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3化学实验与探究考点17科学探究新信息探究(无答案).doc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3化学实验与探究考点17科学探究新信息探究(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3化学实验与探究考点17科学探究新信息探究(无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科学探究(2018绥化) 在介绍氢气的制法时,老师告诉同学们,铝丝与一种可以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溶液反应,也会生成氢气。【提出问题】与铝丝反应的是什么溶液?【交流讨论】分析后,大家一致认为该溶液不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原因是。同学们决定进一步探究。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该溶液。【查阅资料】含有不同金属离子的溶液在灼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钠 钙 钾黄色 砖红色 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实验探究】小强取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发现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小明用铂丝蘸取该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有同学提出应向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小美取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没有
2、看到明显现象,这样做是为了排除(填离子符号)的干扰。【实验结论】该溶液为溶液。【交流反思】老师告诉同学们,铝与该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氢气外,还生成了一种含有 A1O2-的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金属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而生活中使用的铝制品却耐腐蚀,原因是。 (18 广元)14 (2018 省市,14 题,8 分)在某次探究活动中,小明同学往 NaHCO3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即认为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小亮同学却有疑2问。【提出问题】在溶液中,NaHCO 3和 NaOH 真的不反应吗【猜想假设】(1)溶液中,NaHCO 3和 NaOH 要反应(2) ;【查阅资料】(1
3、) 可溶于水的酸、碱、盐在水中能解离出对应的阳离子和阴离子(2) 部分碱、盐的溶解性表(室温)【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1) 根据实验 1 中无明显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选填字母编号)A. 混合溶液中没有 NaCl B. 混合溶液中没有 Ba(HCO3)2;C. 混合溶液中没有 NaHCO3 D. 混合溶液中的阴、阳离子不能形成不溶物(2) 实验 3 中生成的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沉淀中的阴离子只能来源于实验 (选填“1”或“2”)所得到的溶液,则实验 (选填“1”或“2”)必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依据上述实验及分析,猜想 成立。【总结反思】两种溶液混合,未
4、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化学反应 (选填字母编号)A.一定没发生 B. 一定发生了 C. 不一定没发生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探究题;【猜想假设】实验中猜想两种物质是否反应时,往往假设有两种可能,第一是物质之间反应,第二个是不反应;【解释与结论】(1)根据向 NaHCO3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在结合资料信息可推断混合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没有形成不溶物,不能产生沉淀,因此不能确定混合溶液中的物质3是否发生化学反应,也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 NaCl、Ba(HCO 3)2、NaHCO 3;(2)根据资料信息可知,上述物质间反应能形成的沉淀只有碳酸钡,碳酸钡,化学式为:BaCO 3;因
5、为实验 1、实验 2 中都没有沉淀产生,而 NaHCO3、 NaOH、 BaCl 2一起混合就有沉淀生成,由此可推断实验 2 所得到的溶液,生成了碳酸根离子,则实验 2必定发生了化学反应,据此解答推断(3)。【总结反思】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实验分析可知,两种溶液混合,即使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化学反应也不一定没有发生。【解题过程】 【猜想假设】实验中两种物质一般是否反应时,往往假设有两种可能,第一是溶液中 NaHCO3和 NaOH 要反应,第二个是溶液中 NaHCO3和 NaOH 不反应;故填:在溶液中,NaHCO 3和 NaOH 不反应;【解释与结论】(1)向 NaHCO3溶液中滴加 BaCl2
6、溶液无明显现象,根据资料信息可知,溶液中没有碳酸根离子,说明混合溶液中的阴、阳离子不能形成不溶物,但是,不能确定混合溶液中的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也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 NaCl、Ba(HCO 3)2、NaHCO 3 ,故选 D;(2) NaHCO3和 NaOH、BaCl 2的溶液混合产生沉淀,根据资料信息可知,生成的沉淀为碳酸钡,化学式为:BaCO 3;因为实验 1 中 NaHCO3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沉淀产生,说明碳酸根离子不是来自实验 1 的混合溶液,实验 2 中 NaHCO3中加入 NaOH 溶液后,再加 BaCl2溶液就有沉淀生成,说明该沉淀中的阴离子,即碳酸根离子,只能
7、来源于实验 2 所得到的溶液,也就是说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根离子,则实验 2 必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 3+NaOH= Na2CO3+H2O;故填:BaCO3;2;NaHCO 3+NaOH= Na2CO3+H2O。(3) 由此可知,溶液中,NaHCO 3和 NaOH 要反应,则猜想一成立。【总结反思】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实验分析可知,两种溶液混合,即使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化学反应也不一定没有发生,故选 C。【知识点】物质在溶液中的电离,碱、盐的化学性质,物质成分的检验、鉴别,实验探究的操作方法;(18 乌鲁木齐)15.(9 分) 超 市 出 现 了 一
8、种 含“ 污 渍 爆 炸 盐” 的 新 产 品( 如 图) , 能清 除 衣 服 上 难 以 清 洗 的 汗 渍、 果汁渍。 它的特殊的名称让小明对它产生了探究的兴趣。(1)小明在超市的 区域购买了此产品。( 2) 阅 读 产 品 标 签:“ 污 渍 爆 炸 盐 ”是 一 种 衣 物 助 洗 剂, 主要 成 分 是 过 碳 酸 钠, 能 在 瞬 间 去 除 洗 衣 液 难 以 除 去 的 多 种顽 固 污 渍 , 本 产 品 不 伤 衣 物, 无 磷 是 它 的 一 大 优 点。含 磷 洗 涤 剂 对 环 境的危害是 。( 3) 查 阅 资 料: 过 碳 酸 钠( Na2CO4) 是 白 色
9、结 晶 颗 粒,溶 于 水 会产生碳酸盐和其它化合物。4(4)合理猜想其它化合物为:i. NaOH;ii. H2O2;iii. NaOH 和 H2O2;小明做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5)实验设计:探究“污渍爆炸盐”水溶液的成分,完成下列表格。 已知:Mg(OH) 2 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 骤 1: 取 少 量 “污 渍 爆 炸 盐” 于 烧 杯 中,加 入 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步 骤 2: 取 少 量 步 骤 1 形 成 的 溶 液 于 试 管中, 再 加入 , 振荡,静置。白色沉淀 含有 Na2CO3步 骤 3: 取 少 量 步 骤
10、 2 试 管 中 的 上 层 清 液于 另 一 支试管中,再滴加少量 MgCl2 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 步 骤 4: 另 取 一 支 试 管, 加 入 少 量 步 骤 1 形 成 的 溶液,再加入 ,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 含有 H2O2(6)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写出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 梧州)26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资料知道,乙醇(分子式为 C2H6O)俗称酒精,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现对乙醇与氧气反应进行探究。【探究活动一】同学们把绕成螺旋状的红色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到通红,取出铜丝,发现表面变黑,趁热插入装有无水乙醇
11、的试管中(如图) ,铜丝很快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得到 A 溶液;经称量,实验前后铜丝质量不变。铜丝灼烧后生成的黑色物质是 ,铜丝除了给反应加热外,还起到 作用。【提出问题】 生成的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有同学提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猜想一:SO 2猜想二:CO 2。猜想三:醋酸(C 2H4O2)【讨论与结论】同学们讨论后发表看法:小吴认为猜想一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 周认为猜想二也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 小施认为猜想三有可能正确,原因是醋酸具有挥发性,并有刺激性气味。5【探究活动二】小施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后,发现猜想三也不正确。请补充完成小施的实验操作和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中 化学 分类 汇编 实验 探究 考点 17 科学 信息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