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1 功【学习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知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会判断力是否做功。3知道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重点难点:1理解做功的两个要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正确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学习内容一:力学中的功学习指导:阅读课本 P62、P63 的相关内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自学检测】1用细绳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前进时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拉力对木块的移动作出了贡献,摩擦力对木块移动起阻碍作用。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对照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讨论
2、:1图 P11.12 力对物体做功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画出受力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进行分析总结)2图 P11.13 力没对物体做功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画出受力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进行分析总结)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5)手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做功:做功包含两个
3、必要因素:一个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2下面三种情况力没有对物体做功:(1)劳而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如:小孩推车,车不动,推力不做功。(2)不劳无功:物体靠惯性移动一段距离,并不是受到力的作用向前运动。如: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3)直无功: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力没做功,如:小明提着水桶水平移动,2拉力没有做功。【即时练习】1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C)A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B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C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D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匀速移动2下列情景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是(A)A小球从高处下落
4、B小球在地面上静止不动C小球沿水平轨道运动D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学习内容二:功的计算学习指导:课本 P63 至 P64 文字内容和插图,熟记功的计算公式、单位及其换算。【自学检测】1力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2在力学里计算力对物体做功的公式是 W Fs。3公式中符号表示意义:W 表示功,F 表示力,s 表示距离。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N,距离的单位是 m,功的单位是 Nm,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简称焦,符号是 J,1J_1_Nm。【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1自学例题:要求马做的功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先求什么,后求什么?计算时单位化成什
5、么单位?2分析下列三种情况中做功的多少?(1)甲将一块重为 10 牛的砖从水平面搬到 10 米高的脚手架上。(2)乙将两块重为 10 牛的砖从水平面搬到 10 米高的脚手架上。(3)丙将一块重为 10 牛的砖从水平面搬到 20 米高的脚手架上。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就越多。【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1起重机将重 3103N 的楼板以 1m/s 的速度从一楼举到四楼顶(每层楼高按 3m 计算),又将楼板水平移动了 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D)A110 3J B910 3JC2.710 4J D3.610 4J解析:从一楼举到四楼拉
6、力克服重力向上拉,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通过的距离是12m,做功为 3.6104J,水平移动 3m 时,起重机的拉力向上,属于垂直无功。2某同学用 50N 的力将重 10N 的足球踢出去 15m 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D)A750JB150JC没有做功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解析:足球踢出去后靠惯性移动的 15m,这段距离该同学的踢力没有做功,足球踢出去前,脚对足球施加了力且球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这期间踢力做功了,但是题目没给出受力移动的距离大小,所以该同学做了功,缺少条件无法计算。3【即时练习】1P64 第 1、2、3、4 题2质量为 100kg 的物体,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沿
7、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 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 0.05 倍,求拉力 F 做的功。( g10N/kg)【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112 功率【学习目标】1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学会测量功率的方法。重点难点:功率的概念和功率的计算。学习内容:功率学习指导:阅读课本 P65 至 P66 文字内容和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熟记功率定义及计算公式,功率单位。【自学检测】1课本中大人和小孩爬相同楼梯,他们移动的距离相等,两者做的功不相等,大人做功多,小孩做功少,如果爬楼的时间相同,大人做功快。2物理学中用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快慢,它的定义是功与
8、做功时间之比叫功率。3功率用符号_ P_表示,功用符号_ W_表示,时间用符号_ t_表示,因此功率表达式是 P W/t。4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J,时间的单位是 s,所以功率的单位是 J/s,为了纪念英国的工程师瓦特,人们将功率的单位叫做瓦特,简称瓦,符号 W。1W1J/S,1W 的物理意义是 1s 内所做的功是 1J,常见的单位还用 kW。1kW1000W。【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1(1)小红体重 500N,在 5s 内跑到 5m 高的楼上,则小红做了 2500J 的功。(2)小明体重 500N,在 10s 内走到 5m 高的楼上,则小明做了 2500J 的功。(3)小强体重 4
9、00N,在 10s 内跑到 6m 高的楼上,则小强做了 2400J 的功。上面三道题中:小红和小明,小红做功快,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做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时间,做功时间少做功快。小明和小强,小明做功快,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相同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相同时间做功多做功快。2学习 P60 例题。要计算起重机的功率需要知道哪几个物理量?先求什么?后求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3在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你怎样测算比较三位同学爬杆的功率大小?有几套方案?解析:用相同的时间爬杆,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上杆的高度,即可以比较功率大小;让他们都爬到同一杆顶,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杆用的时间,即可比较功率大小;测量出各自
10、的体重、爬杆用的时间和爬上杆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精讲点拨】41比较物体做功快慢方法(三种)2测量比较功率方法(三种)3定义式 P 普遍适用,推导式 P Fv 求即时功率。Wt【即时练习】1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做功时间少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功率是用做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时间的方法比较做功快慢的2课后习题第 2、3、4 题分组计算,集体更正。3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是 89,他们进行爬楼比赛,从一楼上到三楼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45,则两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比是 89。两人的功率之比是 109。【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113
11、动能和势能【学习目标】1了解能量的概念,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重点难点:能量的概念,探究动能和势能大小影响因素分析。学习内容一:动能学习指导:阅读课本 P67 至 P68 文字内容,熟记动能概念。【自学检测】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简称为能,能量的单位是焦耳(与功的单位相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如:运动的汽车3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BC)A汽车停
12、靠在路边B汽车匀速前进C苹果从树上掉下【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以钢球撞击木块为例,让钢球从斜槽上滚下,撞击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猜想一: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猜想二: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1)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控制质量一定。做法:将同一钢球,先后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观察钢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越远,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钢球的动能越大。结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5(2)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控制速度一定。做法:换用不同质量的钢球,先后从同一高度让其滚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下册 第十一 机械能 教案 新版 新人 DOC
