 0.8103 0.61030.4103实验现象(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和 3 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 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4、5 和 6 的数据、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4)小明同学认 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得到的初步结论未必足以使人信服,应该用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于是他决定进一步研究密度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级 物理 下册 103 物体 浮沉 条件 应用 同步 精练 解析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