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新人教版.doc
《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单选题1.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告诫统治者的从政名言出自(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2.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3. 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2、4. 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 “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社会秩序 B.强化中央集权C.构建平等社会 D.缓和诸侯纷争5.有一位思想家,在其社会主张方面,认为理想和功利是并存的。但他倡导的功利并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6.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这体现出( )A.荀子外儒内道 B.荀子丰富了儒家思想C.荀子持无神论 D.荀子吸收了道家思想27.墨子曰:“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
3、不惠忠, 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墨子的理想是( )A.建立克己复礼的礼制社会B.建立民贵君轻的仁政社会C.建立兼相爱的和谐社会D.建立君主专权的法治社会8.下表是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丛书的部分书目,其中对应的著作是( )中国人的圣书哲学的天籁庄子救世的苦行者人性的批判荀子国家的秩序A.论语老子韩非子B.论语墨子韩非子C.孟子韩非子墨子D.墨子论语韩非子9.有人认为在过去两千年中的绝大部分时期,孔子的思想都是中国的灵魂。此观点意在强调孔子思想( )A.深刻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B.为历代统治者所利用C.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主
4、流思想D.确立了官学正统地位10.春秋后期,自由讲学蓬勃兴起。在齐国,国君还筑有宏大的稷下学宫,容纳数千人,专供各派学者到此“不治而议论”。当时的自由讲学( )A.均主张社会转型 B.得到了各诸侯国的支持C.否定了传统观念 D.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3二、材料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 因郑庄公不满而作罢。为了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
5、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地温和成周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 如晋至二十”,“鲁大夫之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 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理想的时代,尽管对于旧制度他认为应该有损有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如果离开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所谓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各国的款待,
6、但他没有得到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要求做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费”。墨家还竭力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由此出发,墨家反对当时以强欺弱的残酷战争。摘编自白寿葬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墨家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孔子”之名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真实的孔子,即孔子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等。二是指不同视野下的孔子,即
7、当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视角来看待、理解、诠释和评价孔子及其所言、所行、所思时,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有关孔子的观念和形象。三是纯粹符号化的孔子,即孔子之为孔子,不再是一种纯个人的私名,而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人们交流与对话、对抗与互动时共同运用的公共的符号。摘编自林存光孔子形象的历史变迁与时代转换4根据材料,围绕“不同视角下的孔子形象”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中国史不同时期的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论证充分。)5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题干的意思是:君主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君主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君主自身端正.不用命令
8、,百姓就会服从:相反,君主自身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服从。这种重视“仁”和”义”的主张.属于儒家思想.故选 B 项。2.答案:C解析:汉代崇尚儒学,而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这说明儒学注重历史传统.并不“迷信”孔子个人,“五经“也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家思想而作的,故 C 项正确,A 项错误:汉代儒学并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家思想,而是强调寻根溯源,B 项错误儒学并没有因秦始皇焚书而断绝,故 D 项3.答案:C解析:题干中材料出自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尚书。儒家核心思想是 “仁”“仁政”等。另外材料信息强调“民监”,即强调注重人民的利益,强调以民为本,所以正确答案选 C 项。A 项属于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寒假 作业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形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